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汉箭神 > 分节阅读 100

分节阅读 100(2/2)

目录

几乎没有任何考虑,梁啸和枚皋就不约而同的否决了这个意见。天子对他们的期望绝不会是被动的等待,而且他们也清楚,太皇太皇窦氏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对匈奴之战随时都有可能开始,他们的时间很紧迫。

他们必须主动出击。

枚皋再次找到了太守冯延年,要求安排谢广隆做他们的向导。

冯延年无可无不可,很爽快的答应了。他只有一个要求,秋防之前,谢广隆必须回到他自己的岗位上。看来即使保守如冯延年也知道大战之时还是需要真正的战士。

枚皋答应了。至于是真的答应,还是敷衍了事,只有他自己知道。

谢广隆很快带着二十名骑士来了。

这些人都是那天跟着他的部下,虽然不像那天穿得那么破烂,但身上的衣服明显也不怎么样。二十一人,只有谢广隆有一身漆都快磨没了的铁甲,其他人都是皮甲,而且补缀的痕迹很明显。

“你们的装备这么差”

“没攒下功劳,哪有钱换甲。”谢广隆无奈的说道:“边郡穷,连吃饭都成问题,铁甲太贵,买不起。”

梁啸和枚皋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去买一些装备,再购买一些马匹。出入草原,只有一匹马是不够的,除了驮给养的驮马,最好每个人再配一匹战马。郎官们的坐骑都不错,但都算不上真正的战马。

买战马当然是关市最合适。关市是与塞外胡人交易的地方,胡人没什么特产,马匹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要买马,到关市最便宜。不过关市并不是每天都开,需要等。在此之前,梁啸等人先来到善无城的集市购买其他物资。

善无城是雁门郡治,集市看起来规模不小,不过对于看惯了长安市的郎官们来说,这市场就不值一提了,连看的兴趣都没有,在谢广隆的带领下直奔目的地。

一进市场,梁啸就将大行令王恢给他的那块牌子取了出来,掖在腰带里。不认识这块牌子的人不会注意到这块竹片,但是认识这块牌子的人一眼就能认出来。

进了市场,来到专门打造甲胄的铁作,梁啸发现了缀有长条铁片的札甲。这副只有前后两片的两当铠被擦得干干净净,挂在店堂的正中央,展示着店主的雄厚实力和高超技艺。

看到一大群客人上门,壮实的店主从后面赶了出来,一手在黑乎乎的围裙上擦手,一边笑嘻嘻的问道:“客官,要想买点什么我王铁匠的手艺,你们放心。哟,谢司马,你们一起的”

梁啸听不懂店主的土话,见他和谢广隆相熟,正中下怀,示意谢广隆上前谈生意。谢广隆和店主说明了来意,店主的眼睛顿时亮了,伸出一只手晃了晃。

谢广隆有些为难的说道:“他说,一副甲五千。”

“这么贵”梁啸吃了一惊。这么简单的两当铠,估计不会超过四十汉斤,一斤铁的价格是十钱,再加上里面衬的皮子,成本不会超过一千,加上工钱,最多也就是一千五百钱,不会超过两千,怎么要五千

“边郡铁贵,官府控制得严。”

“你们这儿铁多少钱一斤”

“八十。”

梁啸目瞪口呆。难怪这么贵,这铁的价格是内地的八倍啊。这么算下来,店主其实没挣太多钱。

见梁啸吃惊,谢广隆有些不好意思。“这个太贵了,还是别买了吧。买副皮甲对付对付成了。”

“这不行,难道一条命还不值五千钱”梁啸咬咬牙,决定割点肉,出点血。“你问他,二十一副甲,多长时间能得拿得出来。还有,你们每人再配一副刀剑,没有趁手的武器,打起来会很费劲。”

这一次,轮到谢广隆目瞪口呆了。二十一副就是十万五千,再加上二十一副刀剑,没有十二万钱拿不下来。这可是一笔巨款,相当于他家产的好几倍。

这年轻人是什么贵人,这么有钱

“另外,你要不要换枝铁矛”

谢广隆已经不知道如何回答了,张大了嘴巴,口水沿着嘴角,一直滴到破旧的札甲上。直到他身边的兄弟捅了他几下,他才幡然醒悟,连连点头,连声说道:“要要要”

他顿了顿,又道:“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我到时候最多将东西还给你,还钱我肯定是还不起的。就算平均下来,每人也要近六千钱,我们这些兄弟都是穷得丁当响的,没钱还。”

梁啸被谢广隆的坦诚逗笑了。他拍拍谢广隆的肩膀。“不用你还,这是我送给你们的见面礼。”

谢广隆松了一口气,眉开眼笑,连连拱手,转身冲着店主王铁匠一瞪眼。“大生意上门,你小子如果不给我最优惠的价格,我就去别家做了。”

王铁匠听不太懂官话,瞪着一对大眼珠子,看看谢广隆,再看看梁啸,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等他明白这笔生意已经谈定,他差点幸福的晕过去,连连答应给谢广隆最优惠的价格。

尽管如此,这笔生意还是太大了,王铁匠一个人根本揽不下来,工期也赶不上。他立刻找来了几个同行一起商议。一听说有这么一大笔生意,那些铁匠都红了眼,跟打了鸡血似的。

经过磋商,这笔生意总价十一万,由七家铁作共同承担,三天交货。

梁啸爽快地交了五金作为定金。

虽然还没拿新甲和武器,谢广隆等人还是兴奋得像个孩子。他拍着胸脯说:“大人放心,边郡的铁贵,马却便宜。这里多花的钱,买马的时候全给你赚回来。”

第199章打劫

谢广隆没有说谎,关市的马的确便宜。就和边郡的铁贵得让梁啸等人不敢想象一样,关市的马同样便宜得让人不敢想象。

梁啸在长安买过几匹马,价格大多在七八千左右,这里指的是乘马和拉车的马,战马普通在一万左右,好的战马至少一万五。即使是只能用来驮东西的驮马,也要四五千。

可是在关市,四五千就能买一匹不错的战马,只有内地价格的三分之一。

难怪关税那么重,还有人不远万里的贩马,利润丰厚啊。梁啸等人在这儿买马,将来回到内地一脱手,一匹马至少能赚个四五千,多的能赚近万,相当于一年的俸禄。

这一次不用梁啸动员,基本所有的郎官都自掏腰包,每人买上一两匹马。他们有三四十人,按照后世的话说,这是团购,一下子吸引了那些卖马的胡人和介绍生意的马侩们。上百匹马,几十个人围着梁啸等人,七嘴八舌的推销自己的马匹。

“这么热情啊”梁啸感慨不已。

“这还不算热情呢。”谢广隆得意的说道:“现在不是旺季,八九月份才是马最肥的时候,现在来卖马的都是遇到困难,实在熬不下去,只得提前卖掉。虽然只差一两个月,价格可差得不少呢。”

“怎么,他们熬不下去,不会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