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9(2/2)
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但是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院落为典型代表。
在院落,分为正房,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一般而言,居然在正房还是正妻的代称。
汉人以左为尊,因此左厢房的等级高于右厢房,一般长子长媳住左厢房。因此在建筑上东西厢房的高度有着细微的差别,左厢房略高右厢房略低,但由于差别非常细微因此很难用肉眼看出来。
但是,这个右厢房却是庶子、儿媳或姬妾居住的地方。陈应其实也真不是有意让李秀宁居住在右厢房里的,而是因为他的左厢房是一个仓库,存放着修建陈家堡的重要资金,里面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更别说住了。
至于正房,这是陈应的房间,他又不好让李秀宁居住在正房里。
翠儿感觉莫名奇妙,她怎么劝也劝不好李秀宁,只好去请陈应,陈应听到李秀宁大哭,心中甚是紧张,急忙跑到右厢房门前。
李秀宁听到门外传来的动静,又不想让陈应看到她软弱的一面,赶紧擦好眼泪,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冲陈应道:“进来吧”
陈应看着李秀宁脸上虽然没有眼泪,不过明显眼睛肿了,陈应问道:“三娘,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
“本宫没事,陈大将军还是回去吧”
陈应一听这话,心中更是不解。李秀宁语气中透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感,陈应要是真走了,恐怕他与李秀宁就真歇菜了。
陈应认真的望着李秀宁眼睛,不汪汪的大眼睛,眼睑的形状也是绝美,睫毛长而弯翘在轻轻的颤跳着。
陈应斟酌的词语,躬身站着。
李秀宁心中还有气,漫不讲理的道:“你还有事”
陈应喃喃道:“有没有”
李秀宁没好气的道:“没事就回吧,有就说”
陈应向沙发上坐去,习惯性的将手伸开,放在脑后。然而陈应却忘记了,这里不是他的正房,只是右厢房,房间宽度与正房不成比例,更何况布局也不一样。陈应的手放在脑后,正好碰到后方的烛台,手指不由自主的伸到烛油上。
陈应虽然不至于给烫得大叫,还是吓了一跳,手一抖将烛台给按熄掉了。
李秀宁原本心中对陈应有气,可是看见陈应给烫着,下意识抓住陈应的手凑到唇轻吹,柔声说道:“烫疼了没有让你这么不小心,手烫烂了都活该。”
说到这里,李秀宁与陈应就都愣住了。
场面异常尴尬,良久,李秀宁叹了口气道:“我这命啊”
陈应喃喃道:“我不知道你因为什么事情心情不好,可是我愿意跟你一起分担所有的事情,汾州柴氏的事情,你根本不用担心,如果不出意外,最迟年后,他们就会跪在你面前唱征服”
李秀宁惊讶的道:“什么唱征服”
第七十五章任重道远时不我待
第七十五章任重道远时不我待
裴矩是西魏大统十三年出生,如今已经六十有四,然而裴矩的身子骨却非常硬郎,在接到任命之后,立即乘坐着陈应送给他的四轮马车启程,踏上了前往灵州观军的路途。
裴矩对于陈应所送的这辆四轮马车非常喜欢,裴矩属于那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哪怕如今已经六十有四,依旧手不释卷。本以为这一场前往灵州,就会老死任上,没有想到坐在这种马车里,一点儿也感觉不到颠簸,特别是茶杯里的水倒到七分满,都不会撒出来。
尽管出进入外面已经冰雪覆盖,寒风呼啸,而是在四轮马车里四个角落两厢照壁上点燃石炭暖炉,马车里却依然温暖如春。
裴矩先经醴泉县、然后过奉天今乾县而不入,在永寿休息一晚、第二天中午时分已经抵达了白土今彬县,进入白土县境,裴矩感觉到了这里与长安的大不一样。从永寿县到白土县的官道修得极为平整,而且听说还不是官府组织修缮的,而是民众自发的修建的,官道上往来着密密麻麻的四轮牛车,这种牛车尽管不像四轮马车一样高大巍峨,而是像戎车一样无遮无拦,不过用来载货或是五六辆戎车的装载量。
白土县盛产石炭,许多露天的石炭矿到处都是冒着严寒往家里倒腾石炭的民夫,在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去砍柴了,因为辛苦砍上一干柴最多可以烧三天,然而随便一个民夫一天就可以弄够一个月所烧的石炭。
裴矩大感稀奇,就停在路边的一个酒肆内,找了一个老农拉起来家常。关中自秦汉以来都是帝都,所以关中百姓都是公子王孙见得多了,哪怕一看裴矩就知道非富既贵,这名胡子花白的老农也不怯场,侃侃而谈。
从市井八卦到大唐国运,这老农都可以说得四五六,尽管老农见识不高,很多东西都是他自己的臆想,可是裴矩仍然听得津津有味。当裴矩让店家端上来三斤冷切牛肉,汤一壶三浆时,老农谈兴甚浓,几乎是知无不言。正中下怀裴矩下怀,慢慢把话题引到了经济民生上。
裴矩将一路走来,他看到了很多这样的牛车,车夫大多是老弱,还有一挟子,但他们看起来都很开心,说话嗓门高,透着难得一见的精气神就非常好奇的问道:“白土怎么这么多牛车大家都拉石炭,能烧得完吗”
老汉揪着乱糟糟的胡子,灌了一大碗酒,抹了把嘴道:“自家用肯定是用不完的,可是长安城人多啊,这一辆石炭拉过去,能赚这个数。”
老农向裴矩伸出一把手,五指伸天。
裴矩道:“五十文”
“是五百文”老农贼兮兮的道:“一人一牛,一个昼夜可以打一个来回。”
“老人家,你做这营生多久了”
“也不算久,还有三天满十个月了。”
裴矩算了一下“这么说,今年年初就开始做了”
“郎君是读书人吧听口音,像是山东那边的”
裴矩笑道:“老人家见多识广啊,这也能听得出来”
“嘿嘿,老汉我是也经常去长安,我们裴县廷对县令的敬称就是山东人,听说还是山东闻喜名士。老汉我和他说过两次话,听着口音像。闻喜是个好地方啊,出名士,也出好官,以前有个什么裴世矩的,挺有名的。他为杨皇帝经营西域,打击吐谷浑,并用计分间突厥,是个好官”
裴矩找老农聊天,就是打听百姓对裴县令裴宣机口碑了解一下。
裴矩晚年得子,裴宣机是裴矩四十岁的时候生的儿子,如今年方二十四岁,官居白土县令。看来裴宣机做得不错,至少口碑不差,他在长安并没有得到裴宣机的恶评,如果地方上没有恶评,最迟明年,肯定可以得一个上评。
白土县是中县,裴宣机是正七品县令,再往上升就是从六品下州别驾或长史,而立之年升到正六品官不成问题,将来凭借着自己的面子,太子李建成登基之后,至少可以荫封晋升一级。
裴矩在白士县并没停留而是当晚就到了长武。
四轮马车马歇息人不歇,一路车轮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