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重头来(下)(1/2)
升武坐在轮椅上,仍比周边披甲守卫,高出一到两个头。这处隔离区域,他进来也挺辛苦的。
淡黄湿布半遮的眼睛,居高临下,注视泰玉:“这种设计,难得‘含光体系’和‘诸天神国’都照顾到了。”
“因为大家面临的也是这种复合问题啊,也许还要更复杂。”
泰玉才不会告诉他,“伟大存在”通过这个结构,所呈现的真实法理,最核心的一点其实是:
此“万神殿”非彼“万神殿”。
泰玉口中的“万神殿”,其实是湛和之主,对,就是天渊帝国那位湛和之主,针对“诸天神国”的观察和摹写、测算和定位,是那位已然陨落的主宰推衍并包宇宙规则的极大野心。只不过,现在的泰玉还不太明白这里面的底层差异。
相对而言,“格式塔”的存在,倒更类似于“神明”管辖世俗世界的模式,使社会生态为其所用,让遗传种的社会结构,在层级清晰又往来更替的循环中一次次轮转,恰如眼前这不断翻滚的“正四面体”。
带动它旋转的、它旋转所要依据的,并非是哪个顶端,而是其内、其外已经粘接的两个圆球:一是内化的所谓神明;二是外接的规则宇宙。现在不需要说那多,但有一点很明确:
“到目前为止,实验其实已经出现了偏差,我们并没有完成《脊界图景》信息的归拢和整理,原因就在于:‘参与试验人员’在精神层面中,已不具备正常的信息交流能力,原本是用来共享智慧灵光的‘庇护所’,变成了倾倒各种扭曲情绪浊流的‘下水道’,这些东西,就是‘阴君邪神’啥的,都不会吃吧?”
泰玉收取他“实验费用”,却也支持“实验进程”的关键人物,陈述实验进度和下一步目标:“至于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正如宫周教官所说,是两种规则体系边界崩溃,造成的‘溶解’反应,让个人的情绪浊流,天渊灵网规则和部分域外种本能渗透进来,虽然我觉得这里面应该还掺着其他的什么元素,可现在追根溯源,意义不大,时间上也耗不起,那么我们就要采取更现实、更有实用价值的手段:
“先不管是什么造成的‘溶解’、‘溶解’的程度如何,且先把那些还能够打捞上来的、没有完全‘溶解’掉的有意义的部分归拢起来,重新给他们扎上篱笆。嗯,‘篱笆’这个玩意儿,其实就是简易的栏杆和边界,它不能起到长时间的、一劳永逸的防护效果,却能够给还没有彻底‘溶解’掉的人们以喘息之机,让他们能够有一个重新思考、自我认知的空当——思考和认知本身就代表着秩序,哪怕他们之后并不认同这个‘篱笆’扎成的圈子,那也是以后的事情。
“对社会性的遗传种来说,没有什么比一个简单的‘社会等级建构’更方便理解的规则,这也就是这处‘格式塔’的意义所在。乐观点儿看,‘庇护所’里这些半‘溶解’的人员,有宫周校官这个成功例子在先,后续应该能有人主动进入这处‘格式塔’……喏!”
说话间,往来的旋转晃荡中、四面涌起的浊浪里,便有那么一簇不太脆弱的“泡沫”,投入到“格式塔”结构中,没有即刻消失,便开始在里面缓缓塑形。
“是老沙!”有人低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