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达人秀 > 分节阅读 74

分节阅读 74(2/2)

目录

崇祯虽然是在问,却没有丝毫担心的意思,隐隐还好像很赞同张维贤的说法,后者是一个多么狡猾之人,心思玲珑,当即心领神会,说话更加的有底气。

“皇上,林丹汗和黄猪皮一样,都是极具有野心之人,察哈尔右翼的那一大片土地,根本满足不了他的贪婪。”

“何况,从以往的事情来看,林丹汗并不是一个讲究信义之人,所谓的盟约,在他的眼里,根本就分文不值,随时都有可能背弃,将其撕毁。”

“一旦让他在察哈尔右翼的那片土地上站稳脚跟,趁势做大,陕西、山西和宣府的边境地区,等同于彻底暴露在林丹汗的铁蹄之下。如若辽东有一个风吹草动,亦或是其他地方发生战事,使得朝廷的大军抽不开身,被牵制住,他很有可能入侵陕西和山西等边境地区。”

“最为关键的是,由于多年没有战事,陕西、山西和宣府的边防极为薄弱,年久失修,很难抵挡得住蒙古铁骑,几乎无法御敌。”

“不错,朕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

崇祯赞叹了一句,听得频频点头,脸上的平静之色早已消失不见,却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凝重,心里更是想到了许多,穿越前的记忆随之浮现,关于林丹汗占据察哈尔右翼之后的所作所为。

正如张维贤所言,林丹汗毫无信义可言,随着明廷陷入农民起义军与建奴的战事之中,林丹汗曾经先后进犯关内,攻打陕西的宁夏和山西的大同府,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直至在崇祯五年,再次被黄猪皮打得打败,最后病死于青海大草原。

所以,在“崇祯”看来,历史上,袁崇焕的那番建议,朝廷保持着作壁上观态度,放任林丹汗攻打察哈尔右翼,进行西迁,什么所谓的让蛮夷内斗,根本就是短视之见。

后世证明,随着林丹汗占据察哈尔右翼,西迁成功,大明王朝又多了一个新的战场,北面和西北的防线拉长,被牵制住更多的大军。

如果让林丹汗待在辽东,无法西迁,还能老老实实地与大明合作,结成同盟,一同对付后金。

崇祯的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转瞬又恢复了正常,一脸的平静之色,并未予以张维贤肯定的答复,又将手里的奏折递了过去,转而说道:“英国公,你再看看这个”

很显然,奏折的内容非常简洁,几个呼吸的时间,张维贤就看完了,却又非常的不简单,因为他的神色变了几变,有一些不自然起来,最后更是被愤怒所取代。

“皇上,杨一鹏大人弹劾的好,如此责罚李守锜,简直太轻了,在臣看来,应该削其爵位,贬为庶民,身为京营总督,居然监守自盗,虚报兵额,贪污军饷,若不严处,不足以警戒后人。”

义愤填膺地说出这番话之时,张维贤偷偷打量着崇祯,留意着对方的神情变化,后者不仅没有暴怒,发脾气,反而是一副笑吟吟的模样,话语里却透着浓浓的感慨。

“哎同样是军功起家,世袭爵位,怎么就这么不同,相差甚远呢”

如此叹息的说话,配合着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张维贤怎么看,崇祯的神情都给他一种怪异之感,让他心里发毛,后续的话语更是如此,却又透着无厘头的味道。

“身为襄城伯,拥有着那么多的土地,每年的禄米那么多,李守锜已经是京城最顶层权贵的行列,怎么还会这么贪呢真不知道,究竟需要多少银子,才能满足他的贪婪,才是一个尽头”

听到这两个连连发问,张维贤心中就是一紧,知道自己的计划落空了,李守锜的下场绝不会太好,受到的处罚,远远不是削爵罢官那么简单。

从福王与唐王的下场,就可见一斑

此时,就在张维贤暗自叹息之际,崇祯的神情变得无比郑重起来,突然问道:“英国公,一直以来,你就像一根定海神针,都在京城驻守,你想不想到边境磨砺一番想不想担起宣大总督的重责”

第一百五十七章一个名额

“呃”

张维贤一阵愣神,嘴里发出呢喃之音,忽然间,张维贤的脑海里闪过一抹亮光,毫无征兆地联想到之前的谈话内容,明白了这句问话的弦外之音,皇上想要自己干什么

“皇上,你的意思是让微臣负责宣府一带的事务,对卜失兔的支援”

尽管心中早就有了答案,张维贤还是忍不住地问了这么一句,崇祯却是笑了笑,点头的同时,回应道:“不错,朕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之所以任命你为宣大总督,辖宣府、大同、山西三抚三诊,驻山西大同府的阳和卫,总督军务,兼粮饷,不仅是支援察哈尔右翼的蒙古各部,击退林丹汗,更是为了整顿那一带的边防,整饬军务。”

闻听此言,张维贤的内心就是沉重无比,仿佛肩上有千斤重担一般,但还是坚毅的回道:“是,皇上,微臣领旨,绝不会让林丹汗得逞,一定会加强山西和宣府一带的边防,整饬军备。”

说到这里,张维贤的话语一顿,面露踌躇之色,唯唯诺诺的刚想要说些什么,却被崇祯捷足先登了。

“呵呵英国公,朕虽然年轻,但也知道,不管是支援卜失兔,与林丹汗对战,打一场大仗,还是整饬军备,加强边防,都需要一大笔的粮饷,尽管放心,朕不会短你这些东西的。”

“为了方便你能够尽快、顺利的接手宣大总督的事务,便于在军中行事,在你离京之前,前往大同府赴任之时,朕将会划拨两百万的白银给你。”

“谢主隆恩”

闻听此言,张维贤的心里就是长松一口气,连忙回应了一句,那副踌躇而为难的模样,顿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喜色,如今之时,在大明王朝,最难得事情莫过于统帅。

因为,不管是哪一支军队,都或多或少的拖欠军饷,要是能够解决粮饷的事情,很容易就能够获得士兵的认可,具备树立威信的条件。

毕竟,官再大,话说的再好听、再漂亮,也不如来一点实际的,让那些士兵能够吃饱喝足,有军饷可拿。

所以,听到崇祯一下子就给了两百万两白银,张维贤的心里非常的有底气。

这时,似乎想到了什么,崇祯突然问道:“对了,英国公,皇家军事学院就要落成了,武科开试之后,就会开学,你有没有兴趣,让张之极进入其中”

在这京城之内,关于皇家军事学院的事情,各种流言蜚语满天飞,传得神乎其神,作为执掌中军总督府之人,张维贤还是知道一些内幕,了解到一些相关消息,相比于那些文官重臣,他的嗅觉更加的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