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0(2/2)
“赛里斯人很少”
“赛里斯人大约有一亿。”
“一亿”
两个城邦商人同时惊呼起来这两个国家的公民数量都在十万左右。当然不能想象一个拥有一亿人口的帝国是什么样的
“但是在明洲大陆上最多只有几万我离开的时候可能只有一万多人,还包括了大西洋舰队的船员。现在每个月都有一千人到达,多数是淘金客,少数是军人和军人家属。不过这个数字增长的很快,到明年这个时候,每月抵达新大陆的人数可能会有三千或者四千甚至可能是一万,这取决于赛里斯皇帝的决心。现在赛里斯人的新大陆级大帆船的建造速度越来越快了,他们拥有非常强大的造船能力,如果全力以赴,每年下水100艘新大陆级也没有难度。不过赛里斯皇帝希望自己成为世界之王,新大陆只是他世界帝国的一部分。现在他还在筹划征服印度,那也需要大量的新大陆级。”
连印度都要征服克莱门特多利亚和皮耶托葛登尼哥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吃惊。
皮耶托葛登尼哥问:“新大陆离欧洲远吗”
“不是很远,”尼科洛摇摇头,“乘坐赛里斯人的大帆船,一个月就能抵达从欧洲抵达新大陆了。”
“一个月”克莱门特多利亚道,“如果使用柯克船呢”
和主要装备加莱斯桨帆船的威尼斯共和国不同,西地中海的霸主热那亚拥有大量的柯克式帆船,因为西地中海的海面比较宽阔,海风也大一些,而且热那亚商船有时候还会开出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同汉萨同盟进行交易。
这位多利亚显然是动了派人前往新大陆一探究竟的想法了
尼科洛摇摇头,道:“不知道,柯克船很可能不足以承担横渡大西洋的航行,这种船只能沿着海岸线航行,赛里斯人用来横渡大洋的帆船都是多桅的。”
看来需要制造几艘多桅帆船了至少应该出去看看。多利亚和葛登尼哥同时在心里想着。
热那亚和威尼斯的造船业都很发达。都能制造排水量超过1000吨的桨帆船。虽然没有制造过大型多桅帆船,但是只要两国下定决心,技术难关也不难攻破威尼斯国营造船厂和热那亚国营造船厂是当今欧洲规模最大,实力也是最强的船厂,多搞几次试验,多花点钱,自然能造出多桅帆船。
而且这两个贸易国家也不缺钱,几百年的海洋贸易,让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对他们来说,钱不是问题,船也不是问题,当然也不缺乏能够驾船远航的船员哥伦布就是热那亚人但是热那亚和威尼斯缺少一颗征服世界的雄心。
第745章商人什么的,最喜欢打仗了
新大陆肯定要去看看的,新航路也肯定要去找找的,至于要不要开辟新航路、争夺新大陆,那就得好好算一下账了毕竟争新大陆,开新航路都是要下大本钱,下大决心才能做成的。
且不说和大明这个世界帝国发生战争的风险,但是在新大陆设立商站,建设贸易集市所需要的投资,就是一笔天文数字,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们又怎么能贸然把钱砸进去历史上西班牙的伊莎贝拉女王根本不会算账,所以才被哥伦布忽悠着投资了发现新大陆的探险活动,结果把穷光蛋西班牙变成土豪西班牙了。而同时期的威尼斯,会计们的小算盘打了又打,最后还是觉得划不来,还是和天方教的苏丹们合作降低旧航路的成本比较稳妥
好吧,这是会计和议会的事情,两个年轻的大使是管不了的。今天他们将尼科洛波罗找来,还有别的事情要问。
“蒙古西侵是怎么回事儿”克莱门特多利亚话锋一转,问起蒙古西侵来了。
原来就在教宗克雷芒四世挂点之前,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十世、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三世和里斯本大主教阿塔莱翁联名给教廷上书,报告了大蒙古国在东方遭遇惨败,现在正谋划全力西征,入侵欧罗巴的事情。
不过信送到罗马的时候,教宗克雷芒四世已经快不行了,管不了这些事儿了。只是吩咐教廷将信抄上几十份,给欧罗巴各国的君主送去。威尼斯和热那亚虽然没有君主,但也是如今欧洲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一员,自然得到了这封致大公教会书的副本。
而威尼斯和热那亚两国高层对此的反应,则是非常高兴
高兴
是的,蒙古人要来了,商人们很高兴他们的反应是大出梁崇儒他们预料的。
威尼斯和热那亚人当然不是急着想去当四等欧,而是意识到了蒙古西侵将会带来的巨大商机
战争,总是离不开金钱的。
威尼斯和热那亚两国之所以能有今日的繁华,其实就是得益于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主要就是它们这两个国家的船只运去东方的。而向十字军提供贷款,购买他们的战利品和奴隶,提供武器装备甚至雇佣兵,都是一桩桩大买卖。
另外,由于十字军东征造成的东西方贸易的各种麻烦,也帮助威尼斯和热那亚这样的城邦共和国阻挡了许多竞争对手教宗下令禁止和天方教贸易,这对威尼斯和热那亚这样贸易共和国没有任何约束力。
而现在,一场前所未有的世界战争,就要波及到欧洲了而前所未有的战争,很可能意味着前所未有的发财机会
如果蒙古大举入侵是真的,那么全欧洲都会被动员起来参加战争。这意味着多么巨大的需求啊而且东方的赛里斯国现在也到了欧罗巴,正在拉拢欧洲人上他们的战船,这里面的机会也不少吧
“蒙古西侵肯定是真的,即便蒙古大汗没有西侵的想法,赛里斯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