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晓渡钱塘:我的苏小小人生 > 第23章 声名暗涌

第23章 声名暗涌(2/2)

目录

甚至有一日,一位自称是某位致仕官员家仆役的人,送来了一份颇为精致的礼盒,里面是上好的湖笔、徽墨和宣纸,附言说是“慕才”所致,望“笑纳”。贾姨与我商议后,觉得无功不受禄,且不知对方底细,终究婉言谢绝了。

这些变化,如同暗涌的潜流,表面上看,小院依旧宁静,读书声、琵琶声、贾姨的絮语声依旧,但一种无形的、名为“声名”的东西,已经如同初夏的空气,无声无息地渗透进来。

我坐在窗前,看着院中那几丛开得正盛的凤仙,心情有些复杂。这一切,皆因那首不属于我的诗而起。这偷来的赞誉,让我心中时有不安。但另一方面,我也清楚地知道,在这个时代,对于一个孤女而言,才名,或许是一层无形的保护,也是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窗。它让我获得了郑先生、栖霞子等真正风雅之士的认可,也让我在钱塘有了一席立足之地。

陈老先生的话在我耳边回响:“修辞立其诚。”我无法改变那首诗的来源,但我可以决定,往后自己的言行与创作,是否对得起这份意外得来的关注。

这日晚间,云娘子来教琵琶。一曲既终,她并未如常教授新谱,而是轻轻拨弄着琴弦,状似无意地说道:“近日街巷传闻,小小娘子诗才惊世,连带着我这教习琵琶的,也跟着脸上有光。”

我赧然道:“云娘子说笑了,不过是侥幸偶得一句罢了。”

云娘子抬眼看了看我,目光中带着洞察世情的了然与一丝淡淡的怅惘:“名声这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它能将你捧得多高,有时也能……摔得多重。尤其对于我们女子,更是双刃之剑。”她顿了顿,手指在弦上滑过,带出一串清冷的泛音,“守住本心,精进艺业,方是立身之本。其余种种,不过是过眼云烟。”

我心中凛然,知道她是以自身的阅历在点拨我。“多谢云娘子教诲,小小记下了。”

她微微一笑,不再多言,转而开始指导我一首难度更高的古曲《月儿高》。

夜深人静,我独自在灯下翻阅母亲那本蓝色诗集。那些清浅真挚的诗句,与那首引发波澜的咏湖诗风格迥异。一个念头悄然浮现:或许,我不必总是活在那首“借”来诗的光环(或阴影)下。我可以尝试用自己的笔,写下属于自己的、或许稚嫩却绝对真实的感触。就像那日写给柳茵的信,就像在琵琶弦上摸索的“新声”。

名声已起,如箭在弦。我无法让它消失,但或许可以引导它,让它成为助力,而非负累。让它源于我真实的成长与创造,而非一场美丽的误会。

我铺开纸张,没有写诗,而是开始记录近日的所思所感,关于声名的困扰,关于未来的思量,关于对贾姨、对陈老先生、对云娘子、对柳茵等友伴的感激。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将纷乱的心绪一一梳理。

窗外,月华如水,静静流淌在西湖之上,也流淌在这座因一首诗而悄然改变的小院之中。暗涌仍在,但我的心,在书写中,渐渐寻回了一份笃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