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巅峰大艺术家 > 分节阅读 144

分节阅读 144(2/2)

目录

“这”中年男人的脸上有些难为情,解释说,“你不要多想,那是他实地考察的时候,自己不小心跌了一脚,摔坏了眼镜,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也没能给那老教授换一副新眼镜,不过,等我们干了这一票,离开这里,什么事情就都好解决了。”

“要合作也可以,你要先把我的东西都还给我”

“当然当然,”中年男人转身从桌上拿起罗盘和挎包,“这是你的东西,你收好”

“那手机呢”茅小虫指着桌面那部自己新买了才一天的手机。

“手机”

中年男人回头看了看,有些不愿意将手机还给茅小虫,但是打开一看,这山窝窝里,根本没有信号,于是就放下心来,将手机交到茅小虫手里。

“手机给你也无所谓,反正这地方没有信号,你回去休息一下,我们晚上开工,一会儿,我让人把饭给你们送过去,有劳有劳,辛苦辛苦”

再次回到关着陈教授的那个房间,因为茅小虫答应要与这伙儿人合作,所以,他们对茅小虫的态度客气了很多,但进入房间之后,外面仍然上了大锁头。

陈教授走过来,低声问:“小茅,他们跟你说了什么”

茅小虫就把那中年男人说的合作的事情告诉了陈教授,陈教授对此处藏宝也有一些耳闻,也都是那个中年男人告诉他的。

而且,那中年男人也答应了得到宝贝要跟陈教授一分为二,看来,那中年男人对每个人说的话都相同,一听就没诚意,也不知道怎么个分法儿

听了凶地藏宝的传说之后,陈教授问:“小茅,你有玄门法术在身,能不能用玄门的灵力感受一下这个地方,究竟是否真的藏着什么宝贝呢”

茅小虫叹口气说:“哎,教授啊,我一路追查,已经消耗了很多灵力,现在,我体内可用的灵力已经不足,我需要好好休息一下,补充一下体力。”

第322章:地下掩埋着财宝

陈教授读过那么多书,对古典文化抑或是黄老之学,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见解。

茅小虫这么一说,陈教授就完全明白了,他点点头说:“那好,你好好打坐休息,我就守在你身边,你放心吧”

僧道修行都要用到打坐,“道家”称之为“盘坐”或者“静坐”,而在“佛家”则是被称为“禅坐”或者“入定”,姿势是大同小异的。

茅小虫也不怕被陈教授看到,当下将伸直的双腿缩了回来,两只脚心朝天。

要是在平时,这只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不过此时的茅小虫,脚踝处有铁砂擦出的皮外伤,虽然不严重,但是一碰还是挺疼的。

加上被人打了一闷棍,全身酸痛,将两只脚盘在一起着实费了不少力气,等他坐好之后,额头上已然布满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古代的中医理论中有一句话,“精从足底生”,那是一直以来都被中医学说推崇的真理。

这种打坐的姿势,无论是“僧”还是“道”甚至是“瑜珈术”,居然都采用同样的一种姿势,也是有其一定道理的。

盘膝打坐,可以使得整个人的身体就跟“塔”一样稳稳当当。

所谓“”,就是指“天地四方”合在一起,由下往上一层一层,这样坐下去稳如泰山一般,用这种姿势打坐修行,行内人成为“双足跏趺”。

因为有了手机,就可以看到时间,茅小虫就这么打坐了四个多小时,其间,有人开门送来了吃的,也就是面包和矿泉水,陈教授把东西收下,却没让人打扰到茅小虫。

大概,中年男人已经对手下说了,那几个粗鲁的手下人也知道茅小虫是个类似术士一类的人物,所以,见其打坐,也没有感到行为怪异。

第323章:定位

陈教授是个老学究的性子,一听到地下有发现,几乎忘记了自己仍旧身处于危险中,却连忙追问:“在哪里呢”

茅小虫指了指脚下,冲一边盯着他发懵的陈教授说道:“就应该在我们脚下”

所谓风水,可以简单的概括为:藏风之地,得水之所。

有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乃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因此,无论阳宅和阴宅,都应选址在风水宝地上,上说,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但风水之地,风聚于一处,水合于一点。

这一点便是风水中的精华,简单说就是地基和棺椁下葬之地,说起来简单,实则很难,自古以来便是一项极为讲究的深奥秘术。

之前已经说过,茅小虫初来此地,三条河划分出来了一片三角形的区域,就已经看出此处的风水格局十分适合安葬女性,必定可以荫福子孙繁衍万代,但如果此处风水宝地上埋葬着男性,恐怕就不是什么好兆头了。

茅小虫并没有时间和兴致对陈教授详加解释什么,只是把声音压得更低,说:“如果一切顺利,地下真的有那么一扇气阀门,等到我定位后,那些人进入下面,我们要趁其不备,趁乱逃跑,陈教授,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陈教授重重地点点头,于是,茅小虫又在这片区域四周假模假样地观察了片刻,然后,他朝着中年男人一招手,指了指自己脚下,才说道:“就在此处。”

中年男人心里着急,立刻命手下人拿出打洞的工具,那是一个长方形的箱子,打开后,里面有一个牛皮套子,大约有六七十公分左右长短的皮套。

老七伸手打开,看起来感觉有些沉淀淀的,茅小虫低头一看,原来里面是个约有半米长的空心螺纹钢管。

老七将钢管取出,这里面不止一个钢管,而是层层相套,有点儿像伸缩的那样,可以相连延长,老七拉出来三节钢管,又从皮套里拿出一个铲头,茅小虫和陈教授都知道,这是洛阳铲的铲头,为了携带方便,这些洛阳铲都是可以拆卸的。

老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