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4章(1/2)
杨若晴被他这句话给逗笑了,“你个傻孩子,自个都当爹了,还说这种孩子气的话!”
大志却一脸认真:“这不是孩子气的话,是认真的,娘的人生阅历远非儿子读了几年呆头呆脑的书,就能比的,儿子还是想听听娘的想法!”
杨若晴听到儿子的这句话,讲真的,心里还是非常的宽慰。
谁都希望儿子长大了,还能继续跟娘贴心,听话,做娘的皮夹克。
谁都不希望养出一个逆子,跟自己唱反调的孩子。
但是——
杨若晴跟其他那些父母的想法又有些不一样,那就是,她对孩子们的成长,会是一个渐渐放手的过程。
当爹妈的,不能在任何时期都牢牢把着对孩子各种决定的掌控欲。
孩子是人,是单独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人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想法。
尤其,能走到今天,念书这件事很苦,这是大志自己凭借自己的努力来达到的高度,家里对他的帮助,也仅仅是物质方面。
真正下苦功夫,还得靠他自己,所以杨若晴不会大包大揽。
“志儿,你能这样说,娘心里很是宽慰。”杨若晴再度开口,“但是,这个决定,娘却不能来帮你做,需得你自己权衡,你已经长大了,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娘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妇人,对于仕途那块的把握和判断,比较外行,娘不能帮你参考。”
“你回头可以跟你大舅商量商量,另外,你爹这几天应该也要到家了,你有拿不定主意的地方,也可以跟你爹探讨探讨!”
当听到骆风棠要回来,大志的眼睛都亮了。
“太好了,娘,我爹今年是回来过年的,对吗?”
“对的。”
有句话,杨若晴想问,但又不敢问,甚至,她都在心里存在侥幸,希望自己不问,而大志和小乔自己也不要主动提起。
那就是——
“对了娘,关于今年和我小乔还有妮妮在哪里过年这件事,我正想跟您商量商量。”
咯噔!
杨若晴的心跳都漏了一拍。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呀,她好希望他们小三口能留在这边过年,不要回扬州去。
可是,如果他们决定要回去,杨若晴也不好阻止。
毕竟他们在扬州那边还有亲戚朋友,且他们仨今年是二月多就过来了,已经在长坪村这边住了大半年……
照理说,今年陪伴了这么久,杨若晴也应该知足了,可是,团聚这种事,怎么可能真正知足?
越是陪伴的时间久,就越是忍受不了分离,尤其看着妮妮从那么一丁点儿,脖子都是软哒哒的小毛娃娃,养到如今都在学走路了,甚至,都已经会喊‘奈奈’……
杨若晴怎么舍得跟宝贝大孙女儿分离!
“志儿,你说,娘、娘听着呐!”
杨若晴的笑容有点苦涩了,眼神都有点闪躲和恍惚。
“娘,我是这么打算的,”大志说,“因为我们离开扬州也大半年了,家里亲戚朋友那边,还有小乔娘家人,可能也都想我们回去一趟。”
“而且,虽然捷报是送到了长坪村,但是我们扬州当地那边,还是有很多同窗和老师都在关注这件事,”
“这趟去京城,我就遇到了好几个扬州那边的同窗,跟他们约好了过年期间大家聚一聚,再一起去拜谢恩师。”
听到这里,杨若晴基本上已经明白了大志的意思了。
“你说的有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是该回去一趟,不仅为了拜谢恩师,维护同窗关系,也要跟亲戚朋友,还有家乡父老那里衣锦还乡一次!”
“娘,不至于不至于,我又不是状元,也没能像锦陵妹夫那样一举高中探花,谈不上衣锦还乡……”
“志儿,你能考上进士,已经非常非常了不起啦!”
全国前50名,想想看这是个什么概念!
这个成绩放在后世的高考机制下,全国前50啊,那可是国家重点培养的人才,几大顶尖院校和顶尖专业招生办的老师得在你家客厅里,为了抢夺你这个好苗子打起来!
别说全国前50了,即使是本省前50,分数都是属于被隐藏被保护的状态,名校招生办的老师都要把你家门槛给踏破……
所以说,大志能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牛逼!
反正杨若晴哪怕重获10世,都做不到!
“你们准备啥时候动身?我来准备东西,提前联系商船。”杨若晴又问。
这次回去,她不准备租船了,准备买一条大船,船长这些专业人员,都一起打包买下来。
船上的船员配备上有身手功夫的,一路护送大志他们回扬州。
等到过完年,他们肯定要北上京城,到时候走水路,自家有船,有人手,有保镖,方便多了。
什么?
买下一条船和相关人员要一笔不菲的银子?
不好意思,杨若晴穷的只剩下银子了。
能用银子解决的问题,在她这里都不是问题。
“娘,我原本是想这两天办完了家这边亲戚朋友们的酒席,就带上她们娘俩动身,我怕往后拖,到时候河道结冰了。”
“但我听到爹在回来的路上,我又想跟我爹聚一聚,所以等爹回来后,我们再动身!”
“好,都听你的安排,娘回头提前帮你安排船只。”
……
第二天,骆铁匠,杨华忠,王翠莲,孙氏,大志,小乔,骆无忧,带着团团鹅黄圆圆,在家里侍卫们的护送下,前往湖光县左家吃酒席。
左锦陵高中探花,要举办亲戚朋友们的酒席。
骆家是正儿八经的亲家,那肯定得去道贺。
杨若晴和妮妮留在家里没去,因为很多事情要忙,妮妮是因为太小了,路途不方便。
而且,他们过去吃酒席,是当天去当天回,不在那边落脚的。
傍晚时分,杨若晴正带着蓉姑在院子里收拾晾晒的被子,铃兰陪着妮妮在旁边玩耍,芍药和平安两个在灶房忙夜饭。
兴旺在院子外面的大路上张望,等待这一行出去做客的人回来的身影,有什么情况就会第一时间飞奔进院子冰糕杨若晴。
果真,没一会儿,兴旺激动的声音从前院传来:“夫人,夫人,回来了,回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