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达人秀 > 分节阅读 29

分节阅读 29(2/2)

目录

想起这些事情,懿安皇后张氏就不禁流露出鄙夷之色,嘲讽的笑容愈发浓郁,对客氏很是不屑,如此低劣的手段也好意思拿到台面之上,父亲被魏党陷害,罢官夺职;儿子被客氏残忍的杀害。

此仇此恨,不共戴天,只要是稍有一点的脑子之人,也知道该怎么做

张嫣看了看金碧辉煌的乾清宫,面有失落之色,更多的是心灰意冷,没有再过多的停留,在宫女与太监的簇拥之下,缓缓向坤宁宫而去。

哐当哐当声

坤宁宫,在一阵阵杂乱的纺车碰撞声之中,一个清脆的话语显得格外的突兀。

“小秦子,就给本宫老老实实地跪在那里,这些日子以来,本宫教你识字,你倒可好,这还没过几天,就全给忘记了。十一岁的年纪,正是读书识字的好时候,真是枉费了本宫的一片好心。”

皇后周氏气呼呼地踱着步,整个人显得焦躁而易怒,不断地绕着一个跪在地上的小太监转圈,轻移莲步,缓缓而行,娇容上却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时不时地来两句,训斥小太监一通。

年仅十一岁的小太监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小脸有一些惨白,埋着一颗小脑袋,在皇后周氏的训斥之下,害怕不已,身体抖得就像筛糠一般。

“哈哈先生,小秦子虽是太监,却也不过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不如先生看在我的面子上,请求先生宽恕他一回,如何”

伴随着一阵爽朗的大笑声之中,崇祯皇帝阔步走了进来,也正是贾亦韬,说话之间,面脸的打趣之色,皇后也只是喊出一个字“你”,当即就反应了过来。

看到皇上的心情不错,联想到往日的夫妻情分,周氏也没有矫揉造作的行使君臣之礼,佯装嗔怒之色,却是在跟着调笑道:“这是如何使得岂不是坏了学规”

这个时候,只要是稍有眼色之人,都知道皇上与皇后在调笑,互相打趣,上来了一个年纪偏大的老太监,走到小太监小秦子的身旁,提醒道:“还不快谢主隆恩”

能够服侍一国之母,年龄虽小,但也是一个小机灵鬼,经老太监这么一提醒,顿时就反应了过来,连忙跪谢:“小秦子,谢皇上、皇后娘娘恩典”

皇后周氏没有过多的表示,只是摆了摆手,示意小太监可以起来了,站到一边,不要挡了圣驾。

“皇后,既然怀有身孕,就不要操劳了,还是好好休息,保重身体要紧。”

崇祯上前一步,很是自然地拦住了周氏的细腰,另一只手连连点指着远处的二十四具纺车,以及正在做女红纺纱的宫娥,进而徐徐说道:“以后就不要做这些粗活了,也不要再顿顿粗茶淡饭,多穿一些好衣服,不管是皇后的身份,还是怀有身孕,你都不应该做这些事情了。”

这一刻,周氏略带忸怩之态,只觉得心里暖暖的,耳根子有一些发烫,自从成亲以来,眼前的这个男人还未当众与自己如此亲昵,更不用说一些体己的话语了。

幸福就像汩汩而流的涓涓细流,滋润着周氏的心房,使得她的一颗心砰砰直跳起来,从未有过的情动。

第六十一章敞开心扉

“皇后啊,如果你实在感觉寂寞难耐,感觉无聊,可以多到御花园里走走,散散步,如若不行,可以去国丈府看看,探探亲。”

周氏有一些发呆,一副难以相信的样子,任由崇祯挽着自己的细腰,愣愣的看着对方,贾亦韬却是摆了摆手,示意所有人都退下去,等到所有的宫女太监离开之后,这才再次开口。

“皇后,你也知道,朕上次之所以动怒,并不是生你的气,而是国丈做得实在太过了,委实有一些贪得无厌,不管是皇家拍卖行,还是皇家珠宝首饰行,亦或是皇家赌楼,都是朕筹措军饷和赈灾银子的途径。”

“国丈可倒好,一看到这三个店铺赚钱,立马就生出了贪婪之意,不仅依仗个人的身份,故意打压拍卖行,还想将这个生意据为己有,你说朕能不生气吗”

说开了,所有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就能解开双方的心结,周氏乐得如此,自己的丈夫能够开诚布公的说这些。

“皇上,无需多言,臣妾能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也知道您的好意,借助小小惩戒妾身一事,提醒一下我父亲他们,凡事莫要做得太过了。”

“而且,臣妾知道国丈的秉性,惜财如命,如若不敲打一番,不予以适当的警告,将来只会越来越过分,还不如现在就绝掉我父亲的这个念头,妄想以皇亲国戚的身份横征暴敛,掘取一些不义之财,这样反而是为了他们好。”

“果然是朕的好妻子,深得朕心”

崇祯夸赞了一句的同时,更是将周氏揽入了怀中。

光天化日之下,虽然四周无人,但从未感受过如此亲昵的举动,腾的一下子,周氏的满面绯红,愈发的娇羞,这才有一个十七岁女子的应有的表现,显得不再那么老成。

不久之后,似乎适应不了崇祯这样过于亲昵的举动,周氏的身体酥酥的,轻轻推开了贾亦韬,好像想到了什么,神色变得忧心忡忡起来,提醒道:“皇上,臣妾虽然被禁足于坤宁宫,但也听到了宫外的一些消息。”

“怎么了,皇后”崇祯挑了挑眉毛,转瞬又恢复了正常,淡淡地问道。

“皇上,臣妾担心,一下子罢免或者问罪那么多的官员,将会动摇国家的根基。”

周氏试探性的缓缓说了这么一句,始终留意着崇祯的神情变化,见对方并未有责怪和阻止的意思,这才继续说道:“如今之时,经过前朝魏忠贤的祸乱,天下早已弊病重重,有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短期之内,如果清理这么多的官员,暂且不说影响朝廷的稳定,仅就西北的大旱而言,就急需大量的人手赈灾,处理诸多问题。如果这个时候处理那么多朝之重臣,恐怕西北的赈灾会被无限期的延迟,一旦拖延的久了,将会出现更大的乱子。”

“而且,陕西连年大旱,那里的百姓早已是困顿到极点,如若朝廷再不予以安抚,减轻赋税的同时,赈济口粮,将会出现大规模的民乱。毕竟,兔子逼急了还咬人呢何况是成千上万的老百姓”

贾亦韬已经收起了那副调笑而暧昧的神色,听得很是认真,时不时地连连点头,一只手婆娑着周氏的肩膀,思绪却早已是百转千回,想到了许多。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如果能够听得进去皇后的劝说,以民为重,而不是对起义军一味地强势,采取镇压手段,再辅以减轻赋税,恐怕天下的民乱也不会这么厉害。

最起码也能维持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崇祯时期的大明王朝就像陷入了怪圈之中一般,起义军越剿越多,摊派的赋税与军饷越重,致使越多的百姓起来反抗,再加上各种天灾的接踵而来,使得柔顺而懦弱的百姓露出了獠牙。

怪圈,不仅仅是在镇压起义军与抵御后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