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盛唐血刃 > 分节阅读 396

分节阅读 396(1/2)

目录

平原一失,整个河套平原都将被呼啸而来的蛮族骑兵淹没,这就是为什么两千年来,汉人明知道、西域、河西、河套平原水土肥沃,宜农宜牧,稍加经营就会呈现出田园牧歌的美景,却始终没有下大力气去经营河套平原的原因。

因为害怕西域、河西、和河套地区成为攻打中原的跳板。

陈应虽然不了解历史,也不精通政治,但是却知道,一旦一个国家的主体民族对国家失去认同感,这个国家也就失去了向心力,一雕族和国家危亡的时候,还能指望谁挺身而出

少数民族,那是纯粹的扯蛋,他们会最不安定因素,扯旗造反是最可能的。

在陈应看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因为利益所在,高昌国汉民为求生存,不得不化汉为胡。那么为了利益,他一样可以化胡为汉。

想到这里,陈应一阵哀叹。

无奈,他只是行军都元帅,管军事,不能兼管民政。

这一切的谋划,陈应只能停止在纸面上,而不能付之行动。

好在,陈应的纠结并没有多久。

武德三年十二月初,观军容使安兴一行百余人抵达高车城。

不过安兴等人的模样非常凄惨,如同叫花子一般。他们的运气太差,遇到了风暴,差点被冻死在交河城外。好在冻死数十人,终于平安抵达交河城,在交河城休息三天,便迫不及待的赶到了高车城。

安兴鼻涕流成三寸,陈应都感觉恶心,不自觉的退开一丈之外。

然而安兴却躬身向陈应行礼:“恭喜陈大将军”

陈应莫名奇妙的道:“喜从何来”

就在这时,另外一名肥胖的宦官从安兴身后站出来,原本陈应还以为他是安兴的属官,毕竟安兴的事情,他从来不过问。作为观军容使,安兴身边跟着足足小两百号人,既有他的卫队,也有他的属官、幕僚。

这名肥胖的宦官,清清嗓子道:“梁国公、镇军大将军、驸马都尉、西河道行军兵马都尉元帅接旨”

陈应一脸呆滞的望着这个圣旨,感觉有点意外。圣旨昭示帝权,最不容马虎,其轴柄质地按接旨的官员品级都有严格的区别,一品官员为玉轴,二品官员为黑犀牛角轴,再看圣旨展开,为绫锦织布,两侧为翻飞金龙,确是对二品官员才会用的圣旨敕命。

陈应如今只是从二品的勋官,这个勋官屁用没有。他的实职是三品行军都元帅,可是这个圣旨,难道是升官的圣旨

宦官抑扬顿挫的道:“梁国公、镇军大将军、驸马都尉、西河道行军兵马都尉元帅、持节。自领军西征以来,克西突厥、厘清贼氛、功勋卓著,特进、从二品、西河道行台尚书左仆射、西域大都护,以作勉励”

陈应倒是在宣旨之后,才微微一怔,正愁无法汉化西域,他最缺一个名份,现在这个名份,就这样到手了

罗士信拉着安兴到一旁问道:“元帅大,还是大都护大”

安兴笑而不语。

陈应反应过来:“周青,送诸位中使去后院休息,对了,别忘记奉上一份高车土特产”

对于宦官,陈应不像一些文人一样从内心里鄙视,身体残疾,只是这个制度的问题,作为男人,恐怕没有人愿意阉割,当然除非是活不下去了。

安兴冲那名中使微微一笑,他自然明白陈应所谓特产的意思。

陈应的所谓土特产,就是钱。而且陈应向来大方,安兴是一个拿钱办事的人,收了陈应的钱,从来不说陈应的“坏话”。当然,不痛不痒的坏话,他会说,比如杀俘虏,抢劫,欺负藩属,如果安兴真是事事向着陈应,李渊也不是傻子,恐怕不出三个月,就把他调回去。

当安兴一行人走后,陈应这才向罗士信解释道:“西域大都护是从二品,行军元帅是正三品”

罗士信恍然大悟:“这是升官了”

陈应笑而不语。

众将士也纷纷向陈应道贺,陈应宣布全军将士,全部赏酒一斤,当然是西域特产马女乃酒。

众将士欢声如雷。

不过,全军将士却分为三片。以陌刀军、骁骑军一片,昭武九部一片,其他各部仆从军又是一片。

望着这个情景,罗士信一脸担忧的道:“大都护,这批人的素质,是很好的。但他们的心,却还不在我们这里啊。”

这个问题连罗士信都看出来了,陈应何尝看不出来。

只是之前他没有权力,现在权力有了,名份有了,想解决也非常容易。

周青这个时候回来,冲陈应使了一个眼色。

陈应明白安兴已经收了钱。

陈应对周青道:“你去把马孟明叫来,不请来”

自从马孟明被高昌王作为使者送到了高车城,陈应就发现这个马孟明其实是一个人才,他精通十数种西域土著语言,也是一个务实的官员。

陈应想来,李渊肯定会给他备齐西域都护府的属官,比如长史、参军、司马、十三曹职事参军以及佐吏,反正李渊是不会让西域都护府成为陈应的一言堂。

不过,李渊肯定会顾及陈应的面前,给他几个官职,让陈应自行委派。

陈应看中了马孟明的能力,决定招募马孟明为其西域都护府录事参军。

录事参军,其实就是古代主薄的职责。

魏、晋以下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主簿常参机要,总领府事。习凿齿曾为桓温的主簿,时人曰“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此为主簿权势最盛之时。

当然,录事参军的权力大小,主要是长官信任与否,与散骑常侍一个道理,如果皇帝信任散骑常侍,那么散骑常侍就可以左右朝廷重要决策,就是事实上的宰相。

可是一旦不信任,那么就是一个摆设。

马孟明来到陈应面前躬身施礼道:“草民拜见大都护”

“你以后不是草民了”陈应望着马孟明道:“本大都护准备私幕你,委任你为西域大都护府录事参军”

马孟明明白,西域都护府录事参军只是一个正七品上的小官,可是私幕,却非比寻常

马孟明赶紧拜倒:“谢大都护提携”

s:月票三百加更,会晚一些。稍后还有

第八十八章西域万里唱秦风三更

第八十八章西域万里唱秦风

“西域之地,诸族林立,派系庞杂,打下来不难,难的就是治理”陈应望着马孟明笑着道:“马参军,当了十数年高昌令尹,想必对于治理西域颇有心得吧”

马孟明想了想道:“治理地方,无外乎两种方法,从正而治,从俗而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