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奋斗农家女 > 分节阅读 107

分节阅读 107(2/2)

目录

“外婆,您多虑了。您能来我们家,那是我们的福气,谁敢说半句不是。要是真有人说,那也是羡慕嫉妒您,因为您有这么好的女儿,别人想有都没办法。”苏浅浅也接过去说了一句。

“就是,谁敢说你不是。要照你这样说,我天天往这里跑,还指不定被人说成什么样了。”说话的是苏老将军,原来他也知道,他自己天天往苏家跑啊。

“这不同,大壮是你的义子,也算是半个儿子。你来大壮家,别人只会说这对父子感情好,又怎么会说你闲话呢”万老夫人回了苏老将军一句。

“这话你就说得不对了,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大壮也算是你的半个儿子,你来这边谁敢说你什么啊我看你啊,就中了老万头的毒,想得太多了。”苏老将军嘴里还有东西没咽下去,手里的筷子也没放下,一边说,一边把筷子指向了在一旁吃饭的万大人。

“老苏头,什么叫中了我的毒你倒是把话说清楚了。”这些轮到万大人不干了,自己吃自己的饭,好好的,干嘛要扯到他头上去。

“还说没中你的毒,我看啊婉儿她娘是中你的毒中得太深了,要不是你整天考虑这,又考虑那的,婉儿她娘能跟你一样。我看啊就想浅浅丫头说的,被同化了。”一句浅浅丫头说的,让苏浅浅瞬间懵了,自己什么时候跟他提过被同化这种话了。这不明摆着拉自己下水吗

“外公,将军爷爷,我看您俩也别再争论了,再说下去,可能饭菜都该凉了。”苏浅浅没办法,只能出面当和事老。

“我才懒得跟他争论呢”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然后又相互看了一眼对方,最后很有默契地把脸转到了另一边。

看着这一对活宝老人,苏浅浅以前还真没发现,这两人原来就是传说中的吵架兄弟,都吵了那么多年,好像还有吵不完的架呢

一顿饭就在两个老人吵吵闹闹中度过了,吃过饭后,苏老将军也要回去了,万大人夫妻二人也该回去了,要是晚了,地面冻起来了,那马车在路面上可不好走动。

“义父,爹娘,你们在路上要注意安全,路面滑。让车夫驾车的时候慢点。”苏大壮一家子跟了出来给几人送行,苏母不放心地交待道。

“回去吧没问题的”说话的是苏老将军,在他的世界里,自己永远是哪个提着大刀征战沙场的大将军,这路面不就是冻了些嘛想当年,自己带兵打仗,穿过雾山追击北麓逃兵时,那路面那么陡,那么滑,自己照样没事。

“你们回去吧我们会注意的。”万老夫人拉着女儿冰冷的手说道。

“你们回去的路上赶车赶慢点,我将军爷爷那急性子,你可别听他的,慢慢驾车回去,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不是。”苏浅浅就知道,苏老将军绝对不会说让车夫赶车时小心点,所以只能交待车夫赶车时小心点,慢点走,安全第一。

、473第473章

“好的,孙小姐”苏老将军的车夫说的。

“知道了,孙小姐。”这是万府的车夫,他的脾气跟万大人一样,比较墨守成规。要是让他在这种冰冻的路面上加速赶车,他也不敢啊

“辛苦了这些钱,你们拿着买点酒喝,天寒地冻的,喝点酒暖暖身子。”苏浅浅在二人手里一个放了五两碎银说道。

“孙小姐,这银子我们不能拿”二人不肯收,又给苏浅浅退了回来。

“让你们拿着就拿着,咋那么多话,回去买点酒暖暖身子的,要是平时,我才懒得给呢”苏浅浅又把钱放到二人手里,直接不给拒绝的机会,催促着二人赶紧赶车回去了。

两个车夫只能悻悻地收下苏浅浅给的碎银,赶着马车往回走去。

天气越来越冷,眼看就要过年了,丽娘的事情还没落实下来,苏浅浅看了看窗外,满院子都铺上了厚厚一层雪,苏宅的小花园里,除了还有几颗梅花还在哪里开放,别的都一片萧条。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披着厚厚的披风,苏浅浅不自觉第背出来老毛的这首沁园春雪

听到这豪情万丈的词,苏母瞬间懵着了。女儿在小时候,自己虽然教过她一些字句,可在十岁以后,就再没教过她什么东西,因为女儿整天都在忙着生意上的事情。她知道女儿认识些字,也会一些诗词,可从来听见过女儿能作出如此豪情、又有些自信过头的诗句。

其实,很多时候,苏母还是对女儿会的这些东西抱有怀疑的态度,特别女儿会一些这个世界上,没有的东西,这让苏母更加疑惑,可女儿是自己生的,再疑惑,她还是自己的女儿不是。

只是今天的女儿,让苏母又一次产生的怀疑,着真的是自己的女儿吗苏母压下心里的疑惑,轻轻推门进去。慢慢地走到了苏浅浅的后面。

苏浅浅在苏母推门进来的时候就知道了,转身看见是母亲后,也没管那么多,还是自顾自地看着窗外的雪。

“这么冷的天,不好好关着呆着,站在窗前干嘛这不是找冷吗”苏母一边说着苏浅浅,一边伸手打算把苏浅浅的窗给关起来。也顺便又检查了一下苏浅浅的耳后,那是个别人都不知道的地方,这个地方有一颗小小的红痣,也算是苏浅浅的胎记。

看到这颗胎记,苏母不自觉地又松了一口气,这是自己的女儿没错。心中那股怀疑不知不觉间,又消散得无影无踪。苏母还自嘲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