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冬深客至(1/2)
腊月的寒风一日紧似一日,吹在脸上如同细小的冰刃。院中那棵老枇杷树的叶子几乎落尽,只剩下深褐色的、虬曲的枝干顽强地伸向灰白色的天空。石井栏上结了一层薄薄的、晶莹的冰壳,每日打水都需先用木桶小心敲开。贾姨早早备下了厚厚的棉帘,挂在堂屋门前,以阻挡无孔不入的寒气。小院虽显萧瑟,但室内炭盆烧得暖融,混着书墨香和偶尔飘出的食物热气,自有一番与外间截然不同的温存安定。
这日午后,我正坐在临窗的书案前,临摹一篇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冬日天光短,需趁着明亮时多用功。指尖因寒冷而有些僵硬,写出的字便少了几分圆融之气。正凝神调整笔锋,忽闻院门外传来一阵轻缓的叩门声,伴随着一个细声细气、带着几分腼腆的询问:“苏姐姐在家吗?”
是青娥的声音。
我放下笔,起身迎了出去。打开院门,果然见青娥穿着一身簇新的藕荷色棉裙,外面罩着半旧的玉色绣梅花棉斗篷,小脸冻得微红,手里提着一个盖着蓝印花布的竹篮。见了我,她抿嘴一笑,细声细气道:“苏姐姐安好。我娘前几日做了些桂花糖和芝麻酥,想着快过年了,给姐姐和贾姨送些来尝尝。”
“快进来,外面冷。”我忙侧身让她进来,触到她指尖一片冰凉。
贾姨也从灶间出来,笑着接过篮子:“青娥丫头有心了,这大冷天的还跑一趟。快进屋暖暖。”
将青娥让进堂屋,炭盆的热气扑面而来。她解下斗篷,露出里面精心搭配的衣裙,发间簪着一对小小的、自己做的绒花,虽不贵重,却别致可爱。她将篮子里的点心一一取出,除了她说的糖和酥,竟还有两个小巧的、用素缎缝制的香囊。
“这是我自己缝的,”青娥有些不好意思地拿起一个香囊,递给我,“里面放了前阵子晒干的腊梅和一点点我自己调的冷香,味道很淡,想着姐姐看书时或许能用上,可以提神。”她又拿起另一个,递给贾姨,“这个是给贾姨的,里面是艾草和丁香,说是可以驱寒避秽。”
我与贾姨接过,那香囊针脚细密匀称,绣着简单的缠枝纹,凑近一闻,我那个果然有一股清冽幽远的冷香,而贾姨那个则是温厚辛暖的草药气。这份细腻体贴的心意,在这寒冬里显得格外珍贵。
“青娥,你的手真是巧极了。”我由衷赞道,将香囊小心系在腰间。
贾姨也爱不释手,连连夸赞:“这丫头,心思灵,手也巧,将来不知谁家有福气娶了去。”
青娥闻言,脸颊飞起两朵红云,细声嗔道:“贾姨又取笑我。”
我们正说着话,院门外又传来脚步声,这一次,沉稳而规律。贾姨去应门,片刻后,引着一人进来。来人一身深青色暗纹锦缎棉褙子,外罩玄色缂丝比甲,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目光沉静如水,正是许久未见的顾嬷嬷。
“顾嬷嬷安好。”我与青娥连忙起身行礼。
顾嬷嬷微微颔首,目光在我和青娥身上掠过,最后落在室内陈设上,依旧是那副不动声色的样子。“路过,顺道来看看。”她语气平淡,自行在客位坐下。
贾姨奉上热茶,顾嬷嬷接过,道了声谢,并未饮用,只捧在手中暖着。她打量了我片刻,缓缓开口:“气韵较之上次见时,更为沉凝。眉宇间少了几分浮华,多了些定静之气。看来近日未曾虚度。”
“嬷嬷教诲,小小不敢或忘。”我恭敬应答。在她面前,总不自觉地会挺直背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