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都市藏真 > 分节阅读 1017

分节阅读 1017(2/2)

目录

颜色艳红,木头外红内白,有带点香味,经过化工处理,木质疏松,不能沉水,这样的血龙木我自然是一眼就能够看出,而这根很明显不一样,所以假的可能性不大。

只不过因为我没有见过真品血龙木,所以才会有点怀疑,不过现在已经差不多能够确定了,现在找只手电筒,看看这根权杖的透光性,就差不多可以确定了。”

“这样看还不行”老吴迎着阳光,仔细查看那根手杖。

“这样效果不明显,传说中的血龙木透光性十分神奇,我们找个手电筒看看就知道了。”韩孔雀笑着道。

韩孔雀在老吴的二手商店里找了一个强光手电,在强光照射下,三个人同时惊叫出声。

“啊怎么会这样”老吴惊叹的道。

老王也惊声道:“怪不得这个东西有很多国王喜欢呢”

“我怎么看着有点像犀牛角”老吴道。

“哈哈,看来吴叔见过真的犀牛角,而这血龙木,如果在灯光的照射下,是可以象犀牛角一样晶莹通透的。”韩孔雀笑着道。

血龙木的这种透光性能,是所有木种中唯一独有的。

木头透光,颠覆了传统对木材的理解,油份足的木料,油格细密连续分布就会产生透光的现象,就像滴过油的纸会变透明。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文物

血龙木有明显的荧光反应,这是含丹宁素高的木材都有的特征,这其实也是油份足的原故。

这一点,血龙木比海黄,越黄,还有很多红木的根部料更明显。

血龙木实在不难鉴定,现在韩孔雀主要是不知道,这么一根权杖,怎么会流落在东帝汶,还出现在了一个小摊上

血龙木在东南亚已经有上百年的应用历史,当地的原住民,携带血龙木进森林以作防身作用。

此外,血龙木具有镇痛的作用,长期佩戴可以缓解疼痛,所以主要用于工艺品生产,经常出现的形式有佛珠、佛像、手镯等。

所以血龙木是很少制作成手杖的,一方面血龙木很珍贵,另外一方面就是手杖在贫民手里,是没有多少用的。

所以,利用大料制作手杖,一般也就是那种吃饱了没事干的贵族才会做,所以这很可能是一根国王的权杖。

而这到底是哪个国家的权杖,就不太容易确定了,因为权杖上面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根本没有一点能够证明身份的东西。

这根权杖既然出现在东帝汶,那就很可能是附近的国王,而最大的可能是印尼的。

血龙木主要生长在越南、印度、尼泊尔、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原始森林中,还有东南亚热带雨林的加里曼丹岛,北部地区分别属于马来西亚和文莱,南部地区属于印尼,所以印尼的可能最大。

“这是不是真的”就在韩孔雀的实现刚刚离开权杖之时,老吴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肯定是啊这个还要问小韩,这根是不是国王的权杖”老王问道。

韩孔雀笑着道:“这是真的血龙木,而且存在不少年头了,看形制也肯定是权杖,就是不知道,这是哪位国王制作使用的。”

“那么这东西能够值多少钱”老吴这么一问,又回到了原来是问题。

“这个还真不清楚,不过在2013年底。泰国拍卖出的泰王五世皇血龙木国王权杖,起拍价就达到了300万泰铢。”韩孔雀道。

“三百万泰铢这是多少钱”老吴问道。

韩孔雀道:“以当时的汇率,应该是价值七十五万人民币,不过当时那次拍卖并非泰国王室行为。而是一位泰国平民竟,由于泰王五世皇执政时期政局动荡,所以业界对此事普遍没有太过意外,只是30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75万元的起拍价,着实让人倍感惊奇。”

“七十五万。贵了还是便宜了”老王也好奇的问道。

“自然是便宜了,血龙木这样的珍贵木材,加上是王室出品,怎么可能用区区十万美元成交”韩孔雀道。

“那么最后卖了多少钱”老王问道。

韩孔雀一摊手道:“这个就没有报道了,所以我也不知道,不过七十五万人民币的价格,肯定不是最高价。”

“所以说,你这根国王的权杖,最少也值七十五万人民币,换算成美元也要十万美元以上了”老吴笑着道。

老王也凑趣的道:“八百美元转眼之间就变成了十万美元。这是增值了多少倍”

“增值了一百多倍呢小韩还真是名不虚传,这样的投资如果多做两次,那资产不是瞬间翻翻”老吴看着韩孔雀满脸佩服的道。

“哪有那么容易,再说这个东西很适合收藏,所以不管多少钱,我也没打算卖,既然是收藏,多少钱就没所谓了。”韩孔雀哈哈一笑道。

“说的也是,玩的就是个兴趣。”老吴也笑着道。

“那么吴叔就帮我保管一下吧现在我也没地方放,等一会我就出海了。总不能带着出海。”韩孔雀笑着把这根血龙木权杖递到了老吴手里。

“让我给你保管你也不怕我给你吞没了。”老吴笑呵呵的接过去,开玩笑的道。

“如果你喜欢,就送给你了,你们两位这么照顾我。早就想总你们件礼物,王叔那份我再仔细寻找一下,总不能随便就找一件东西当礼物。”韩孔雀笑着道。

老吴看着韩孔雀道:“你不会是说真的吧这可是价值十万美元的东西,我看着可是很心动啊”

韩孔雀认真的道:“心动就手下,这也不过是十万美元的东西,吴叔不会不敢收吧”

“我有什么不敢的只不过这个东西。应该放在博物馆中展览,送给我算是明珠暗投了。”老吴摇着头道。

韩孔雀道:“那么我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