首页 > 科幻次元 > 大国院士 >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徐教授在超光速空间中发现了外星文明!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徐教授在超光速空间中发现了外星文明!(2/2)

目录

“我知道或许会有很多人在思考,如果超光速航行技术已然触碰到了‘禁忌’领域,人类文明已然被高级外星文明所发现的话。”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选择暂停超光速航行实验,以尽可能的降低我们暴露出去的信息数据,以保全太阳系的坐标,位置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

“但我想提醒的是,这并不是科幻小说三体,也不是什么科幻电影。”

“如果这个高级文明真的存在,且他们已然能够监视超光速曲率空间中的情况,那么无论我们接下来是否仍然继续进行实验,他们都已经得到了我们所有的信息。”

“在一个随时能拦截超光速航行光粒子的文明面前,人类文明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

“两者之间的差距甚至比人类与蚂蚁之间的差距还要大,就如我们能轻易的碾死一只蚂蚁一样,对方也能够不费吹灰之力的碾死我们。”

“超光速航行实验,才是我们能够了解对方的唯一手段!”

......

不得不说,2028年的年初,在华国农历新年才过去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CRHPC机构就搞出了一件大事。

超光速粒子的消失,那位徐教授提出来的高级外星文明监视超光速曲率空间等一系列的消息一经爆出,立刻在国际物理学界乃至全世界都掀起了轩然大波,并迅速的冲上了各大互联网社交平台/媒体的热搜,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虽然说超光速粒子消失的消息在好几天前就已经被爆料出来了,但当时无论是物理学界还是吃瓜的网友群众更多考虑的都是太阳耀斑风暴亦或者什么其他的原因导致实验失败了。

几乎很少会有人会去思考超光速粒子是被外星人给拦截下来了这种事。

毕竟会有这种想法的通常都去写科幻小说拍电影什么的去了,而科学是讲证据和逻辑的。

即便是外星人存在,也很难想象他们能够在未知而神秘的超光速曲率空间中拦截超光速飞行的光粒子。

这听上去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然而让所有人都感到新奇、诧异,甚至是一丝恐惧的是,提出这份推测的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徐教授。

这才是所有人都最为关心的。

毕竟在大部分的人看来,如果不是掌握了什么关键性的证据,这位向来严谨无比的学者不可能提出这种匪夷所思的离谱意见。

甚至在网络上讨论的时候,还有一少部分的人觉得CRHPC机构在做超光速航行实验的时候从曲率空间中抓到外星人。

“震惊!CRHPC机构的最新研究结果,徐川教授在超光速曲率空间中发现了外星文明的存在!”

CRHPC机构理事会会长的办公室中,在安排好接下来的超光速航行技术实验后,徐川看了一眼副理事长邰学文教授带过来的报纸新闻,忍不住吐槽道。

“话说那些新闻媒体记者乱编就算了,你该不会也信了吧?”

沙发对面,邰学文笑呵呵的开口道:“如果按照你的推测,超光速曲率空间中的确存在着外星文明设置的底层协议,这不就相当于发现了外星人不是么。”

徐川叹了口气,道:“这不是扯淡嘛,这完全是两个概念不是吗?媒体不知道,总不能你也不知道吧。”

邰学文笑了笑,跳过这个话题开口道:“下一轮的实验已经安排好了,两队二代航天飞机已经起飞,在四十天后抵达逐日点和水星轨道,四十五天后正式开启实验。”

说到这,他有些好奇的看着徐川,感兴趣的询问道:“为什么这次的实验你要将量子引力模拟接收装置放到水星轨道上?”

“这么近的距离,超光速航行的光粒子能够飞行的时间这也未免太短暂了吧?”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端起茶几上的瓷杯,抿了口温热的茶水润了润嗓子后开口道:“需要的就是近距离的超光速航行实验。”

“一方面这可以探测在近距离的情况下,超光速曲率空间中的光粒子是否会继续消失。这可以验证对方的手段,是否能在太阳和水星六千万公里的距离上拦截我们的实验。”

“另一方面,将接收器放到水星轨道上,近距离的接近太阳,理论上来说应该会比放在地球上接收到更多的‘异常型号’。”

“另外在太阳和水星轨道之间部署共振质量探测器、激光干涉仪和红外近距红外仪观测等设备,全覆盖飞行轨道也更容易实现。”

“我们需要弄明白超光速曲率空间中的光粒子到底是在哪里消失的。”

“而想要弄明白这一点,只能借助超光速的光粒子在曲率空间中航行的过程中产生的引力涟漪波动。”

“尽管它相当的微弱,但引力涟漪对于时空的影响就摆在那里。”

“而太阳系中理论上来说除非太阳到了生命周期的晚年开始进行硅聚变燃烧了,否则不会有其他的引力涟漪制造源。”

“这意味着再微弱的引力涟漪信号在太阳系中都如同黑夜中的萤火虫一般,清晰可见。”

沙发对面,邰学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想了一会后开口问道:“如果说超光速航行实验依旧被拦截的话,我们还能够掌握这项技术吗?”

略微停顿了一下,他紧接着皱着眉头问道:“对于能够在曲率空间中设置拦截手段与底层协议的高级文明来说,这项技术是否是被禁止研发的?”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想了想,摇摇头道:“这个问题恐怕我也没法给你答案。”

“后续我们能否再利用这项技术,这得看CRHPC探测到完整的实验信息数据后,能够从中间解析出来什么信息了。”

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道:“不过如果是要从个人的角度上给出我自己的推测的话,我觉得还是能够继续研究利用的。”

“毕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方可能只是设置了一个门槛或者是条件。”

“而如果我们能够满足这个门槛与条件的话,应该能够继续恢复超光速航行实验的研究。”

“当然,关键点还是在于我们能否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补充完整,以及能否解析出来和解析出来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这才是我们接下来应该重点关注的事情。”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