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4(2/2)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皇上那一连串的施政和用人,成效如何
很显然,虽然毕自严早就想到了崇祯会问财政的问题,却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问法,略微迟疑了一下,更像是在组织语言,沉吟了片刻之后,就缓缓地予以了回答,那副侃侃而谈的模样,显得很是自信。
“启禀皇上,由于徐大人在陕西推广了新的农作物,再加上诸多的水利工程,陕西的灾情明显有了一定的缓解,所需朝廷赈灾的粮银,相比天启年间,有了大幅度缩减,若无意外的话,只要继续坚持这种赈灾方式,最多两年,陕西的灾情就能够得到大治,不仅不用朝廷再赈济,还能向朝廷缴纳一定的税赋。”
毕自严话语一顿,就在这时,兵部尚书霍维华瞅准时机,上前一步,连忙插话道:“而且,皇上,由于朝廷在陕西兴修水利,进行许多的水利工程,用到了许多的劳力,由于参加之人,不仅享有朝廷的赈灾粮,还有少许的工钱,如此一来,极大稳定了陕西的民情,相应地,民乱也少了许多。”
崇祯听得频频点头,心里是那么的喜不自胜,油然而生一股踌躇满志的感觉,脸上的满意之色更是越来越炽盛,眸子里神采连连,霍维华刚一说完,退回去的时候,毕自严连忙接过了话题。
“皇上,至于河南,由于裁撤两王的原因,大量的土地返还于民,再加上河南巡抚丘兆麟的施政,坚持一鞭法,凡是以百姓的利益为主,单单是河南今年的盐税、粮税等税收,相比于往年,就已经翻番。”
“而北直隶的形势,由于还给百姓的土地要多得多,因此,朝廷在北直隶的粮税,增长了近五倍。”
“总结而言,相比于以往,朝廷的财政收入,不仅没有了亏空,还略有盈余,收入有五十万两。”
这一刻,大殿里一片寂静,却不是那种紧张的氛围,而是处处透着喜悦的气息。
五十万两虽少,却胜在没有财政赤字,户部不再是入不敷出,对于朝廷而言,众人已经记不得,有多少年出现过收支平衡,更谈不上还有盈余
不要忘了,在皇上的种种政策之中,有着一项重大的财政措施,无论官职大小,所有官员的俸禄都是翻倍,也就是说,户部的财政压力又大了几分。
不过,众人一想到另一件事情,也就释然了,相比于那件事情给户部带来的减压,百官的俸禄加倍,也就不算什么了。
所有皇室宗亲的待遇减半,勋贵亦是如此
撇开那些拥有爵位的勋贵不讲,单单是上百万皇室宗亲的待遇减半,就搬下了一直压在户部身上的一座大山,最大的一个负担,相比而言,因此节省出来的银子,官员增加的那些俸禄,反而不算什么了。
与周道登等人想的不同,崇祯高兴的却是另一件事情,大明王朝的财政紧张问题,关键症结所在,就是土地兼并过于严重,茶税、盐税等商业税,大部分都把持在藩王的手中。
崇祯高兴的关键所在,从陕西、河南与北直隶的土政策,再到收回福王的盐引税,事实证明,大明的财政之所以连年出现赤字,收入逐年递减,就是在于,土地兼并过于严重,朝廷财政来源的一些税收掌握在藩王手里。
随着这两个问题得到缓解,甚至是一定程度的解决,大明的财政问题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去年的略有盈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一念及此,崇祯的嘴角微微上扬,不自觉地,心里又打起了其他藩王的主意,毕竟,如今之手,纵观天下藩王,最有钱的就属蜀王朱至澍、鲁王朱寿镛和晋王朱求贵,三者不仅富得流油,还握有大量的税收,比如盐税、矿税、茶税等等。
尤其是蜀王朱至澍,单论财富而言,那可是能够与福王朱常洵比肩的存在,从某种程度而言,前者反而更甚之。
毕竟,蜀王朱至澍的藩地更具有优势,向来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
不仅盛产丝绸、茶叶等物,还有金银矿分布。
第二百六十四章凡事以稳为先
转瞬间,崇祯又压下了这个念头,强打着精神,看向众人的同时,以打发的口吻说道:“好了,今天就说到这吧,各位爱卿,你们先下去吧,朕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好好想一下。”
说话之时,崇祯深邃的眸子里闪过点点精芒,转瞬即逝。
“是,皇上,臣等告退”
周道登等人躬身回话的同时,深施一礼,缓缓退了出去,神态与行动显得异常的恭敬,就好像面对亲政多年的一代明君,让人捉摸不透的老帝王,拘束之中,倍加的谦卑,一点都不像面对新皇时应有的表现。
尤其对方还是一个十九岁的新皇
看着众人离去的身影,消失于大门口,崇祯的脸上浮现出深思之色,脑海里再次出现了那个念头,想要动动天下藩王,大明历代皇帝留下的丰厚“宝藏”。
“不可以”
崇祯呢喃了一句,重重地甩了甩脑袋,极为坚决地否定了这种想法,并且在心里暗暗警告和提醒自己。
现在还不是时候,前有裁撤唐王与福王,后有削减皇室宗亲一半待遇,两件事情叠加在一起,虽然有着放宽对藩王等限制的政策,但也是建立在他们放弃自己的爵位基础之上。
后者早就成为了惊弓之鸟,皇室宗亲之中,人心惶惶。
因此,凡此种种,就算那些事情都是师出有名,但是依旧改变不了一个事实,诸多皇室宗亲早就对自己有着非常深的成见,根基维稳之时,还未完全掌握大明军权之前,现在还不能进一步地触犯皇室宗亲的利益。
否则的话,难保他们不会暗地里勾结在一起,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
尽管有着十足的自信,即便是进行彻底性的削藩,收回所有皇室宗亲的特权,崇祯觉得,就算那些藩王与皇室宗亲勾结在一起,也闹不起什么幺蛾子,只凭锦衣卫和东厂这两个特务机构,就能将其全部拿下,摆平几乎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然而,如果真这样做的话,毫无疑问,天下将会出现一波大的动荡,由此将会衍生诸多的问题,不利于后面的计划,班军的事情也很有可能会因此被拖延,而被耽搁下来,这一切都是崇祯不想看到的,最起码是在短期之内。
稳,凡是以稳为先,在掌握军权之前。
一念及此,崇祯的神色愈发凝重起来,大脑开始飞速运转,转移心思,在班军到来前的两三个月,自己该做些什么
毕竟,在还未完全掌握军权之前,尤其是还未对京师有着绝对的控制力,崇祯不打算破坏朝廷的格局,确切的来讲,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