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2章 处理(2/2)
没提京口招募流民之事,而是主动介绍谢家在淮南县开的煤场谢氏族人。
谢玉若去淮南煤场募兵,那里的谢氏族人会提供帮助。
这种完全偏向谢玉的立场,让成闵也无话可说,但还是承诺给谢玉介绍两名有从军作战经验训练教官。
对此,谢玉没有拒绝,组军作战,还是要更适应时代风貌,尤其是梁国军貌。
最后,还是成闵又带着谢玉去吏部领了新差遣,回到谢琰府上听嘱托。
此时,谢琰也是知道梁国北伐大军要在明年三、四月份,趁着春耕后春季开始涨水的天时,聚兵发出作战。
如今已是十一月,满打满算也有给谢玉半年组丙练兵入场的样子,时间还是很紧的。
谢玉交代谢玉,要运送到浚遒300顷新庄上,为北伐之事准备的物质,可以安然人分轻重缓急,晚点起运。
但人,带些轻便的早些出发,先去把庄子接受过来,顺便看看什么基础情况为好。
时间上来说,确实赶了些,谢玉但金陵虽赶上不少事,实际上总共也没几天,这就要离开了?
如此,谢玉就以加紧准备为理由,从谢琰府上借了匹可骑乘的马,离开了。
也没直接去接粟先生,而是先去了南氏的“百物铺”、“万货行”、最后是草子铺,杂卖场杂货铺子,六陈铺、豆种铺。
收集数据查看所需后,开始大量采购粮种,尤其是豆种,准确说是黑豆豆种,在几家铺子都有订货,加起来足有千石以上,当然黄豆也购买了不少。
也趁着秋收刚结束,货源充足,价格未上涨,不足半个时辰,都筹齐,约定明日发货,地址自然还是褚莹的庄子里,包括谢琰为谢玉准备的粮布,也是要发到那个庄子上,到时再一起运送上船,发往到浚遒的自己庄上。
不过几日,再到那家客栈,看到许多个营养不良的、着二手旧衣的小童,在客栈内外瞎跑,以及掌柜看到救星一般,的那些算筹和自己算账。
谢玉苦笑一下,险些忘了粟先生他们的道德感比自己强太多了,先给掌柜多结了银钱。
看到刚从外面跑过来詹叔儿,让他带自己找粟先生。
不过几日光景,粟先生已经认得此世的许多常用字,正在书铺看书。
谢玉到时,正看到带着小诺的粟先生在翻阅书铺游记类杂书,看到谢玉过来,直接像谢玉抱怨,这书铺没有他想看的历史、军事类书记,更别说他喜欢的军事地图。
听粟先生这样说,谢玉赶紧把他拉出书铺,得亏声音不大,要是让许多人听了去,怕是招惹朝廷暗探了。
如此,谢玉只得告诉他这些书籍他早就准备好了,又在这书铺买了不少装订好空白书本、纸墨之类,带着粟先生和小诺返回客栈。
至于那些小乞儿,没出意料,正是粟先生收留的,用他的话才十七个受苦的孩子,不多,若谢玉再晚两日过来,他们聚三十个没问题。
梁国都城的贫富差距,也是很大的。
如此,谢玉先给这些个孩子,检查了身体,又开了药方后,带着店小二去附近药铺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