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唐朝地主爷 > 分节阅读 119

分节阅读 119(2/2)

目录

“久仰久仰,请上座”

“您请上座”一番虚让之后,众人重新坐定开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自然要说话聊天了。大家是同行,又为了同一个目地而来,绕来绕去,话题终要回到这次沧州收粮上。大家打听到的情报也差不多,聊了一圈,发现没有新的,便聊到了各自的货物上。

“吴老哥,你这次带了多少粮食”夏贤弟问道。

“不多,几十石罢了。”

“几十石能赚多少,怎么不多带些”

那吴老哥捻须道:“大风灾嘛,多少百姓受了难,咱们身为商人,手里有货,自然要慷慨解囊的,谁还图那点钱”

夏贤弟心里鄙视,既然如此,那更该多带一些才是啊。

不过,众人依旧是拱手道:“吴老哥说的是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谁也不图那点钱。”

“你们知不知道这次沧州要接收多少灾民”吴老哥问了一句。

“哦”众人这才想起来,沧州收粮是为了应对灾民来着也就是说,如果灾民不多,那要的粮食也就不多了。

众粮商看吴老哥,想起他是本地粮商,便恭敬问道:“我等不知,请吴老哥赐教”

“呵呵呵”吴老哥吃了一筷子菜,放下筷子,伸着出四个手指头:“四万”

“什么四万人”众人在心里计算着,四万人,就算这些灾民在沧州呆两个月,那所费之粮也不过三千多石啊众人环顾四周一看,又掂量一下自己手里的粮食,吓,完了

每个人嘴上说只有几十石,可实际上百石,甚至几百石,不丝毫足为奇。而粮商有多少人呢叫得出名号的少说也有三四十人吧这样一来,至少四成的粮商,要白跑一趟

这还不算后面来的,不算本地的农民,不算那些小户的

顿时,众人食不知味,酒也喝不下了,愁眉苦脸。吴老哥一看众人如此,心里暗笑,面上仍然劝道:“大家不要急嘛,卖出去了自然好,卖不出粮,也不会有什么亏的嘛。除了应对灾民,官府说不定还要卖粮充仓哩”

20171147:57:2044589456

第八十八章查仓

第八十八章查仓

“唉,也只能这样了”众粮商纷纷应和,心里却释然不下,喝了几盅闷酒,早早就散了。

和夏贤弟几个分开,吴老哥没回家,却去了沧州商会。一进商会,吴老哥窜进一间幽室,噗通跪下:“大人,事情都办好了,火候差不多了”

吴老哥口中的大人,自然是徐清了。

徐清道:“小吴辛苦了,回去吧。”

“喏”

话说夏贤弟回了投宿的旅馆,便对一个手下人道:“你去过刘司库家吧”

“是了,我和刘司库是五服内的亲戚,前年刘司库家办喜,我还喝过酒呢。”那手下小声地问道:“老板的意思是”

“你去他家一趟。”夏贤弟从袖管子里掏出一封银子道:“看看能不能先把咱们的粮食收下。”

那手下掂一掂份量,瞪大了眼睛问:“还用给他送礼”

“废话。”夏贤弟叹气道:“这才头一天,就这么多人,赶明天肯定更多,到时候收谁的粮不收谁的粮,还不是司库说了算还是破费破费,安稳一些”

“老板,我这就去”

“慢着,你不许私拿,做的好了,老爷我自然有赏。你还要和刘司库说,事成之后另有重谢。”

那手下便揣着银子出去了,半个时辰后,又拿着钱回来了:“他家里大门紧闭,门子说,天色已晚,主人不见客。”

“你不会使银子吗”夏贤弟此时已经钻入了被窝,骂道:“怎么这时候死心眼了”

那手下委屈道:“小的使了,可那门子软硬不吃,我磨了好久,结果还撞上好几个同行”

“也是送礼的”

“是啊”跟班的点头郁闷道。

“唉,”夏贤弟叹一声道:“都不是傻子啊,这一趟,恐怕要赔了”

夏贤弟与所有粮商一样,一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都在骂刘司库是个什么懒猪为了睡觉竟然连到门口的银子也不收

刘司库可没睡觉,他呀,在吃饭呢

这一顿饭,还是徐大刺史陪他吃的。

那时吴老哥报了信,说“火候差不多了”,徐清便想着可以收粮食了。收粮食得有存放的地方啊,沧州城只有两个官仓常平仓和应急仓。若加上军用仓库,就有三个了。

常平仓就是永丰仓,是朝廷为稳定民生的一项善政。它主要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平粜,即所谓春买秋卖,调解粮价。一个是出借,农村青黄不接时,向百姓出借籽种口粮,春借秋还,当然要加收利息。应急仓的功能如其名,就是赈济,遇到大面积水旱蝗灾时,开仓赈济百姓

毫不夸张的说,常平仓和应急仓就是一州一县的稳定器,这个制度运行的好,百姓便经得起灾荒,生活便比较安定。若是运行不好,则时有破产之民,灾荒时更会出现大面积饥馑,导致饿殍遍地、流民失所

作为刺史,徐清本该每一季查一次这两座大仓的,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徐清一直没有去看过。当然,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徐清太懒了

在之前清理世家的时候,徐清得了大批粮食。为了防止州官和本地世族串通,徐清将那大批粮食都放在了军仓里。小部分放到了黄诗梅家和常平仓里。到现在,那些粮食有的贱卖了,有的军用了,已经用得七七八八,所剩不多。这也是徐清急着买粮的原因之一,加之不想用自己手里的粮应对灾民,故而用此计划吸引大批粮商来此。

粮商来齐了,要找个地方好存粮,于是徐清想到了常平仓和应急仓。为什么不用军仓呢因为徐清懒呀之前用军仓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样做有个十分大的弊端,那就是收粮出粮所有账目,一个个的只能徐清亲自合算,不然就要交给小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