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达人秀 > 分节阅读 138

分节阅读 138(2/2)

目录

当然,徐光启的心中,更多的还是高兴不已,皇上的看重,木鸟成为科学院的研究课题之一,侄儿可以因此申请相应的科研经费,不管怎么说,都是好事儿。

不过,忽然间,似乎想到了什么,徐光启的神色有一些不自然起来,甚至于显得复杂无比,不禁想起了天启皇帝,对于木匠活格外钟情,几乎到了废寝忘食、不理朝政的地步。

玩物丧志,帝王如此,危害将会更加的厉害和严重。

恍惚之间,徐光启有一种错觉,心中暗想:“皇上不会也是如此吧”

很显然,徐光启多心了,随着听到崇祯后面的话语,顿时安心了不少。

“还有,徐爱卿,你们皇家科学院,要尽快懂清蒸汽机的原理,将其吃透,并能够予以一定程度的改善与加强,争取尽快地提高蒸汽机的性能,能够造福于百姓,使其对大明有更大的用处。”

“比如,在开采矿藏、冶炼、运输等等方面,以蒸汽机为起点,发明和创造更多的机械,代替人类,干这些繁重而又危险的苦活儿、累活儿和脏活儿。”

说话之间,不等徐光启做出回应,崇祯又从怀里掏出的一个图纸,上面的图案非常的简单,就是一个斜梯,一端就是由蒸汽机的输出力端牵引,另一端是一个具有四个轮子的木箱子。

“徐爱卿,你看,这是根据蒸汽机的性能,朕设计的一个简易机械装置,通过蒸汽机的牵引力,可以进行短距离的运输,比如,开采的矿石,可以直接用这个木箱,通过蒸汽机的牵引,将矿石拉到矿洞外。”

“还有,比如清理河道淤泥之时,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这样的话,就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还能更加有效、更加快速的清理河道,自然而然地,也就可以节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

这个时候,王微走了过来,恭敬地向崇祯略施一礼,得到回应之后,进而上前一步,看着图纸上的内容,不禁眼前一亮,忍不住地插话道:“皇上,这图上的轨道设计,与秦朝时的驰道很像啊。有所不同的是,这个驰道的牵引力是蒸汽机,而非马匹,驰道的长度也有限”

听着王微的徐徐讲述,忍不住心念一动,崇祯脑海里关于贾亦韬的记忆浮现,曾经有那么一项研究,确切的来说,是一项考古发现,在河南南阳的伏牛山上,发现了一条长达三公里的木质轨道,经过研究,正是秦国时的驰道,昼夜疾驰之下,可行七百公里。

而且,不管是厚筑路基,还是基上铺枕木,亦或是枕木上加轨道,以及车在轨道上疾驰,都和现代铁路的铺设原理无异。

因此,在中国的考古与历史研究界,就有那么一个声音,早期的火车发明,很有可能就是借鉴了秦朝时的“驰道”。

第二百九十四章忧心忡忡的徐光启

换而言之,中国古代的“驰道”,就是最为原始的火车,只是后世将动力由马匹换为了蒸汽机,才会有现今社会的火车。

毕竟,这种说法不是没有一定的根据,在明朝末年的时候,中西方交流处于一个相对鼎盛的阶段,那些到达中国的洋人传教士,不仅将西方的诸多著作翻译为中文,带到大明朝,也很有可能将中国的一些名藉古典带到欧洲。

所以,作为最早出现火车的国家英国,同时,也是在地理大发现时期大肆进行海外殖民的众多西欧国家之一,英国人能够接触到关于“驰道”的相关信息,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思绪百转千回之间,这个时候,随着王微接下来的一翻话,崇祯不仅瞬间清醒了过来,更是心中一动,眸子里的光芒亮晶晶的。

“如果这个蒸汽机能够与这个箱子连在一起,而非是放在轨道的一端牵引,这个设计就完美了,就不只是仅仅应用于开采矿藏、清理河道淤泥等这样的短距离运输,可以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

别人或许不知道王微说得什么,又意味着什么,但崇祯却明白他的意思,这正是蒸汽火车的早期构思,蒸汽机作为车厢的车头,牵引着车厢在轨道上行使。

崇祯轻轻点头,淡淡一笑,并未有任何的言语回应,而是转而说道:“王微,相比于这个,朕对你的木质自行车更感兴趣,就是过于笨重,颠得太厉害,如果能够予以改进的话,也是一个不错的发明喔”

“呵呵让皇上见笑了”

王微傻傻一笑,客气了一句,进而又补充道:“那个木质的自行车,不过是微臣一时的心血来潮,瞎捣鼓出来的,上不了台面的。”

尽管这样说,但王微的神情举止之间,对于发明出自行车,还是有几分自鸣得意之色,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的谦虚。

很显然,自从陕西的那一番谈话之后,详细讲述天主教的背景,徐光启就好像霜打的妻妾,犹如受了气的小媳妇儿,面对崇祯之时,格外的谨小慎微,少了几分重新启用时的意气风发,至今还是心有余悸,不敢大声说话,总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

这个时候,崇祯刚想要说些什么,回应王微之言,锦衣卫指挥使洛养性却走了进来,来到近前,在崇祯的旁边,附耳小声说了些什么,王微与徐光启很是识趣地走开了,在不远处等待着。

渐渐地,崇祯的神色郑重了起来,然而,眉宇间却有几分喜意,等到洛养性说完之后,转而看向远处的徐光启,向其招了招手,示意其过来。

尽管走开了,自始至终,徐光启一直都在留意着这边,看到崇祯的动作,立马心领神会,快步走了过来,始终都保持着一副极其恭敬的姿态。

“徐爱卿,这里就交给你了,关于蒸汽机的事情,将其完善和改善,就是你们皇家科学院的第一要务,而蒸汽机的所有资料,朕都放在了蒸汽机的旁边,一定要好好保管。”

“是,皇上,微臣遵旨”

这个时候,崇祯刚要转身,就欲离去,似乎想到了什么,神色变得凝重无比,近乎于命令的嘱咐道:“哎,对了,徐爱卿,一定要切记,并且通知皇家科学院的所有人,关于蒸汽机的所有消息,一定要保密,乃是朝廷最大机密,如若是泄露出去,朕不仅要追究泄露消息之人的追责,还有你这个皇家科学院的负责人。”

“是,皇上,微臣明白”

回应之时,徐光启确确实实意识到蒸汽机的重要性,尤其是崇祯关于其用途的后面的讲述,有了更加深入的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