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4(2/2)
这种无形的气机,使得他们的心神都是为之一滞,有着莫名的窒息感,
震惊于崇祯气场变化的同时,两人心中更多的还是好奇,密件里面究竟写得是什么,居然让皇上的情绪波动如此之大,尽管表面依旧是那么的平静
犹如心有灵犀一般,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之后,面带着相同的惊异之色,冷晓磊和李若珪默契的偷偷对视了一眼,后者的神情多了几分征询之色,而冷晓磊就好像是在回答着什么问题一般,无声的轻轻摇了摇头。
“喏李将军,你也看看这个。”
就在这个时候,就在两人的心里愈发的疑惑和好奇之时,崇祯有一些突兀的再次开口了,声音是那么的冰冷,不带丝毫的感qgsè彩,李若珪更是连忙上前,恭敬地接过了小小的心间,临了还不忘回应了一句。
“是,皇上”
整个过程中,看到崇祯都没有让自己退去,进行回避,出于一种习惯使然,冷晓磊本能地判断,不管密件上是什么事情,是不是机密,皇上并没有隐瞒自己的意思。
心里这样想着,看着已经回到原位的李若珪,正在浏览着密件的内容,冷晓磊也就大着胆子,靠近了李若珪,也跟着看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还不忘偷瞄向崇祯,观察对方的反应。
显然,从冷晓磊做出小动作的那一刻,察觉到来到自己的身旁,也在看着密件,而崇祯始终都没有反应,李若珪就知道,皇上默认了这件事情,冷晓磊也可以看。
当然,李若珪之所以没有排斥冷晓磊的“蹭”,不仅仅是为崇祯的默认,还是一种变相的向其示好。
毕竟,不管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锦衣卫的整个系统之中,几乎是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很清楚,也是一种默契的共识,皇上是在大力栽培冷晓磊这个年轻人,将会是洛养性的继任者。
可以说,不定是什么时候,冷晓磊就顶替了洛养性,坐上了锦衣卫的头把交椅。
“皇上,这不就是一个商品吗熊大人用得着这么大惊小怪,居然还要请示您,才能作出决定,这是不是有一些太过于小题大做了”
不等李若珪开口,冷晓磊却已经抢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更是补充道:“即便朝廷准备扩展对外贸易的区域,那些外国人,甚至是那些洋人,都不可能因为这一种商品,就不与大明做生意吧”
然而,崇祯只是看了一眼冷晓磊,却没有任何的理会,神情没有波澜,转而又看向了李若珪,不等他开口,以一种近乎于命令的口气,径直说道:“李将军,你到了福建之后,告诉熊文灿,全面禁止鸦片,如若发现有任何私藏或暗中交易鸦片,立即逮捕,并予以处决。”
“是是皇上,末将领旨”
李若珪有一些傻眼了,结结巴巴的回应之时,连同冷晓磊,两人再次震惊了,甚至是有一些骇然,究竟是怎么回事儿,皇上怎么会如此重视鸦片,几乎是将其看成了一种害人不浅的瘟疫。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还下达了施以重刑的处罚旨意
这一刻,两人也相继反应了过来,崇祯让他们看密件里面的内容,并不是在征询他们的意见,而是以便于发号施令,不用再过多的解释。
第六百三十一章女子学院
“对了,还有就是,不管是生鸦片,还是熟鸦片,亦或是鸦片的那些种子,查获之后,全都要密封起来,送到京城,交由朕来处理。”
“好的,皇上,末将一定会转告熊大人。”
年近花甲,相比于冷晓磊这个小年轻而言,李若珪要懂得更多,经历的更多,本能地回应之后,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转而又说道:“可是,皇上,据臣所知,这个所谓的鸦片,尤其是它的植物形态,罂粟有着一定的药用价值,若是全面禁止的话,会不会有一些不妥啊”
话音刚落,尽管看到崇祯在微微蹙眉,但按耐不住心中的那股冲动,还是忍不住地补充了一句:“毕竟,这可是关乎到人命,治病救人啊,皇上,不可不三思”
“李将军,夸张了昂”
崇祯这一次的语气平静了许多,当然也知道李若珪这样的求情,并没有个人的私利掺杂其中,毕竟,关于鸦片之事,也不过是发生此时。
“而且,据朕所了解到的情况,鸦片虽有药效,却并没有那么广泛,也没有那么重要,什么关乎到人命之类的,还没有你说得那么严重。”
“何况,朕的命令只是,禁止鸦片在市面上流通,却并未说不可以使用,尤其是用于治病救人,更是不在禁止之列。”
“可是”
李若珪有一些迟疑,不知道后面该如何接话了,而崇祯那轻松的声音再次响起,紧接着继续说道:“朕还没有那么自以为是,还不至于因为鸦片有着莫大的危害,就否定了它的药用价值。好了,你也不要瞎操心了,既然这样做,自有朕的想法和打算,退下吧,回去赶紧收拾收拾,早日前往福建任职。”
“是,皇上,末将先行退下了。”
就在这时,李若珪刚离去不久,在张彝宪的带领之下,方以智和两个女子紧随其后,缓缓走了进来,向崇祯而去。
“皇上,方以智和他的两个姑姑到了。”
“草民拜见皇上”
“民女拜见皇上”
“民女拜见皇上”
“免礼,都平身吧”
在这一番的寒暄与客套之时,冷晓磊已经站到了一侧,静静地看着这一幕,而张彝宪也适时地退了出去,背影带着几分落寞与萧瑟。
显然,不管别得宦官如何,张彝宪自己早就接受了一个现实,除了东厂的太监以外,皇上虽然没有明令对外宣称,但种种的防备与抵触表现,却也是在表明宫里的太监不得干政。
相比于以往的宦官那般大权独揽、风光无限的待遇,如今的太监,即便是皇上的贴身宦官,也是不复以往,处境黯然了许多,犹如昨日黄花。
“皇上,不知宣草民姑侄儿三人进宫,所谓何事”
即便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