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乡村大富豪 > 分节阅读 342

分节阅读 342(2/2)

目录

刘琛惊讶万分的好奇问道。

“怎么可能,我哪儿可是搞科研的民营企业,又不是生产军备的”

秦天赶忙摇头否认,这锅,可背不起

“那怎么这群大家伙,枪法都这么精准呢”

刘琛真的想不通。

如果换做是人类,再有天赋的人,也不至于这么神准,三十发,无一发脱靶还全部都是十环。

能打出280环及以上成绩的,都能算是s击精英了。

可这群机器人倒好,一上来,全部都是300环,满分

何等的恐怖

要是智能机器人这么吊炸天,那还要招兵干啥直接弄一大堆机器人打仗算了

“你只是让它们固定打靶而已,他们当然肯定很精准,具体原因,你可以问问旁边的专家”

秦天随口说了一句,便拿起矿泉水瓶喝水润喉,这大热天的戈壁滩,真是像是烤火炉似的。

刘琛坐不住了,立刻去找相关专家研究一番。

同时,微乐科技的技术工程师也提供了一部分数据给他们作分析参考。

s击精准的原因,很快找到了。

首先,这群智能机器人已经通过技术资料和教官教学,掌握了所要s击的突击步枪所有性能数据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其次,在开始s击之前,它们获得了s击靶场的风力、风向、空气湿度甚至地球引力等等相关数据,结合突击步枪的性能参数,以及它们站位与靶标之间的距离关系,经过复杂的计算之后,调整到了最佳s击角度。

最后,机器人不同于人类,它们站立稳健之后,持枪瞄准就不会有任何抖动了,而不会像人类一样,会因为心情激动或紧张等情绪,导致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肌r震颤等等。

再加上突击步枪s击时候产生的后坐力,人类往往需要用肌r骨骼群去承受,s击次数越多,越容易导致s击越来越不理想,智能机器人却不断的、实时的在通过观测进行技术微调修整。

总之,智能机器人打固定靶标,那就相当于是将一支支突击步枪,调准好了位置,固定式的瞄准s击,不打出超高水准的成绩才怪。

为了验证这样的技术分析,接下来,刘琛征得秦天同意,又让10台捍卫者智能机器人,用单膝跪地和匍匐在地等不同的姿态进行s击。

结果测试结果,无一不是满环。

固定靶标既然没难度,那就上移动靶。

人类打移动靶,新手会很糟糕,因为移动靶是随机出现并做无规则运动,需要考验士兵的眼力,同时要求士兵快速瞄准并s击。

从眼睛发现到抬枪瞄准,再到s击,人类士兵完成这样的动作很慢,因而新兵需要经受大量的训练才能成为百发百中的老兵。

而换做是智能机器人

碉堡了

微乐科技最擅长的就是光电学研究,这移动靶能移动多快

往往移动靶刚刚出现,还没开始在拖动电机的拉扯下,开始移动,结果就被智能机器人一枪撂倒。

光学观瞄、火控解算、s击输出

智能机器人用的可是光子计算模块,从发现目标到s击,整个过程一毫秒都用不到,而且要不是机械臂抬起和移动需要一定时间,可能时间还更短。

刘琛更不信邪了。

秦天让他随便测试,反正既然来了,这批智能机器人就让他试个够。

刘琛发狠招了。

既然固定靶和移动靶,对于智能机器人而言,都毫无难度可言,那就增加难度,让智能机器人动起来。

换另一个靶场。

400米纵深的场地内,在那些一块块岩石后方,会随机用弹s机,弹起一个个靶标。

这个靶场,以前是用于驻训部队训练侦察兵突击能力的,考验士兵们在快速移动中,发现目标快速击倒,毕竟现代战场上,双方深挖战壕然后对s,是根本不可能的了,在机动中快速接敌、短促交火已成为主流。

为了照顾秦天的情绪,刘琛觉得不能太欺负智能机器人,所以叫了一位老兵给智能机器人们做了教学示范,让它们学着点儿。

老兵就是老兵,判断迅速、s击准确,400米的突击距离内,没有一个敌人幸免于难。

随后,刘琛让人重新布置了靶标弹s机的出现位置,避免刚刚的老兵教学s击中,被记忆力超强的智能机器人记住了位置。然后他才随机抽取了一台智能机器人,让它去挑战400米突击s击。

然而

刘琛的愿望落空了。

智能机器人出场,那运动能力更为强悍,而且两米的身高让它更有观测高度的优势,所谓的行进中的s击考核,其实对智能机器人而言,也不过是增加了一点点相对位置的计算量而已,只要目标观测到了,几乎立刻就能s击击倒,这一路走过去,几乎是闲庭信步一般轻松自如。

看到这样的测试结果,不仅是刘琛,很多在场的高级士官们,都纷纷大为不解。

智能机器人真的就这么强悍,无敌了吗

就在大家苦思冥想,想要出更难的题目,让智能机器人吃瘪的时候,秦天自报漏d。

“智能机器人本身就在观测、计算和运动方面拥有优势,你们这么考核是不行的,换任何靶场、任何装备结果都是一样。”

“但是你们试试班组战术配合呢我敢打赌,智能机器人肯定会蒙圈”

秦天的笑谈,让刘琛大喜过望。

于是乎。

第三个训练场地,城市巷战。

一个标准步兵班搭乘步兵战车进入战场,然后进行作战教学。

既然是精锐部队的侦察营抽调的一个班,那必然是训练有素,而且士兵之间配合非常默契,很快就将负隅顽抗的敌人击毙。

随后,让十名智能机器人上场。

智能机器人从步兵战车下来后,很快就体现出了机器人固有的弱点缺乏战术配合。

它们可以模仿老兵们的动作,但是无法做到像老兵们那样思考问题。

该怎么进攻怎么策应怎么协同

智能机器人虽然可以彼此交流,但是它们完全不懂配合。

所以,面对藏匿在街巷内,配合十分默契的敌人,智能机器人们完全就像是一盘散沙似的,虽然凭借快速发现并精确s击的能力,击毙了一个敌人,但却最终全军覆没。

不过即便如此,智能机器人的重大军事用途,还是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虽然智能机器人还不懂得如何配合,但是它们完全可以作为辅助性的装备加入班组,而且作用颇大,既能充当观测手,也能担任精确s手,还能帮忙扛很多补给。

更何况,智能机器人更多的其他用途,还尚未发现

第669章大事连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从荒漠隔壁到北国冰疆,从热带雨林到滨海沙场。

短短数天的时间,最新式战略运输机载着秦天一行人,以及十台“捍卫者”智能机器人辗转了许多个测试场地。

跨区域、跨气候,在不同的地域和气候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