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3(2/2)
“可是可是大汗”
“放心吧,贵英恰,本汗既然这样说,肯定有相应的理由,有逼迫大明皇帝服软的把握。如果还不行,就多南下山西几次,掠夺一番,所获得的东西,可比那些市赏多多了。”
林丹汗再次打断了贵英恰的讲话,摆手的同时,更是说道:“大明皇帝的那些威胁之言,不过是在装腔作势,唬人而已,就算再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插手咱们的事情。”
林丹汗的话语再次一顿,转头西北的方向,喃喃自语道:“不过,话说回来,卜失兔等人虽然被咱们打得大败,元气大伤,永邵卜也不过是喀喇沁的残部。”
“但是,袄儿都司确实不同,还是生力军,三者汇聚在一起。还是不容小觑,不得不防,还是趁早解决的好,如果与建奴勾结在一起,事情可就非常不妙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林丹汗却忽然笑了,笑得是那么诡异。
“嘿嘿不过这样也好,来得正是时候,正好来一个一锅烩,一次性将所有的事情全都解决了,也就不用编出什么理由,吞并袄儿都司,将他手里的河套直接夺过来。”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弥补在辽东的损失,还有所收益,仅就领土面积而言,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没有明朝的疆土大,却可以与后金比肩。”
“尤其是土默川、河套与辽东不同,这里更加的富庶,不仅有许多的贡市,可以从汉人那里购买到更多的东西,最为关键的是,还盛产粮食,只要给本汗一段时日,不仅能够恢复往日雄风,实力还能更上一层楼。”
不得不说,林丹汗是打得一手的好算盘,从这些言语里,不难看出,他早就图谋土默川与河套等地,想要在土默川暂避风头,韬光养晦一段时间,不想再与后金发生正面的冲突。
与此同时,下方两侧的诸将也明白了,为何大汗对土默川势在必得,表现的那么急切为何非要进行西迁
不仅是因为这里察哈尔的故地,大汗祖先原来的地盘,也不仅是辽东的地盘尽失,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主要还是在于,土默川与河套所代表的利益与资源,能够让察哈尔快速恢复元气,又能远离辽东的那个是非之地。
第一百九十八章从中渔利
“诸将听令”
“末将在”
在林丹汗的一声呼喝,诸将本能地应答之时,容不得众人继续深想,林丹汗随即颁布了一系列的命令,大殿里的气氛,骤然变得极为紧张起来,诸将纷纷站起来,来到了场中央,面对着林丹汗。
“贵英恰,明天,你固守在归化城,其他人随本汗出征,进击卜失兔等人,到时候,他们一定会不敌,纷纷溃散,四处而逃。”
“所以,击溃他们的联盟之后,都令、色令、宰生、合把气喇嘛,你们负责追击袄儿都司,争取将其兵马斩杀大半,趁机占领河套地区,收服其他部族。”
“是,大汗,末将遵令”
“余下之人,随本汗西击卜失兔和永邵卜,就算不能将其歼灭,也要将其重创,赶出这土默川这一带。”
“是,大汗,末将遵令”
就在这个时候,每个人都是战意昂扬之际,纷纷回应林丹汗,贵英恰却是一副忧虑地模样,一颗心始终放不下了,任凭林丹汗千般言语,如何的巧舌如簧,他都不是很相信,崇祯只是在放狠话,只是在唬人,驻扎在大同府的英国公张维贤会按兵不动。
在京城的那段时间里,他可是对这位英国公做过一番调查,有过一定的了解,别看英国公近几代都是担任着拱卫京师的重责,但历代的英国公都是强硬派,不失军人的血性。
若是放在地方,镇守边疆,贵英恰相信,英国公绝对可以与云南沐王府的黔国公比肩,丝毫都不差,如此赫赫人物,具有血性之人,贵英恰不相信,英国公会真得坐视不管,任由林丹汗吞并其他交好明朝的蒙古部落。
尤其是大同总兵换成了满桂,更是一个强硬的主战派,对于和蒙古骑兵交战,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更不可能坐视不理,任由林丹汗做大,威胁到明廷的北方边境。
这么两个人聚在一起,又有着强势的崇祯皇帝做后盾,鼎力支持,贵英恰实在想不出,会有什么事情能够阻止的了他们,不插手土默川正在发生了局势变化,权力更迭
辽东
小凌河上游的一片草原之上,皇太极和蒙古部落组建的联盟军,还驻扎在这个地方,
汗帐之中,皇太极踱着步,来来回回地走着,手里更是拿着一纸信封,不时地抽出里面的信纸,看上两眼,神色很是复杂无比,既有莫名的兴奋之色,又有着某种顾虑。
这个时候,范文程恭敬地站于一旁,看着皇太极犹豫不决的样子,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试探性的问道:“大汗,是不是哈喇慎汗、德格都卫征和额尔德尼卫征岱洪台吉台吉,蒙古王公爵位的一种差人来得信函”
皇太极没有回话,而是一脸郑重地来到范文程的身前,径直将手中的信纸递过来,淡淡地说道:“范先生,你先看看这些书信的内容,然后谈一谈你的看法,本汗该如何做如何给他们回信”
“是,大汗。”
范文程回了一句,连忙接过信函,迅速展读了起来,神色却是平静无比,片刻之后,语气极为肯定的回道:“大汗,以臣之见,现在不宜与他们立即结盟,还不是攻击林丹汗大后方,将其一举剪灭的时候。”
语气一顿,面露沉吟之色,范文程的语气变得缓和了许多,进而又补充道:“嗯即便是要结盟,就算是要驰援,也要稍等一段时间,方是大汗出击的最佳时机。”
“喔范先生,你这样说得依据是什么”皇太极已经停了下来,心中一动,来了兴致,直直地看着范文程,等待对方的回答,刚刚的那些焦虑已经变淡了许多。
“启禀大汗,微臣之所这样说,依据有二,其一,如果这些痛快地答应,蒙古人一有事情请求,向大汗求援,大汗就予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