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达人秀 > 分节阅读 207

分节阅读 207(1/2)

目录

嘴这样说着,崇祯的心却是也在暗想,莫说是现在,是放到以后的将来,那个科技发达的存在,只要是一个大国,只要还是一个正常国家,谁敢胡乱加印本国货币

即便是头hào强国,最起码是在本国境内,也不敢胡乱发行本国货币,算是大量的加印,也只是仅限于国外,用于其他的国家,国内的货币数量,还是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最好的一个反面教材,是非蒋家王朝莫属,大溃败之时,大量的印制纸币,兑现金银等贵重物品,使得老百姓手里的纸币成为了废纸,用于擦屁股,都会觉得硬。

冷晓磊听得一知半解,不是很明白,但还是知道了一点,胡乱加印大明宝钞,确实是一个馊主意,使得皇好不容易架构出的纸币体系,随时都会崩溃。

也是说,关于推行大明宝钞的诸多努力,要是真得无节制的加印宝钞的话,全都付诸流水的同时,还会予以民生重创,天下很有可能出现动荡。

毕竟,现在这个是,不管是权贵人家,还是普通百姓,有不少人的手里都握着大明宝钞,若是宝钞变成了废纸,仅仅是这么想想,冷晓磊都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一念及此,冷晓磊是一阵心虚,暗流冷汗,有一些吃力的说道:“可是,皇,如今之时,面对这么多、这么大的开销,朝廷确实需要大量的银钱,填补这些窟窿。否则的话,您的那些想法,很难付诸实施,为之实现。”

闻听此言,崇祯并未回应,而是沉默了下来,露出思索之色,不无赞同地轻轻点了一下头,整个人也已经恢复了正常,没有了刚刚的那种紧张,由于冷晓磊提出加印大明宝钞的事情。

“嗯小磊,有一点你说得不错,加印宝钞,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缓解朝廷的财政问题,推动朕的那些想法,也不是未尝不可以”

“可是,皇,你不是说”

忽然间,面对崇祯没来由的说出这番话,冷晓磊本能地提出了质疑,心更是不解,刚刚还不同意,反应还很激烈的样子,现在怎么又改变主意了呢

这变得也太快了吧

然而,冷晓磊的这种心思还未持续多久,被崇祯紧接着的话语给打断了。

“小磊,你想多了,朕所讲的加印宝钞,和你说的不同,而是xiànzhi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大概预判朝廷的财政收入之后,根据这一基本点,从而提前印制一定数量的宝钞,流通于天下,便于百姓缴纳赋税,这与胡乱印制宝钞,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如此一来的话,不仅不会影响宝钞的价值,还会提高它的流通性,可以方便民众及时地换取或者得到宝钞,用于缴纳赋税,商人用来交易。”

“可是,皇,如今之时,天灾不断,百姓本受灾严重,收成锐减,能够缴的税银本很少,因此,能够用到的宝钞,相应地也不会太多。”

“而且,在河南与陕西的不少地方,尤其是那些重灾区,予以了一定的赋税减少,还要投入大笔的钱粮,予以赈灾,朝廷很难从这些地方得到多少收入。”

“还有是,江南的那些士绅的赋税,还未征收来,迟迟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章法,恐怕今年,朝廷也很难从他们身增加财政收入。”

第四百四十一章更深层次用意

渐渐地,冷晓磊进入了某种状态,思维活跃无比,发挥的很是不错,再无刚刚的顾忌,侃侃而谈的过程,开始变得越来越自信了起来,如此这般,赢得了崇祯的暗自赞叹。

这个时候,崇祯的神色已经恢复了正常,还是那么的平静,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显得是那么的含蓄,不时地轻轻点头,以示赞许之意,看似是在表达认同,实则却是变相的一种鼓励。

崇祯的一连串表现,那看似赞同的鼓励微笑,给了冷晓磊一种错觉,以为崇祯被他的这番滔滔不绝打动了,因此改变了主意,想到这里,就不禁高兴了起来。

然而,冷晓磊暗自还未高兴太久,就被崇祯的一句话给浇灭了。

“小磊,仅就看待问题的视角,你的视野还是有一些过于狭隘,太过片面了,缺少一种总揽全局的那种大局观,往往只能看到局部问题,事情的表面,却未察觉到大的发展趋势。”

习惯使然,冷晓磊立即收敛起了所有的心思,没有辩驳,没有解释,只有一副恭敬之态,摆出一副等待教导的架势,就像课堂上的小学生一般,那副乖巧模样,与刚刚的那番滔滔不绝,纵论天下时事,品评大明诸多问题,显得是那么的违和,就好像换了一个人。

“当然,你说得那些都不错,确实是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若是以目前的朝廷财力,国库里面的财力,即便是有两王的财产充实,也不能同时进行这么多的问题。”

尽管是摆出一副听受谆谆教诲的样子,但冷晓磊还是格外在意自己刚刚的那番言论,是否能够从崇祯那里获得认可,因此,一听到这番话,心里的小火苗顿时燃了起来,眸子里迸发出希冀的神采,但随着崇祯接下来的话语一转折,再次起伏不定了起来。

“可是,在这诸多问题之中,你却忽略了一点,随着唐王和福王的封地相继回归到百姓手里,随着他们手里的盐税、茶税等税收收归到朝廷,今年下半年,朝廷的财政收入将会激增。”

“朕所讲的财政收入,不仅仅是收回两王手里的那些税收,还有得到那些藩地的百姓,他们缴纳的赋税,以往之时,两王也是偷税漏税严重,如此一增一减之下,收取上来的税银自然非常可观。”

“而且,建奴的那两座祖陵,其中的陪葬品,也攫取的差不多了,正在往京城押运,料想再过不久,就到京城了,若是能够将其全部变现为银子,又是一笔不菲的财政收入。”

冷晓磊听得很认真,心中更是为之恍然,这才想起了崇祯的土地改革,相比于大明的疆域,实行的地方虽小,却也不止河南一地,还有北直隶,陕西和山西的部分地区。

何况,不同于税赋,不管是什么时候,哪个朝代,盐、茶、丝绸等,都是最为挣钱的买卖,尤其是盐一项,可谓是一本万利,乃是人的日常所需,缺之不得。

显然,掌握在福王手中的那些税收,收回之后,朝廷的财政收入当然会大幅度增加。

这个时候,随着脑海里浮现出这些念头之时,冷晓磊想到了更多,崇祯在这将近两年的种种作为。

经过皇上的各种手段,软硬兼施,还有卢象升的从旁配合,在这北直隶,以往那些权贵巧立名目而吞并的土地,不仅全部都被收了回来,还将那些皇亲贵族的固有田地,生生给弄下了一半有余。

仅仅是这些田地,那些为之受益的百姓,所缴纳上来的税银,至少是以前朝廷收入三四成,六十万两到八十万两。

何况,今年查抄山西八大奸商之时,得到的不仅是有大量的钱财,囤积的大量粮食,还有他们的田地,分给士兵的家人,以作饷银,但还是要向朝廷交税,又是一笔从未有过的收入。

而且,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举措,皇室宗亲的禄米削减一半,对于近百万皇室宗亲,节省而出的钱粮,也是不难想象的,极大地缓解了朝廷的负担。

这一刻,想到这些信息的时候,冷晓磊只觉得自己的脑袋都不够用了,根本无法计算出,这么多的赋税和商税加在一起,还有节省的那些钱粮,朝廷的财政收入,将会增加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