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达人秀 > 分节阅读 182

分节阅读 182(1/2)

目录

过程中,莫说是咱们祖家,就算是其他的辽东军,立下的军功,也是寥寥,无足轻重,一旦朝廷论功行赏下来,恐怕捞不到多少好处。”

一字字,一句句,都在牵动着众人那颗敏感的心,祖大乐说出了他们的心中不满,使得大帐里的气氛愈发的凝重,愈发的诡异起来。

这个时候,以骁勇著称的祖大弼站了出来,那满脸的络腮胡子几乎是根根倒竖,更是虎目圆睁,伴随着一声冷笑,随着一阵呼和呐喊之语,将他鲁莽粗犷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印证了他的绰号所代表的意义,人送“祖二疯子”。

“哼既然这样,姓孙的那老小子,可以打压咱们祖家,将大的功劳都给那些青瓜蛋子,什么新军,那咱们何必还傻了吧唧的听从他的号令”

“就算不会临阵倒戈,就算不会离开,但也不能便宜了孙承宗那小老儿,更不能让那些生瓜蛋子占尽了便宜,不然的话,根本就出不了心里的那股恶气。”

“大哥,咱们就在这里按兵不动,看看孙承宗能拿咱们怎么办”

刹那间,大帐里变得更加寂静起来,所有的目光再次集中到了祖大寿的身上,而后者的神色却是凝重不已,眉头紧皱在一起,随即扫视过众人,幽幽地反问道:“暂且问你们,就算是这么做了,或许会给孙承宗带来一些困扰,一泄咱们胸中的怒意,那种憋屈之感,又能给咱们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好处呢”

似乎从未想过能够从别人那里得到答案,祖大寿的神色变得黯然的同时,心里更是长叹一声,进而沉声地继续说道:“就算撇开能否带来好处不讲,单单是这样做的后果,给孙承宗带来的困扰,可谓是寥寥。”

“毕竟,并不是只有咱们祖家在沈阳城的西面,还有其他的军队存在,就算咱们不做,还有其他人会继续执行命令,照样会策应曹文诏等人的行动。”

祖大寿的这番话,就好像迎面给众人泼了一盆冷水,被打击了一番,尽管十分不愿意承认,尽管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现实,随着那么多的军队进入辽东,战斗力都是不凡,他们祖家的地位正在悄然跌落,一日不如一日。

“大哥,难道就这样算了吗”

祖大乐忍不住地反问了一句,但转念一想,以今时今日的情形,这个问题问得有一些愚蠢了,进而补充道:“大哥,就算执行孙承宗的命令,不作出过激举动,可是,祖家的那些年轻一辈,却是非常需要军功,以便更进一步。”

“若是再这样下去,再不想想办法,让年轻一辈拥有更多的立功机会,恐怕咱们祖家的处境将会倍加艰难,将来的情况将会越来越不妙。”

“毕竟,你我兄弟几人身为武将,已经是身居要职,不是总兵、副总兵,就是参将之类的军阶,很难再进一步。就算获得了军功,也只是得到一些虚名,得到左都督等之类的虚衔,并没有实质性的好处。”

“那些年轻一辈就不一样了,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每前进一步,每上升一个军阶,那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可以拥有更多的军权,可以统领更多的军队。”

祖大寿听得频频点头,神色显得很是认真,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等到对方说完之后,随着他抛出一个提议,众人都是闻之一喜。

“嗯如今看来,孙大人,不,确切的来说,应该是朝廷,想要刻意打压辽东将领,因此,要想祖家的年轻一辈能够长足发展,能够立更多的军功,就不能和咱们在一起,只能让他们去吴三桂外甥儿的帐下,试试看”

2

第三百八十八章收复辽东失地七十二

,最快更新明末达人秀

听着祖大寿的徐徐讲述,众人的心中都是一动,眸子里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越来越明亮,脸上更是流露出淡淡的希冀之色,隐隐有一些期待起来。

有着姻亲的关系,吴三桂的母亲乃是祖家人,祖大寿的亲妹妹,就凭这一层关系,要想安排几个祖家的年轻之辈,到他的帐下,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何况,祖大寿曾经亲自调教过吴三桂这个亲外甥儿,教其骑马射箭等等,两人的关系还不错。

一时间,吴三桂虽然只是一个游击将军,相当于卫所军的一名千户,将祖家子弟送到他的帐下,最多也就只能安排一个百户的职位,位置虽低,却胜在立功的机会多多。

毕竟,之所以现在送出一些祖家年轻子弟,就是因为,缺少一个这样的立功机会,尤其是此时此刻,更是绝佳的机会,此战过后,数年之内,恐怕东北再难有如此规模的战争。

渐渐地,大帐里的气氛开始缓和了一些,变得有一些愉悦,不再那么的凝重而压抑,而又有一股不一样的气氛开始弥漫开来,那些老一辈的神情微松,眼角透着丝丝笑意,但那些年轻一辈却是一副老大不愿意的样子。

毕竟,跟着自己的父亲、叔父等人的身边,不仅军阶更高,提拔的也更快,难怪他们是那么的不乐意。

或许,这就是年长者与青年人的不同之处,前者的眼光更远,更加侧重于机会,而后者却是那么的急功近利,只看到了眼前得到的好处,却忽略了一个关键,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奠定在军中的地位,立功的机会,要比个人关系重要的太多太多。

尽管碍于视野的局限性,尽管心中有一些不情不愿,到吴三桂的手下当一个微末小将,但摄于祖大寿那凌厉的目光,只得点头答应了下来。

与此同时,沈阳城以东的方向,浑河西岸附近,一处水草旺盛的地方,袁可立统帅的大军宿营于此,每个人都是处于一种枕戈待旦的状态,一旦号角响起,随时都能进行作战,拿起身侧的兵器。

真的可谓是,兵不离甲,马不离鞍,警惕至极。

帅帐之中,袁可立一脸肃穆的站在那里,凝视着众人,而在他对面的诸多将领,有一小半都是皇家军事学院的的学员,在辽东之战崛起的新军将领,比如去年的武科开试的武举人,王来聘,徐彦琦、翁英等人。

看着如此多的新鲜血液,那些新军将领散发着浓浓的战意昂扬之意,身材挺拔,英武不凡,单单是身上的那股气势,就要比太多的老将强的太多。

看到如此情景,袁可立就是轻轻点头,露出欣慰之色,暗叹大明中兴有望,这才缓缓开口,打破了平静。

“各位将军,一定要切记,也是皇上一再交代和嘱托的,此次辽东之战,重在收复失地,将鞑子赶出辽东,尽可能地斩杀鞑子,却不是一定要将其全歼。”

“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想必你们也已经明白了皇上的良苦用心,理解皇上的用意所在,皇上当然希望,借助此战,能够一举将鞑子全歼,将建奴灭国,甚至于灭族。”

“然而,先不说野猪皮已经逃回了建州老巢,单单是这样做的代价,都是难以想象的,鱼死网破之下,我军的伤亡将会大幅度增加,闹到最后,很有可能会是一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而这,绝不是皇上想看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