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达人秀 > 分节阅读 6

分节阅读 6(2/2)

目录

这一刻,曹化淳只觉得自己的脑袋有一些不够用,无法接受贾亦韬的改革,虽然很想大吼般的拒绝,但奈何不过是一个奴才,只能强压着心里的那股躁动,耐着性子的说道:“皇上,这样做的话,是不是有一些不和礼法,有失皇家和朝廷的体面啊毕竟,自古以来,这些都是皇家独享之物,特有的标准,岂容他人沾染”

“不不化淳,做人不要这么狭隘嘛”

贾亦韬连连的摆手,脸上堆满了笑意,更是说道:“换个角度来看,朕这是与民同乐,让百姓们了解到帝王家的生活,这有何不可”

“可是可是”

曹化淳不甘地还想再争取一下,却又被贾亦韬给打断了。

“平常之时,这些衙门都是处于闲置状态,无事可做,经朕这么一整改,他们就不再无事可做,还可以挣一些银子,以作离宫之后的生活之资。而且,如此一来,还能最大化的发挥他们的才能,提高他们的手艺,也能为朝廷省一笔开销,有何不可”

看着贾亦韬一脸坚持的模样,谁也改变不了,曹化淳放弃了,却转而说道:“皇上,即便是要精简这些衙门,予以改进,但这毕竟是宫里的衙门,将其交给外臣管理,是不是有一些不合适啊”

贾亦韬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嘲讽之意,转瞬就恢复了正常,随即回应道:“化淳啊,这没什么合适不合适的,之所以这样做,朕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宦官不可以轻易出宫,还是交给外臣管理比较合适,方便。何况,巩永固乃是朕的妹夫,皇亲国戚,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与此同时,贾亦韬心中在暗想,如果不是朕的基础还不够牢靠,还没有完全掌控军权,哪还会和你一个宦官在这里啰里啰嗦

哼之所以这么反对,无非是没有分到改革之后的最大利益,私心作祟,用得着说得那么冠冕堂皇吗

贾亦韬的心里鄙夷了一番,似乎察觉到了皇上的不高兴,带给自己一起全力和荣耀的给予者,曹化淳心里一惊,连忙做出了补救措施,提醒道:“皇上,奴才这里没有问题,就怕那些大臣们会反对,出言阻止”

求收藏求推荐,拜谢了

第十二章崇祯时期的最大威胁

日落日出,朝廷之上

贾亦韬意兴阑珊的坐在龙椅之上,任凭下方的百官争执不休,吵得不可开交,贾亦韬稳坐钓鱼台,不动如山的坐在那里,仿佛这一切都和他无关一般,百无聊赖之际,不时地拿起身前两侧的奏折,翻了翻。

“启禀皇上,微臣要弹劾内阁首辅施凤来,此人乃是魏忠贤的余党,还有内阁之臣,黄立极、张瑞图和李国普三人。,在前朝之时,他们主持内阁之际,无所作为,任由崔呈秀胡作非为,祸乱朝政,置之不理。”

监生胡焕猷刚刚抛出这一番言论,不啻于引爆一颗重磅炸弹,立即遭到了许多官员的攻击,予以反驳。

“哼臭小儿,好大的口气,不过是一名微末的监生,也敢弹劾内阁四大臣,真是自不量力,好胆。”

“无知小儿,你这是以偏概全,罔顾事实,谁人不知,前朝之时,魏党势大,内有魏忠贤一干阉人虎视眈眈,外有崔呈秀与徐显纯、李实等党羽权倾朝野,在那个时候,谁敢忤逆魏忠贤的意思,做出头的椽子”

“就是,四位大人不过是委身求全,等待时机,予以致命的一击,皇上即位之时,四位大人可是极力支持的。还有铲除魏党之时,四位大人也是出了很大的力。”

随着许多官员的群情激愤,一起攻击胡焕猷,有那么一小撮的官员虽然是沉默不语,但心里却是在暗自腹诽,说的倒是好听,一口一个铲除魏党,一句一个拥立皇上之功,你们这些人都是魏党,说出这番言辞,也不觉得害臊,羞得慌

此时此刻,贾亦韬好像沦为了一个局外人一般,暗自的高兴,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关于二十四衙门的改革,自己只是提了那么一嘴,居然没有一个人出来反对,真是让人意外。

看着争执的场面,贾亦韬虽然面无表情,却是在暗自冷笑,脑海里更是浮现出一连串的念头,不断地提醒贾亦韬,以便看清眼前的本质。

魏党余孽依旧势大,东林党也是包藏祸心,现在还不是彻底清除魏党余孽的时候,魏忠贤有五虎、五彪、十狗、四十孙,随着魏忠贤的自杀而死,后两者已经不足为虑,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现在最重要的是,铲除五虎和五彪,属他们的威胁性最大,对朝廷的危害最大,五虎五彪不除,臣心、民心难平,江山社稷难稳,但也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只会逼得他们狗急跳墙,适得其反。

而且,五虎之中的崔呈秀已死,五彪已除其四,刚刚将徐显纯、杨寰、孙云鹤、崔应元投入大狱之中,交给刑部,至于其他人,就先暂缓一段时间,稳住魏党,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动其他人。

否则,一旦逼得过紧,人人自危之下,魏忠贤的那些朋党将会全体暴动,后果将是沉重的,谁也无法承受。

贾亦韬暗暗点头的同时,也明白,这个声音乃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残存的一丝意识,在提醒着自己。

这一刻,贾亦韬有一丝明悟,眼前这热烈的场景,看似是魏党与监生的彼此攻伐,实则却是魏党与东林党的暗中交锋,再一次较量,很显然,后者还处于非常弱势的处境。

至于“三饷”与“二十四衙门的改革”,这些官员反应的之所以没有那么强烈,一是两党争斗激烈的原因,二是两党都想向自己这位皇帝表忠心,以此表忠心,从而好博出位。

何况,改革的是宦官机构,与他们自身的利益并没有冲突。

根据脑海里那个声音的提醒与点拨,虽然看清了目前的局势,但贾亦韬却是高兴不起来,不禁心中暗道:“难怪有一些历史学家秉持这样的观点,崇祯之时,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于辽东的后金,也是小冰河时期的各种天灾,四处暴动的农民起义也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主要还是来源于朝堂之上的党政”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贾亦韬深深地认同了这个观点,这些朝廷重臣早已无心于天下黎民百姓的疾苦,更加对辽东的后金威胁漠不关心,而是痴迷于党争,玩弄权势。

至于黎民疾苦,后金威胁,不过是他们攻击对手的一种策略而已,并未真心想要解决问题。

一念及此,贾亦韬的心情愈发的沉重,不禁想起了一句话,重病须用猛药,而大明王朝就是已经病入膏肓,必须来一副虎狼之药,方可实现中兴。

暗暗点头,想到小冰河的即将大规模爆发,还有后金的威胁,贾亦韬愈发坚定自己的信念,感觉局势的紧迫性,必须尽快掌控军队

至于两党之争,那就让他们使劲地斗去吧,自己坐山观虎斗,好坐收渔翁之力,只需在适当的时候出手,使得两者的势力趋于平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