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晓渡钱塘:我的苏小小人生 > 第107章 湖山有意

第107章 湖山有意(1/2)

目录

琵琶课后,云娘子提及的前朝乐谱在我心中留下了一个念想。隔日,见天色晴好,我便起了去郑先生书铺逛逛的念头。并非刻意追寻,只是觉得,若能寻得一二前人心得,或能对《半壶纱》的打磨更有助益。

清晨的书铺比午后更显清静。郑先生正站在柜台后,用一块软布擦拭着一方新砚台,见他惯常戴着的叆叇滑至鼻梁中段,神情专注。听到脚步声,他抬起眼,隔着镜片温和一笑:“苏娘子有些日子没来了。”

“郑先生安好。”我敛衽回礼,“近日可有什么新到的乐谱或杂集?”

他放下软布,引我走向里间:“恰巧前日收了一批旧书,其中似有几本琴箫谱,还有些游记杂谈,都放在老位置,苏娘子可自行翻阅。”

我谢过他,向里间走去。那里光线稍暗,书架更高,弥漫着旧纸与墨锭混合的沉静气息。一摞新旧不一的册子堆在靠窗的矮几上,我俯身细看,最上一本是前朝某位隐逸琴师的《溪山琴况》手抄本,纸页泛黄,墨迹却仍显风骨。

我正沉浸于目录中那些古朴的曲名,外间传来清朗的语声,带着恰到好处的客气:

“郑先生,前次托您寻觅的《漕河图志》,不知可有了消息?”

是阮郁的声音。我执书页的手指微微一顿,随即恢复自然。倒是巧了。

只听郑先生答道:“阮公子来得正好,此书昨日刚到。”接着是取书、递过的细微响动。

“有劳先生费心。”阮郁道谢,语气真诚。他并未立刻离开,脚步声反而向里间移近了些许,似是也在浏览书架。

我专注于手中的琴谱,并未抬头。他的身影出现在书架另一侧,月白常服在幽暗的光线中显得尤为挺括。他仿佛才看到我,眼中流露出恰到好处的讶异,随即化为温和的致意,隔着书架拱手道:“苏娘子,又遇见了。”

我放下书册,直起身,隔着层层叠叠的书卷回了一礼,神色平静无波:“阮公子。”目光交汇的刹那,他眼中那抹探究与兴味,虽掩饰得极好,却未能完全逃过我的感知。

他的目光落在我手边的琴谱上,自然地将话题引了过来:“苏娘子雅好音律?”

“闲时聊以自娱罢了。”我语气淡然,不欲多谈。

他却似未觉,随手从身旁书架上取下一册《乐律全书》,姿态闲适地倚着书架,仿若闲谈般说道:“音律与数理相通,宫商角徵羽,亦暗合天地节律。前朝朱载堉穷究此道,以精算定音律,可谓打通了技艺与学问的关隘。”他顿了顿,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我,“却不知,在苏娘子看来,是这由数理匡正的音律更近天道,还是发于性情、自然流露的宫商更为动人?”

这个问题,已不止于寻常寒暄,直接切入了音律美学的核心争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