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2/2)
王玄策趋步向前,躬身施礼到:“队正王玄策,拜见元帅”李道宗随手阁下手中的狼毫笔,抬起头,微笑这回到:“免礼,快起来吧”紧接着又开门见山的问到:“我听说,这五千匹军马都是你从突厥马场借到的说说这个事情的详细过程吧”
听李道宗这么一问,王玄策就大着胆子,给他详细的讲述了如何认识阿史那思云,如何在突厥马场巧遇,如何依靠大唐的国威晓以利害,言明其处境。而讲述这一切的时候,李道宗听的甚是入迷。不仅为其在弱冠之年能有这样的机缘感到欣慰,更是对他的胆识与智谋感到了敬佩。
当明了此事的前因后果之后,李道宗又接着问道:“你再说说,是如何解救小女的吧”。王玄策随即又将如何在路上偶遇郡主,如何将其从水中救起,如何遇到黑衣人,等等一系列问题,详详细细的做了阐述。李道宗一直对雪雁这一路的遭遇很是奇怪,这是何人要下此杀手,听闻王玄策这一番详述,心中又多了一丝疑问这是谁干的呢
疑问归疑问,至此时,李道宗才深深的明了。这一切功劳,竟被李景恒这个逆子全给侵占了,要不是自己多了一个心眼,还真被他蒙在鼓里于是,他才详细的端详起这个王玄策。的确如雪雁家书上所述,文质彬彬,仪表堂堂。修长的个子,成熟的神态,既没有同等年纪的轻浮,更没有同等年纪的莽撞,拥有的像是三十来岁的稳准,四十来岁的城府;这一切,似乎都在都告诉他,这个人可堪大用李道宗综合考虑之后,就对其说道:“小将军,果然胆识过人,智勇双全,从今天起,你就是偏将了”。
当王玄策看其如此抬爱,连忙实心实意的推辞道:末将的这些功劳,不足以升任偏将;何况从一队正连升十余级,这很不合适。”紧接着又一本正经的继续说道:“末将不希望因为搭救郡主之功而被提携,好男儿更应凭军功一步步升上来,这样才可以服众,才能领兵打仗,故而万望元帅收回成命”
李道宗听闻其如此谦卑之语。又一次的端详起了这个年轻人,要明白面对如此之机遇,谁不想有这样的提携呢可能在这全军之中也只有他王玄策一人罢了。
如此之谦卑,如此之实诚,很是庆幸果然没有看错人于是乎,也推心置腹的给其说到:“这实非因郡主之亲,乃是你能力的使然。就凭你带回来这五千匹军马,升为偏将都不足为奇;更何况在行军途中,你的三件大功,力保这五千军马顺利赶到凉州城;如此算来,这偏将也是委屈你了你就暂且安心受之吧”
听其如此一番讲述,再望望此时情真意切不容再做推辞的李道宗。王玄策只能深深的施一大礼,领了钧旨,叩谢大恩。随即就退出了帅帐
虽说王玄策,在这次对话之中,也趁机讲起了因为边境闭市,所引起的突厥人生活之艰难;但是面对如此之重大问题,李道宗也一时拿捏不准该如何给陛下奏明。故而展现出一番同情之后,就以托词答复了王玄策,暂且按下不表
第二十二回:玄策连挑突厥将周曾历险投唐军
乾坤一转丸,日月双飞箭;浮生梦一场,世事云千变。上回说到,帅帐之内一番诉说,李道宗至此时方才明白,原来这一切都是王玄策的功劳。虽然功劳被抢,但忍气吞声,看来此人胸襟确实不俗;当再听到要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升迁之时,更是打心低里萌生一种欣喜之情。这样的人,在这样的时代,真的不多;一种钦佩之情,涌上心间。瞬间将李景恒打乱其计划暴露其意图及实力的低沉之心,一扫而空
带着偏将身份回营的王玄策,也深深的感觉到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哲理当得到李道宗如此之诫勉,甚是感动。不曾想被抢夺的功劳不仅失而复得,还能得到了元帅的认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故而甚是欣慰,一身轻松
从一个队正突然升为偏将,这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凉州城。让众多将士,对王玄策更是刮目相看而其中的一个小校,听闻其如此之英雄事迹之后,也是对其肃然起敬,渐渐的有了一丝追随他的想法陈雷和李景恒听闻这晴天霹雳的一击,也是颇为泄气;虽说无可奈何,但是仇恨与嫉妒的种子,又一次增加了分量
被李景恒这么一搅和,两军之间又恢复了平静;经过这一场阵仗,双方都在酝酿这更大的阴谋
天柱王已经通过各路探子,打探到唐军的虚实,深深明了凉州城兵力远多于从前,看来这李道宗必是抱定了坚守的打算。在如此不利的形势下,渐渐的有了退兵的想法;可是面对如此之多的唐军,要想全身而退也实属不易
经此一役,李道宗也在暗地里筹划着,如何能够将吐谷浑的五万骑兵一口吃掉。而其不经意间发现王玄策,提拔王玄策之目的正是如此;大仗又一次一触即发
从一个队正,提升到统帅两千人之偏将,这一切对王玄策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依旧是统兵打仗,陌生的则是如何游刃有余的统帅这两千兵士。因为理论知识甚多,实践甚少,所以决定依照师父先前之教诲,秉承事必躬亲之根本,每日与兵士同吃同住朝夕相处,故而也深得众兵士之心;当然也包括那个一心想跟随他的小校
一日前半晌,晴空万里,能见度甚好,冬日的暖阳笼罩在整个战场的上方,从远处望去,这吐谷浑的营寨一个着一个,甚是壮观但见这王玄策,披挂整齐,带这兵士,在城头巡防。随着一兵士所指的方向望去,突然间看到这吐谷浑营寨之内,冲出来一名骑着黑马,手持战刀的汉子。一路杀,一路砍的突破层层营寨,朝着凉州城疾驰而来。而后面不少吐谷浑兵士拍马追赶,煞是危急。观此一幕,王玄策顾不得亲自禀告,临机决断之后,随即策马扬鞭出城接应而来。
而吐谷浑兵士,一看凉州城冲出大队人马,瞬间有了退缩之意。没多大一会,这大汉就冲入王玄策阵前,定眼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周曾兄弟二人不曾想竟在此地相见,也顾不上寒暄,就合兵一处,来战这吐谷浑的追兵而这一切早已被兵士报于李道宗,面对又一突变,李道宗随即披挂上阵,登上城楼,探看虚实。
却见这些吐谷浑追兵,原本已有了退缩之意;又见这合兵一处,顿时勒马观望不敢贸然攻击然一不知死活的小将,提着三尖两刃刀拍马而出但见这王玄策横眉瞪眼,手提火雷枪,两腿一夹马肚,随着“驾”的一声,赤色战马,风驰电掣般的迎了过去。两件兵器,一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