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奇谋巧计假人骗箭,无往不利殊死退敌(2/2)
围魏救赵!
这一成语典故大家都熟悉。
讲的是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打赵国的部队,而使得赵国得救。
赫连桓的意思很明确。
若欲令纳兰国退兵,不再侵袭赫连,则需赫连联合他国,共同反击纳兰。
如此,纳兰必退。
信中指出,唯一能够救赫连的只有凌江国。
因为凌江国与纳兰和赫连毗邻,若凌江与赫连联合,对纳兰将会是非常大的威胁。
可是,难就难在,赫连国要如何说服凌江联合。
以赫连桓的能力是能够施展合纵连横的,但是他要守住建宁根本脱不开身,没办法,只能将这个重要任务交给赫连爵。
只要赫连爵能够找到一个擅长纵横之人,便能解赫连之困。
事在紧急,这样的人到哪里找?又如何保证找的人能成功说服凌江?
赫连爵愁眉不展,手中书信辗转递给顾乘风。
顾乘风阅后沉吟片刻,眸中闪过一丝慧黠之光,道:“陛下,臣有一计。”
“速速讲来。”
“明日早朝,陛下可将建宁城之危局公之于众,金銮殿上,若有人能献出围魏救赵之计,便证明其才智与二皇子殿下相匹敌,那人便是我们所寻之人。”
顾乘风言罢,赫连爵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在没有看到“围魏救赵”四个字时,赫连爵一点头绪都没有,当这四个字入目,顿时豁然开朗。
他就知道赫连桓这个家伙诡计多端,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能想出应对之策。
如顾乘风所言,若有一人与赫连桓心念如出一辙,此人智慧定然不逊于赫连桓。
就如同顾望舒那样,聪明人的思维总是出奇地相似。
翌日,早朝。
文武百官尽立于金銮宝殿之上。
赫连爵将信中内容复述了一遍,其中隐去了赫连桓提到了“围魏救赵”之计。
他俯瞰众臣,问:“众卿可有应对之策?”
闻者皆情绪紧绷,愁眉不展。
赫连爵的视线从他们的脸上一一扫过,见状,心凉了半截。
难道竟是无一人想出“围魏救赵”吗?
他眼中希冀慢慢暗淡下去,却在这时,有一人从最后排走了出来。
赫连爵定睛一看,愣住。
此人清瘦,高挑,长相阴柔,却俊美非凡,比今年的探花还要好看三分。
他稳步上前,走到大殿中央,抬头看向赫连爵。
此人就是今年的金科状元,姓陈,名最。
人如其名,陈最,沉醉。
他文采斐然,赫连爵对他印象深刻。
希望之光再次浮现,赫连爵问:“陈爱卿可有计策?”
陈最行礼:“回陛下,臣确有一计,或许可解此围。”
“爱卿但讲无妨。”赫连爵紧张之心骤然升起,期盼着他能说出那四个字。
时间仿佛都为之滞留,赫连爵凝神注目于陈最。
只听他说:
“臣以为,解建宁之围,唯有围魏救赵之策,然而欲行此计,须得赫连与凌江联合。臣不才,愿往凌江,劝说凌江国皇帝,助赫连一臂之力。”
一字一句,清晰地传入赫连爵耳中。
他的声音很是平淡,但是落在赫连爵耳朵里仿佛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