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秦时小说家 > 第三四七三章 晓梦谈道(求票票)

第三四七三章 晓梦谈道(求票票)(2/2)

目录

十二个时辰!

于雪儿她们而言,欲要将那些道韵弥漫的一处处浮雕巨石参悟完毕……有些难。

自己!

不需要十二个时辰。

晓梦!

也不太需要。

小妮子有她自己的心思,也有她自己的路,若是贪图上古一位位顶尖强者的传承。

当年在长生殿,就直接选择《长生诀》了。

眼下的《战神图录》也是一样。

并未施展真空之道,只是一步步在此间古殿要道行进,临近那块云篆文的巨石,更显战意凌然。

更显其霸道。

更显其蛮荒古老!

蚩尤将九黎部族从一隅带领至几近部落联盟最高的位置,在上古礼仪缺失的岁月,能够做到那一步的唯有力量!

唯有以力量强行征服、慑服、统御一个个打败的部族,壮大力量,养战己身。

“这一根根石柱……石头质地,稍稍坚硬一些,内外被大地脉络的力量贯通,同整个古殿都融为一体了。”

“想要拿掉一根石柱,相当于要有足够的力量撼动战神殿!”

“还真大!”

“上面的图腾画作……多上古之风,记录的倒是不少。”

“……”

行过石壁之地,便是到了一处参天而起的巨大石柱跟前,青黄之光的照耀下,整根撑持石殿上下的石柱通体散发深青色的光泽。

远望之,还有一缕缕光晕护持。

近距离,那些透体盈生的光晕好像隐去了。

每一根柱子的长度无需多言,整个古殿有多高,石柱就有多高,粗壮的径长临近两丈!

相对于整个气势恢弘轩昂的古殿,略有不显,实则……整个古殿也不靠那一根根石柱真正撑持。

撑持、维继整个战神殿存在的是一道阵法,一道由各种大小阵法嵌合嵌套一处的大阵法,那是战神殿的存在之根!

战神殿如此。

长生殿也是如此。

当初的紫府山也是如此。

没有阵法的存在,没有阵法连通大地脉络,没有阵法隔绝内外侵扰,没有阵法铸就混元一体的真空领域。

那些地方根本不足以长久存在!

可!

细究起来,紫府山和战神殿这些地方又不太一样,紫府山那个地方,以自己现在的修行,若是等晓梦她们的修行也上来了。

统御一些力量,也能做到类似的效果。

长生殿!

战神殿!

……

还需要另外一股力量。

一股可以有效抵挡岁月侵蚀的力量。

大地脉络是相互的,利用大地脉络的同时,必然会受到大地脉络的影响。

那是一种厚重、浑浊、沉重、侵蚀、强力……,诸般力量皆在其中,一座陵寝之地,借助大地脉络,借助风水之势,可以短时间得到庇护。

可以短时间不受到什么影响。

时间长了。

必然会被大地脉络的力量影响,是以,陵寝之地的内部诸般事务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

非好的变化。

是走向虚无、破灭的变化。

而战神殿,此间一切都如上古,一些变化如天材地宝的成长,完全是自由自在的。

长生殿。

根据晓梦和雪儿所言,再加上当初自己的寻找,也可明证那一点。

诸般种种,都在印证一个另外的可能性。

一个当年隐约猜测过的可能,现在……要成真了?

上古岁月,人皇踏足玉虚境界,为何不直接将蚩尤彻底崩灭?而是要将其分尸?

首级和尸骸分散东西数千里。

还有一体本源灵韵封镇于蜀山之下,还专门派遣得力之人守卫,以为虞渊护卫的源头!

若是直接将蚩尤崩灭,不就可以省了那个麻烦?

也是最简单直接的法子。

但!

从人皇的动静来看,并没有采用那个法子,是别有考量?亦或者人皇也做不到彻底崩灭?

世所传闻,蚩尤不入身融万物的至高境界。

既如此,可以可以抵挡人皇之地?

化神入玄关,力量层次已是泰岳山丘之差距。

玄关入合道,更是天堑之隔!

合道入玉虚?

萤火之光同太虚明日皓月相比?

越是靠近那个境界,越是觉身融万物的特殊和不凡,越是觉人皇玉虚境界的强大。

从后来的一系列动静来看,人皇对蚩尤的处理也没有特别的考量,既如此,何必直接出手将其崩灭?

如此。

就有那个最大的可能了。

以人皇身入玉虚的境界和实力,都不能够做到那一步,不能够彻底杀死蚩尤。

只能依靠岁月的力量。

若是这一点为真,那么,蚩尤当年的实力……怕是大可能已经不是合道了,而是玉虚?

若是玉虚,就算不敌人皇,也不至于身死?

嗯。

不清楚。

对于那个境界,自己所知更少了。

可!

有一点现在可以确定,蚩尤的实力绝非自己所知那般简单,单单看其留下的这座战神殿都能窥得一二。

真正的玉虚?

半步玉虚?

一如玄关层次的修者,已经参悟真空,已经开始驾驭真空,却还没有真正踏出那一步?

是这般缘故?

“我曾梳理万卷道藏,对于那般层次的记载,几乎不显。”

“有一些只言片语,还是从相关阴阳家的典籍中所得,祖师当年只留下了《道德》真经!”

“道家一位位前辈所留,也只是到师兄你我这个层次,诸般妙处,皆可一览。”

“与道合真,同道归虚!”

“有典籍残卷有言,师兄或许也看过。”

“人皇当年问道上古岁月的一位天真皇人,欲要明於大道!”

“天真皇人有言,欲修其身,先净其意而后可也,内安其神,外去其欲,众患消弭,气御知真!”

“其道理,同我道所传的天心天道之法相近。”

“还有一些炼五轮五脏五气五行之法,炼五脏知精满乎九九之数,使金鼎收其气,身腾于田,於定于中复投於胎!”

“同我道祖师所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抱元守一,能如天人之理相仿!”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