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0(2/2)
琳琅满目的瓷器晃花苏茗雪的眼睛,忽然她被一个硕大的三彩花瓶震撼,大约六十公分高的花瓶是四方的瓶身,一对鹅颈附在瓶身两旁,项部微收,口是圆口。整个瓶子没有描绘图案,只有三种很古朴的颜色,瓶身是湛蓝色,一对鹅颈是乳白色,大大的瓶口是大红色。这件造型迥异充满后现代主意的瓶子,进入苏茗雪的法眼。
她蹲到小摊前,指着瓶子问摊主:“这个瓶子叫什么怎么卖”
“这个”三十来岁的摊主,肌肤黝黑,长着一副憨hou老实的脸,双眼成倒三角,白眼珠多黑眼珠少,如果玄齐在这里,按照玄门的相面之术,一定能够看出这个家伙有问题,就是传说中面善心恶的奸诈之徒。
三角眼见苏茗雪和红沁衣着华贵,面貌美艳,一看就是不缺钱的主,连忙张口说:“这件可是件有传承的古玩叫三彩瓶,往上说能追溯到商周。最近一代存在和珅府上。”三角眼说着又把胸膛听起来:“我家先人曾在和服帮佣,后来嘉庆爷治了和中堂的罪,一时和府大乱,我家先人趁乱逃出来,拿出一对三彩瓶作为念想。后来传给我爷爷,在大动荡年月脆了一个,现在这剩下了这独一无二的三彩瓶你要是想买,给十万块钱吧”
隔壁两个摊位的老板都把嘴巴往下弯,就这品相的东西,瓦窑厂一次能烧一车皮到他这里还成了有传承的物件,还商周朝的,也就忽悠忽悠外行人,上周烧得还差不多还十万他可真敢要
内行人不信,外行人可信了。望着这件大瓶子,苏茗雪很是欢喜,个头比上次爷爷买的大,而且价格也比上次那个便宜。小姑娘一脸的欢喜,还生怕别人看出来不好还价,竭力显得淡定,对着老板说:“我能看看吗”
“能啊”老板就喜欢遇到这样的外行,伸手拿起瓶子往苏茗雪的手里递,苏茗雪也没在意,伸手就去接。刚入手还没拿稳,三角眼就松手了。硕大的商周三彩瓶,在苏茗雪的尖叫声中落在地上,啪的一声摔了个粉碎。
在古玩这个行当中,也有着潜规则,例如买家与老板之间交流,买家想把玩,行话叫上手。卖家把物件放在地上,或者桌子上,让买家自己去取,这个过程中两双手是不会同时碰到同一个器物的。
如果有卖家硬把器物往买家手里送,这也有个行话,叫碰瓷估计制造接不稳的状况,把瓷器给脆了,买家不买也要买了
突然的意外惊呆了苏茗雪,也吓到红沁,刚刚还平和的三角眼,立刻发出了一声的悲呼,跳到一地的碎片前,大声的喊:“我祖传的瓶子,我的瓶子,我的命根子”说着就开始哭天抹泪,大声的嚎嚎起来,不明真相的观众往前凑,很快就形成个半圈,懂门路的老板拉着马扎嗑瓜子,心里斥骂:“这个狗日的,又该狠赚一笔了”
“别别哭”善良的小姑娘知错能改,苏茗雪弱弱的说:“我赔,还不行吗”
“你赔得起吗”三角眼目露凶光:“这可是商周三彩瓶,价值十万,十万”说着还故意偷偷打量苏茗雪和红沁的神情,发觉她们并没有露出意外的表情,三角眼立刻改口:“十万美元”
“啊”苏茗雪呆了一下,而红沁觉察出不对,这件事情太蹊跷,眼前这个老板怎么看也不像是善类。
红沁直接说:“你是不是在碰瓷讹诈”
“你才碰瓷讹诈呢”三角眼掩饰住自己眼中的慌乱,用更高的声音开始吼:“是不是你摔了我的瓶子,是不是是不是摔坏了东西难道你不想赔,还想赖账”三角眼一开始觉得可以讹苏茗雪五万,后来发觉对方很有钱,立刻把单位换算成美元,这样就提升到八十万,闹起来后请潘家园管委会介入,最终也是双方各承担一般的责任,到时候让苏茗雪赔偿四十万,三角眼当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第一百一十章动一动试试
苏茗雪有些不知所措,从小到大,她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而红沁的双眼中闪过一丝的阴冷,桂月宗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宗门,行走在社会阴暗面的区域,要比行走在光明面的区域要多得多得多。
面对咄咄逼人的无赖,红沁已经动了真火,拿起手机,打算一个电话让他消失在这个世界上,阴暗面的社会,总是喜欢简单粗暴没有科技含量的解决问题。
就在红沁准备拨号时,人群被推开,玄齐从人群外走过来,望着一圈人问:“怎么回事”
茫然无助的苏茗雪,没看到玄齐后,好似看到救星,嘴巴扁扁的,眼中全是晶莹。钱不钱的苏茗雪真不在乎,她在乎的是自己受到前所未有的委屈,甚至是屈辱。
红沁好似个火爆辣椒,对着玄齐说:“茗雪要买瓶,看中了个商周三彩瓶,结果没接住摔碎了”
红沁还没说完,就被玄齐打断:“什么是商周三彩瓶唐朝才有三彩,作为殉葬品最出名的叫唐三彩,而商周传下来的没有三彩瓷,多是青铜重器,或者是陶器,即使有瓷器也是青瓷,怎么会有商周怎么会有三彩瓶”
商周随着制陶工具的逐步改善,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制陶原料深入了解,人们渐渐烧制出一些初步达到瓷器标准,但在一些方面又不够完善的器物,这就是原始青瓷。这种瓷器存世量并不多,如果真有三彩瓶,价格难以估计,不管是科研价值,还是人文价值都堪称国之重宝,应该出现在故宫博物院,而不是三角眼的小摊上。
潘家园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经常会闹出这样或者那样的笑话。大部分都是混不下去的骗子转行成的大忽悠,他们什么都敢说,也什么都不怕。正是因为没有受过系统的文化熏陶,他们只能够从自己所了解的古玩中组合,有的时候还会闹出大明康熙年制造的经典笑话。
听到玄齐这样说,苏茗雪震惊了,她虽然社会阅历少,但她并不傻,这件事情处处透着蹊跷,肯定有哪里不对,红沁眼睛中闪过阴冷,基本上事情清晰了,往后让了一步:“商周三彩瓶,就躺在地上呢”
玄齐从地上拿起一块瓷片,都不用鉴气术,就能看出这件瓶子的不对,瓷器太新了,并没有历史的hou重感,反而像是新烧的东西。望着两个夸张的鹅颈,大红色的瓶口,还有湛蓝色的瓶身,这样的组合,凑在喜感十足,雷的无以复加啊
纵观华夏瓷器发展史商周是个重要的转折点,从陶器过度到瓷器的渐进阶段,也是原始青瓷的发生发展阶段。那时候根本就烧不出三彩瓷。
当时有一部分陶器用高岭土做胎体的原料,这一方面提高烧成温度,使胎质坚致、不渗水;另一方面也使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