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同心固基(1/2)
倪志亮看完信,忍不住感慨:“没想到咱们红一军这么厉害!去年咱们在鄂豫边还得躲着敌人打游击,现在居然能主动攻城,还建立了新根据地!”
“不是咱们厉害,是老乡们支持,是战术用得对!”徐象谦打断他,目光扫过众人,“许军长在信里特意提了,红二师、红三师原本加起来才900多人枪,现在已经发展到1800多人枪,翻了一倍还多。咱们一师这段时间在黄陂游击,也缴获了不少武器,补充了新兵,现在全师兵力已经突破1000多人枪——这就是胜利带来的力量!”
李云龙听得眼睛发亮,搓着手说:“师长,那咱们下一步干啥?是跟着许军长去打六安,还是往南去英山,跟新根据地的同志汇合?俺们特务连保证冲在最前面!”
徐象谦没立刻回答,而是走到地图前,用红笔在鄂豫皖三地之间画了个圈:“现在皖西有了新根据地,鄂豫边的蔡店镇、姚家集也站稳了脚跟,咱们红军在鄂豫皖地区,终于有了更大的战略回旋空间。以前敌人来‘清剿’,咱们只能往山里躲;现在好了,东边能去皖西,南边能去英山,西边能回鄂豫边,敌人想把咱们困住,没那么容易了!”
王树声点点头:“师长说得对!有了回旋空间,咱们就能灵活调动兵力,想打哪儿就打哪儿,再也不用被动挨打了。”
倪志亮也补充道:“而且新根据地能给咱们提供粮食、兵员,以后咱们打仗,再也不用愁补给了!”
徐象谦看着众人兴奋的样子,又想起了许继慎信里的叮嘱,语气严肃了几分:“但咱们不能骄傲。G民党军肯定不会甘心失败,说不定很快就会调更多兵力来反扑。接下来,咱们一师的任务是巩固蔡店镇根据地,同时派人去英山联络新根据地的同志,把皖西、鄂豫边的交通线打通——只有连成一片,咱们的根据地才能更稳固。”
众人齐声应道:“是!”
李云龙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徐象谦一眼看穿:“你是不是还在为去年被降为特务连连长的事耿耿于怀?”
李云龙脸一红,挠了挠头,故意说道:“师长,俺以前觉得从团长降到连长丢人。可这段时间跟着您打游击,看着许军长在皖西打胜仗,俺才明白,您是为了让俺沉下心来学战术。特务连虽然人少,但每次都是关键时刻冲上去,俺现在觉得,当特务连连长也挺好!”
徐象谦拍了拍他的肩膀:“知道就好。红军的干部,能上能下,只要能打胜仗,能为老乡们做事,不管是团长还是连长,都是好干部。以后好好干,有的是硬仗让你打!”
李云龙用力点头,眼睛里满是干劲。师部里的气氛渐渐热烈起来,干部们围着地图,开始讨论联络英山、巩固蔡店镇的具体方案——
7月18日,徐象谦派去英山联络的侦察员回来了,还带回了燕子河根据地农会主席的亲笔信。
信里写着,燕子河、金家铺一带的老乡们听说红军来了,都主动报名参加农会,有的还把家里的粮食、衣物捐给红军,连十几岁的孩子都拿着红缨枪,在村口站岗放哨。
“走!去给战士们念念这封信!”徐象谦拿着信,直奔一师的训练场。
此刻,李云龙正带着特务连训练刺杀,战士们拿着木枪,喊着号子,动作整齐划一;不远处,一团、二团的战士们正在练习射击,枪声此起彼伏。
徐象谦站在训练场中央的土台上,举起信大声念道:“……红军同志,俺们燕子河的老乡以前受够了地主老财的欺负,G民党军来了更是抢粮抢钱。现在红军来了,帮俺们分了土地,还打跑了自卫团,俺们终于能过上安稳日子了!俺们农会现在有500多人,还组织了赤卫队,要是敌人来犯,俺们就跟红军一起打仗!”
念到这里,训练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一个刚从G民党军俘虏过来的战士,激动地喊道:“师长!俺就是英山人!俺家就在金家铺附近,俺要是早知道红军在那儿建立了根据地,俺早就投降红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