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唐朝地主爷 > 分节阅读 212

分节阅读 212(2/2)

目录

说着,李承道便将一把三寸的小尺放到了徐清身上,只见那小短尺,竟然是金镶玉制成的。徐清不由得嫉妒了一下,有个太子爹就是好。

徐清拿着这短尺,走到那华表之下,只见夕阳将华表照除了一个长长的影子。徐清将那个小短尺往地上一立,然后将短尺立住的地方和短尺的影子最长的地方分别涂了一点涂抹,取下短尺,量出两点之间的距离。再走到华表影子的最长处,然后苦b的将影子的长度量出来。到了这里,后世没人不知道了,只要比出来便足矣。

不久,徐清在地上写写画画,然后脱口而出:“此华表共三百一十一点七三寸,是也不是”

李承道问了问随身的太监道:“是不是啊”

那太监抹了抹头上的冷汗,回到:“应该是三百一十二寸,不知道徐大人所说的点七三是什么。”

李承道闻言也是知道了徐清所说的最多差分毫,也是当即行礼道:“徐大人果然机智,竟然用小尺便能测出这几百寸的东西,误差在一寸之内,承道佩服。”

徐清笑了笑道:“郡王过奖,下官此法叫做,寻相似三角形也。”

李承道一愣,然后一笑道:“还请徐大人不吝赐教,”

徐清裹了裹衣服道:“郡王,外面有些冷了,去在下的官邸说如何”

李承道当下挥挥手对身边的宫女太监道:“你们先回去吧,和万大娘说我今夜在徐大人这里请教问题。”

徐清一惊:“什么你还要在这待一夜”说完,徐清知道自己又说出心里话了,忙改口对那些个宫女太监道:“汝等回去吧,郡王在本官这里,自然没有大碍。”

宫女太监便称诺走了,不过还是留下了几个亲伴。

到了官邸,徐清拿出纸,然后削了一块木炭当做铅笔,没办法,徐清的毛笔字太特么尸米了。然后就把什么平行垂直啊,对角啊一些基础的几何概念跟李承道讲了,只见他越听眼睛里边越冒出来光芒,徐清讲完了,他也不离开,拿起那块木炭,徐清这徐清的写写画画起来。

徐清把剩下两个瓜,一个切丝一个切片,还有一些韭菜,分别炒了,又拿出一小半剩下的瓜片,给打了汤,放上蒜叶。煮上一大锅米饭,如此,三次一汤正好。

徐清闻见了米香,刚提起米锅,李承道便拍手称贺起来,大喊道:“本王懂了,本王懂了”

“殿下,来吃饭吧,”徐清笑着道:“等下会有太监说我坏话,说我不尊重您呢”

“什么徐大人你都做好饭了”李承道发现自己话里有个问题,为什么徐清会自己做饭呢于是又问道:“徐大人,你堂堂三品官,难道没个陪在身边的人”

徐清点点头道:“喏,只有赵拱一个,但是他不会做菜,便是我做了。”

说着,徐清把清炒瓜片,瓜丝,韭菜,瓜片蒜青汤,摆在桌上。赵拱也拿来了饭碗筷子,然后自顾自坐下,加了一把韭菜送到嘴里。李承道仿佛看见了怪物一般,长大了嘴巴,然后才结结巴巴骂道:“大大大大胆恶奴你你竟敢如此怠慢徐大人”

赵拱也是一惊,原来他肚子饿得头晕,又知道徐清的习惯,一时忘了这李承道还在这里,所以先吃了一口。现在才知道这要不得,说轻了,那就是不知礼数,打板子的事,说重了,就是不把堂堂朝廷三品大员放在眼里,可是要杀头的罪呢。

当下,赵拱便跪下请罪道:“小人不知礼数,请郡王降罪。”

徐清盛了一碗饭道:“郡王,在我家里,没那些繁杂的礼数。赵拱,你站起来吧,坐下吃饭,弄得这么紧张兮兮的。”

李承道这是还是不敢相信问道:“徐大人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岂能乱了份啊,”

徐清坐下,也不管让郡王先吃,自己也是夹了一筷子先吃起来,扒了一口饭回道:“你说什么”

赵拱有了徐清撑腰,竟然也胆子大到真站了起来,然后端着自己的饭碗,站着,吃光饭。

李承道看着徐清吃得津津有味,完全没有一点礼仪的样子,也是吞了吞口水,拿起筷子,加了一片瓜菜尝了尝。

“嗯这是瓜菜怎么这么香”

徐清笑着道:“好吃吧,我徐清做的菜,御膳房都比不上呢。咦赵拱,你怎么光吃饭,来,吃韭菜,坐下啊”徐清给赵拱夹了一筷子韭菜。

赵拱也只得坐下,那李承道也是忍住了询问的想法,坐下好好吃起饭来。这些菜,虽然都是素的,奈何徐清用上等作料炒出来的,对于李承道来说,是非常新颖好吃的味道。加之徐清又吃得如此欢喜,就那扒饭的气势,便让人有口味,也难怪众女没了徐清之后,吃不下饭了。

李承道吃着吃着,也是忘了自己皇孙的身份,徐清看在眼里,心道这李承道毕竟是孩子啊,受等级文化的毒害尚浅。一顿简餐毕,李承道直说以后都在徐清这里吃饭了,御膳房最好的菜他也吃不下去了。

不过,李承道还是问徐清道:“徐大人,为何您不在意那些繁文缛节,要是被人听见了,说出去可不好啊”

徐清沉思一下道:“孔子说君臣父子,孟子说与民同乐,但二者之前提,便是正心,心正则君臣父子不乱,与民同乐无愁。我与赵拱,在外人看来是主奴,实际上则是友人一般,坐下吃饭,无非是多双筷子,有什么不好呢再者说,人生而平等,呃呃,此话你不用听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夜宿玄武

第一百四十一章夜宿玄武

夜间,李承道仍然不愿意回去,直接让自己的亲伴回去搬来了衣服被褥和床榻,打算就在徐清这里睡下了。唐朝人,大约七八点,就都睡了。城里的,被宵禁了,乡里的,到处黑不溜秋的,不睡也没什么玩。徐清没这么早睡的习惯,反而到了晚上更精神,思路什么的最清楚。

挑起灯来,连夜赶制卫生巾。有了桐油纸,徐清便可以防止经血把卫生巾穿透了,还可以把血液从出来的那个点往旁边扩散,让海绵得到更充分地利用。李承道见徐清不睡,还弄个针线在连啊连的,不由心中对徐清产生了莫大的佩服,徐大人崛起于行伍闾左之间,如今身居高位,但也如此勤勉节约,还自己缝缝补补。学问又大得很,能力又强得很,如此不改初心之人,一定也是个大忠臣。徐清当真是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上可辅国,中可安家,下能修身,至于治天下,有些可惜了。李承道心中暗暗道,有一天本王登基了,必将徐大人拔为首魁,让他大魁天下。

如此,平天下就指日可待了吧

看着徐清忙的背影,闪烁的烛光,李承道也有些睡不下了,悄悄站起来,走到徐清身边。只见他将切碎了的海绵,全部放在了一个小口袋里,那个口袋的形状,好生奇怪。李承道安静坐下,看着徐清在那里一针一针的封口。

徐清在卫生巾里面放了整整一个海绵,然后又在底部垫上桐油纸。至于怎么使固定的海绵不再滑动,徐清暂时还没有确定的办法。想着等封口之后,再在外面缝一几条交叉的线,应当能起到一定左右。

见李承道坐了过来,徐清放下手中的活计,给他倒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