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晓渡钱塘:我的苏小小人生 > 第144章 丝萝之计(下)

第144章 丝萝之计(下)(1/2)

目录

接下来的日子,林婉儿果然成了“清韵斋”的常客。她不再每次都带着明确的目的,有时只是去坐坐,看看新到的货品,与那沉默寡言的老店主闲聊几句。她不再刻意卖弄学识,而是真正表现出对文房四宝和乐器制作的兴趣,会问一些关于纸张纹理、墨锭成分、乐器选材的问题。她发现,这老店主虽然脾气古怪,但一谈到他擅长的领域,话便会多起来,眼神也会变得专注而明亮。

林婉儿凭借其过人的记忆力和在京城积累的见识,总能恰到好处地接上话,提出一些内行的问题,渐渐赢得了老者的一丝认可。虽然对方依旧称呼她为“姑娘”,但态度明显缓和了许多,偶尔甚至会主动向她展示一些新得的珍稀材料,或是讲解某种古老乐器的修复工艺。

林婉儿耐心地经营着与“清韵斋”的关系,如同培育一株珍贵的植物。她知道,这里不仅是未来“偶遇”苏小小的最佳地点,更可能成为她了解苏小小那个“精神世界”的一个窗口。

与此同时,她在钱塘女眷中的声望也与日俱增。通过周夫人等人的引荐,她接触到了更多钱塘的世家圈子。她甚至凭借其出色的书画鉴赏能力(这得益于她从小在相府耳濡目染),在一次小型的书画鉴赏会上,精准地点评了一幅前朝画作的精妙之处,赢得了在场几位老学究的颔首,消息传开,连带着她“才女”的名声也更响亮了。

这一切,她都做得滴水不漏,完美地维持着她“家世显赫、才貌双全、性情温婉”的公众形象。没有人知道,她每参加一次宴会,每与一位夫人小姐交谈,都在脑海中不断更新着关于钱塘人际关系、势力分布,尤其是与苏小小相关的一切信息的地图。

她了解到,苏小小与几位真正的清流名士,如梅溪散人、栖霞先生交往甚密,这让她心中忌惮更深。她也得知,阮郁似乎也曾向梅溪散人打听过苏小小,这更让她坚定了要尽快行动的决心。

时机,在她耐心等待了十余日后,终于来临。

这日午后,天色依旧阴沉。林婉儿算着日子,觉得“冰蚕弦”或许快要制好了,便再次来到“清韵斋”。她今日特意换上了一身“杏子黄地缠枝玉兰暗纹的软缎襦裙”,颜色娇嫩明亮,在这阴沉天气里十分醒目,衬得她人比花娇,却又因玉兰纹样而带了几分清雅。她正在店内欣赏一方新到的歙砚,与老店主讨论着砚台上的眉子纹,店门外的风铃轻轻响动。

一个身影,抱着用青布包裹的琵琶,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来人穿着一身半旧的浅青色衣裙,未施粉黛,乌发只用一根木簪松松绾起,面容清丽,眉眼间带着一种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沉静与专注。正是苏小小。

林婉儿的心脏猛地一跳,随即迅速恢复了平静。她仿佛没有注意到有人进来,依旧专注地与店主谈论着歙砚,声音温和,言辞内行。

苏小小进店后,先是向老店主微微颔首致意,目光扫过林婉儿时,似乎停顿了极短的一瞬,随即也若无其事地移开,径直走向内室悬挂乐器的地方。她显然是来寻老店主调试琵琶弦的。

老店主见到苏小小,那古板的脸上的线条似乎都柔和了些许,他对林婉儿说了声“姑娘稍候”,便向苏小小走去。

林婉儿站在原地,手中摩挲着那方歙砚,耳中却清晰地听着内室的动静。

“苏娘子来了。”老店主的声音。

“烦请老先生看看这弦,近来音色似乎有些滞涩。”苏小小的声音清冷平静。

“嗯……是到了时候了。正好,前次与你说的那批丝线到了,比以往的更韧三分,可要换上试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