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晓渡钱塘:我的苏小小人生 > 第89章 盈香拈影

第89章 盈香拈影(2/2)

目录

“昨日雨后瞧见的,觉得好看,便想试着绣出来。”我将衣服展开给她们看。

阿萝凑过来,指尖虚虚点着那露珠:“真像!你这手是越来越巧了。我娘前日还骂我,说我绣的鸭子像水瓢。”她说得我们都笑起来。

柳茵也拿出她带来的绣篮,里面是几条待绣的帕子。我们三人便挪到枇杷树下的浓荫里,借着穿过叶隙的斑驳光点,各自飞针走线。蝉声在头顶喧嚣,却并不觉得吵,反倒像一层厚厚的音壁,将我们这小院与外界的热闹隔绝开来,只剩下针线穿过细布的轻微“沙沙”声。

阿萝绣的是缠枝蔓草,柳茵绣的是几片竹叶,我则继续那带露的荷花。我们时而交换一下花样,时而品评一下针法,说些女儿家间的闲话。柳茵说起她家隔壁的娘子前日生了对双生子,忙乱中竟把给孩子洗三的水泼到了过路的货郎身上;阿萝则学着她爹算账时,如何被一只闯入的蝉扰得拨错了算盘珠子。

这些市井琐碎,鲜活而温暖,带着人间烟火的踏实感。我听着,手指灵巧地引着丝线,心里是前所未有的宁静。前世那些忙碌喧嚣、被无数信息充斥的日子,仿佛已是上辈子的事。此刻,坐在这浓荫下,听着好友的软语,做着细致的活计,竟觉得人生至味,大抵便是如此——有所爱,有所憩,有所期。

“你们说,”阿萝忽然抬起头,眼神有些向往,“那些高门大户里的小姐,此刻在做些什么?是不是也像我们一样,聚在一处做针线?”

柳茵嗤笑一声:“想得美呢!我听说她们规矩大得很,夏日里也要穿戴整齐,在四面不透风的屋子里,跟着嬷嬷学规矩、弹琴画画,怕是连这样畅快地说话都不能。”

我想起顾嬷嬷偶尔提及的世家生活,点头道:“想来是不如我们自在的。”至少,她们尝不到这井水镇的梅子汤,也听不到友人这般毫无顾忌的笑声。她们拥有的很多,但失去的,或许正是这最简单、最纯粹的快乐。

日头渐渐西斜,光线变得柔和,在院子里拉出长长的影子。柳茵和阿萝起身告辞,说明日若得空再来。我将她们送到门口,看着她们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方才回转。

院子里还残留着栀子花的暖香,混合着梅子汤的微酸气息。石桌上,未绣完的帕子和衣衫静静躺着,上面凝结了我们一个下午的时光。我收拾着碗勺,指尖触到陶罐,那上面的凉意早已褪去,只剩下陶土温润的本色。

贾姨走过来,帮我一起收拾,轻声说:“这两个丫头,闹是闹了些,但心是好的。”

“嗯,”我应着,心里那份充盈的暖意久久不散,“我知道。”

夜色渐渐弥漫开来,远处传来零星的蛙鸣。我点亮檐下的灯笼,柔光笼着这一方小院,也笼着这份属于苏小小的,简单而丰盈的当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