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都市藏真 > 分节阅读 954

分节阅读 954(2/2)

目录

传说当时建文帝慌忙中一只靴子掉在了枯井里,被郑氏子孙捡到,每次在祭拜他时,总要把这只靴子供奉在神案上。

建文帝虽然逃过了一劫,可他再也不能在这里避难了,就只好再次出逃。

最后建文帝到底逃往何方,至今仍是历史上十大谜案之一。

而另外出现名字的道衍,确实比较有意思,这个道衍是朱棣手下大将。

靖难一役历时四年,建文帝的军队可以说是节节败退,这种结果有很多原因,有人将它们归结为几点。

第一点是朱棣的勇猛善战与怜爱将士,朱元璋征讨边胡之时,朱棣可谓是战功赫赫,他在战场上以身作则,很会带动兵士,这样一头“猛虎”又岂是建文帝这只“绵羊”可比的呢

第二点就是道衍和尚,在历史上的道衍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黑诸葛”,可能很多人不认识他,因为他一直是一个后方谋士。

传说,朱元璋称帝时,为每一个藩王找一个和尚作为“家庭教师”,而道衍正是其中之一。

他看中了朱棣的野心,他知道朱棣足可以成为他的依靠,于是他仅是用了一个眼神便使朱棣选择了他。

那是个什么样的眼神,没人知道,但他的谋略和远见是可想而知的,这样一个人物的名字出现在找了自然是不同寻常。

“现在已经可以确定这是朱允炆的陵墓了,看样子就算朱允炆失去了帝位,他的待遇也没有下降。”王教授道。

这里三具棺椁均施朱漆,椁用松木制成,棺由楠木制成。

三具棺椁,只有一具保存的比较完好,其他两具都腐朽的厉害,其中一具甚至一具腐朽倒塌,而这具应该是马皇后的棺木,因为韩孔雀推测,这是后来迁过来的,当然马皇后的儿子朱文圭的棺椁,也很可能是后来迁葬过来的。

面对这腐朽程度不一的三口棺椁,王教授决定先清理马皇后的那口。

而正在清理这具棺椁的时候,几名工作人员突然转身就跑,打断了韩孔雀和王教授的讨论。

等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韩孔雀和王教授全都哭笑不得。

在以往考古发掘清理古墓时,往往衣物棺木等都烂掉了,只剩些骨骼和青铜、陶瓷器之类不易腐烂的物件,还不觉得怎么害怕。

而这座就不同了,它离现代很近,棺内死者的衣服还没有烂掉,有的衣服及丝锦的颜色非常鲜艳,如新的一般,只是没有新的那样有韧性而已,因而工作队员们有一种恐惧感。

当队员们把棺内死者盖的寿被、寿单和棺内两侧塞的成匹的织锦缎一卷卷地拿出来,接着把马皇后盖的棉被寿单连揭带抓清理完后,露出了死者着黄锦缎袄的腹部。

一个队员用手一按,腹部还忽暄忽暄的,当时他以为尸体还没有腐烂,吓得提起工具包就往上跑。

其他队员不知怎么回事,也跟着从地宫跑上来。

看他们一惊一乍的,韩孔雀忙问他怎么一回事。

他说尸体还没有坏呢,用手一按,肚子还忽暄忽暄的。

韩孔雀稍微一检查,就发现不是尸体没有坏,而是马皇后穿的黄锦缎袄有弹性。

尸体已经腐烂,仅剩骨骼,这件事情使大家虚惊了一场。

马皇后的棺内不仅随葬有成匹成匹的锦缎、衣服、金银器,而且头部位置放有两副首饰。

韩孔雀分析,其中一副是死时陪葬的,另一副是迁葬时陪葬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她的身份,她的迁葬,恐怕也有那个道衍和尚的功劳。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珍品

马皇后的棺椁周围放有玉石、香料、青花梅瓶,棺椁上还放有木制的仪仗和旗幡,看来朱棣对自己这个侄媳妇还不错,并没有亏待她。

接着清理的是朱文圭的棺椁,也就是朱允炆和马皇后的儿子,他身上盖缎被,被下放置衣服和金、银器,尸体下是一床织金缎被,下有四层褥垫,其中一件上缀有“消灾延寿”金钱100枚。

他头戴黑纱尖形棕帽,上身着绣龙方补黄绸夹衣,下穿黄色缠枝莲花缎夹裤,腰系绣云龙纹长袍,足蹬黄缎鞋,而他也仅存骨骼。

最后清理的是建文帝朱允炆的棺椁,朱允炆的棺椁最大,长33米,高18米,棺内除他的尸体外,塞满了各种陪葬品。

他最上层盖的是织锦被,被下放着袍服和织饰匹料,尸体下垫着一条锦被,被下还垫着9层被褥,其中一件褥上缝缀“吉祥如意”金钱17枚。

他身着刺绣衮服,腰系玉带,头戴乌纱翼善冠,下身穿黄素绫裤,足蹬红素缎高绣靴,他的尸体亦已腐烂,仅存骨骼。

除棺椁内的随葬品外,棺椁外的随葬品也十分丰富,帝后的棺椁附近有29个朱漆木箱,箱内装满了金银器、冠、带、佩、饰、铜锡明器、武器、谥册、谥宝和木俑等物,共计2648件,其中不少珍品均属首见。

金器有数百件,其中以帝后的金冠、金酒注、金爵杯尤为精美。

朱允炆的金丝翼善冠,全用极细的金丝,采用多种工艺编织而成,且堆垒出二龙戏珠图案,孔眼匀称,外表不露任何接头痕迹,尤其是龙的造型生动有力,气势雄浑。

出土的皇后凤冠有四顶,马皇后的一顶上有三龙两凤,龙是金制。龙口衔珠宝,左右两龙各衔长串珠结,凤口衔珠滴,凤上满饰翠云。这翠云是将翠鸟的缘羽攒点在硬纸上,此点翠的方法没有流传下来。

冠的里面是用漆竹丝做的圆锥,边缘上镶着金制口圈。

另三顶是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这六龙三凤冠最为精美,六条用金丝编织的龙雄踞居于凤冠上。昂首欲腾,三只用翠鸟羽毛粘贴的凤屈居于下,展翅若飞。

龙、凤均口衔珠宝串饰,在满饰大小不同的用珍珠宝石缀编的牡丹花,及点翠的如意云及花树之间穿行嬉戏。

冠后的六扇博鬓,左右分开,如五彩缤纷展开的凤尾。

此凤冠珠光宝气,富丽堂皇,共有红、蓝宝石128块,珍珠5400多颗。重2905克。

据明史舆服志记载,明永乐三年定制,皇后礼服,其冠九龙四凤,而这里出土的凤冠龙凤数量与史料记载不同,这对研究明代典章制度很有价值。

金器中还有金酒注、金爵杯十分引人注目。

金酒注的注体上遍刻云龙花卉纹,注腹两侧各镶以白玉雕成的盘龙,龙的眼睛嵌以鲜艳的红宝石,具有“画龙点睛”之意。

金爵杯的爵腹外壁压刻半浮雕式的二龙戏珠及海水江芽流水纹饰,三足及二柱各刻龙首纹。

金托盘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