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11(2/2)
同时,韩孔雀还发现了一枚黄色琉璃瓦当,据此,韩孔雀推测,这个瓷窑应是当年西夏国宫廷用瓷,和宫廷建筑用瓷构件的烧造窑口,而蒙古人是把人家的宫廷御用窑口整体搬迁进了这里。
这个发现可把韩孔雀高兴坏了,要知道宋代是中国瓷器生产的繁荣时期,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争奇斗妍,八大窑系遍布全国,后人对宋瓷的研究硕果累累。
但一直以来,人们对地处祖国西北的磁窑堡,西夏古瓷窑址和西夏制瓷工艺知之甚少,以至于1980年前后编写大型巨著中国陶瓷史时,苦于没有可靠资料,未能将西夏瓷写入其中,留下一个莫大的遗憾。
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宁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对西夏陵区进行发掘;八十年代,又对灵武磁窑堡进行了发掘,两次发掘才出土了大量西夏瓷器。
西夏陶瓷研究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先前没有多少西夏瓷器供人研究,所以进展缓慢。
不过,所有考古学家都认为,如果要想有所发现,肯定要在蒙古人占据的地方寻找,因为最后西夏就是被蒙古人灭绝的,他们最后的财富,全都落入了蒙古人的手中。
这一观点在五十年代被证实,1956年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敏盖乡,发现两件黑釉剔刻花瓶,最初被定为元代,后又归入宋代。
这两件经瓶为非发掘品,没有地层关系和可靠年代的实物佐证,但最后认为“可能与西夏有关”。
如果这个是可能的话,那么在1982、1986年,内蒙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发现多处窖藏,再次出土一批西夏瓷,这次就比较肯定了。
所以,当时就有人猜测,当年蒙古人从西夏掠夺的文物,不止是这么一点,应该还有更多的文物被藏了起来,而最大的可能就是历代蒙古帝王的陵墓,其中成吉思汗陵又是最有可能出现西夏文物的地方。
现在这一观点算是被韩孔雀证实了,但是他却不能广而告之。
发现宝贝,研究宝贝,是韩孔雀的爱好,现在没事,韩孔雀也不介意多研究一下这次宝贝。
玉壶春瓶、碗、罐、人头像,一件件的过手,这些瓷器,只有上面带有铭文的,韩孔雀才会仔细研究,如果没有什么特点,韩孔雀就立即收起来。
也许这批瓷器是出自西夏王宫,所以带有铭文的还有不少,比如一件黑釉小口瓶,本来韩孔雀没有重视,但是拿在手里,韩孔雀就摸到了上面的铭文,仔细查看,韩孔雀发现这件小口瓶的腹部刻有西夏文。
就连这么一件小型瓷器上面,都有着西夏文,那么其他瓷器,韩孔雀就不得不更加重视了,所以他很快就发现了不少带有铭文的瓷器。
韩孔雀发现,瓶子、罐子和小碗上面,往往都有西夏文。
有了这个发现,韩孔雀再次清理了一边他发现的小碗,果然,这里面还真有不少带有铭文。
韩孔雀还真没有想到,西夏人居然有在小碗、小口瓶上面刻录铭文的习惯,要不是无意之中在那件小口瓶上发现了铭文,韩孔雀还真会错过不少带有铭文的小碗。
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精美酒器
单单从这部分西夏文上面,就可以说这批西夏古瓷是西夏王国的瑰宝,也是我国历史上党项民族的历史见证,除去自身所包含的审美艺术价值外,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后人解读西夏王国的金钥匙。
西夏瓷受磁州窑、耀州窑和山西各瓷窑先进工艺的影响,加之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南方先进制瓷工艺的介入,西夏瓷融南北文化之精华逐步成为陶瓷界的一朵奇葩。
目前,西夏瓷逐步得到世界的关注,特别是西夏白瓷和剔刻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艺术的珍品。
当然,除了这一批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文物之外,西夏的陶瓷艺术也是十分精湛的,特别是西夏的酒具。
西夏人喝酒已经是一种文化,所以不要以为酒器就是实用器,其实也是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的。
韩孔雀找到的瓷窑,有一座就是专门烧制酒具的,当然也有金银器作坊,也是专门制作酒具的,但相比金银器,韩孔雀更加重视西夏的瓷器。
西夏的酒具太精美了,其盛酒器美轮美奂,其饮酒器别具匠心,西夏酒具可以说是达到了那个时代的一个高峰。
韩孔雀知道,西夏的酿酒业由官府掌控,西夏的主体民族党项族,由高寒地区的游牧逐步向农耕文明靠拢,可以说是这个民族在生活中的常用消费品。
到了西夏立国,酒便始终伴随着这个小王国的成长与灭亡。
所以,在后来发现的瓷器之中,酒器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只是这么一批瓷器,就足够韩孔雀专门建立一家大型博物馆用来存储和展出了。
刚开始韩孔雀还没有特别重视这批瓷器,后来因为铭文,所以韩孔雀仔细查看了很多酒器,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在古代的西夏,他们十分看重酒器。
而且于山也发现,这里的酒器十分齐全,按照大类来分,就分为储酒器和饮酒器,如果按照艺术价值来分,又分为实用器和祭器。
西夏的盛酒器主要有瓮、瓶、罐、缸等,既易于存放,或者运输、携带,又能防止减少挥发。
韩孔雀在这里找到了太多的酒器,各式各样的都有,比如说先前那个小口瓶,其实就是一件酒器,而为什么这样的小口瓶上有铭文
这个还需要从这些酒器的作用,和使用的人物来分析,当然,这样看来,可以带有铭文的,又不止是一件小口瓶了,所以后面韩孔雀又发现了,很多酒器之上带有铭文。
先说瓮,瓮是大器,器物高大,口径较小,腹径肥大,一般高都在40厘米以上。
常见的瓮有四耳系、双耳系,而无系的瓮较少,因为有系的瓮携带、搬动都比较方便。
由于瓮的腹大口小,盛固体物件不方便取用,而方便盛储的是液体,制作精美的绝大多数用作盛酒。
所以,在这里发现的瓮里面,全都装着美酒,这也算是韩孔雀的意外收获。
不过,韩孔雀并没有打开,毕竟现在还在古墓之中,就算里面有美酒,韩孔雀也没有心思喝。
比起瓮来,罐的口径要大,整体没有瓮那样高大,这些其实是用来大规模储藏酒的酒器,或者干脆就是平民使用的储酒器。
而在这里的,当然不是普通的储酒器,所以里面的酒,也肯定不简单。
可以说,韩孔雀在这里发现的所有储酒器,里面都应该是装着酒的,只不过有一些保存到并不好,所以挥发干净了。
但就是这样,这次韩孔雀发掘出来的酒,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毕竟不管是瓮还是灌,其数量都不少,而这两种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