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弦歌知意(1/2)
次日,云娘子宅邸
休息了一夜,精神愈发饱满。想起范先生所言,便带着琵琶,前往云娘子住处,准备好好请教《松涛》一曲。
云娘子的居所一如既往的清雅幽静。院中几株桃树花开正盛,云蒸霞蔚。她正在廊下调试着一张新的琵琶弦,见我到来,唇角微扬:“来得正好,且来听听这新弦的音色如何。”
我行礼坐下,接过她递来的琵琶。指尖轻拨,琴弦震颤,发出清越而略带生涩的声响。正凝神感受这音色与以往的不同,院门外却传来一阵爽朗的笑语声,伴随着云娘子家小婢的引导。
“云大家安好!晚辈王珩冒昧前来叨扰!”
抬头望去,竟是王珩。他今日穿着一身竹青色长衫,更显俊逸出尘,手中提着一盒精致的茶点,正站在院门口,恭敬地向云娘子行礼。阳光落在他身上,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朝气。
云娘子见他,并无多少意外之色,只淡淡一笑,放下手中的工具:“是王公子。今日怎么得闲过来?”语气是长辈对略有交情的晚辈的寻常口吻。
王珩走上前,将茶点奉上,态度谦和:“前日花朝节上,听闻苏娘子吟诵佳句,心绪久久难平。想起云大家曾指点晚辈‘音律之道,贵在情真’,心中似有所悟,又兼得了一匣上好的阳羡茶,特带来与云大家品鉴,再请教益。”他说话时,目光自然地掠过我怀中的琵琶,带着真诚的欣赏与好奇,“不想苏娘子亦在此向云大家请益,真是巧合。”
我心中了然。他这番说辞,既解释了来访的缘由(请教音律、分享好茶),又借云娘子之口点出他们之前确有交集(曾受指点),还将遇到我的原因归于“巧合”,显得自然而不刻意。世家子弟的待人接物,确有其圆融周到之处。
云娘子自是明白人,也不深究,只道:“既来了,便坐下吧。小小正要练习《松涛》,你于音律亦有涉猎,旁听亦可,只是莫要打扰她习艺。”
“自然,自然。”王珩从善如流,在廊下另一侧安静坐下,目光虽带着期待,却很好地克制着,不再随意开口。
我收敛心神,不再理会外界的目光。指尖抚上琵琶,脑海中回想起《松涛》的曲谱,更回想起陈老先生病榻前的坚守,西湖赛龙舟的激昂,以及范先生晨课时教导的“静寂之心”。
起初,指法仍有些生疏,轮指与揉弦的衔接略显滞涩。我并不气馁,也不急于求成,只一遍遍反复练习那几个艰涩的乐句。指尖渐渐发热,甚至微微刺痛,但心神却愈发凝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