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公社风潮卷地来(2/2)
他说要谨慎,那前面就肯定有坑。
会议在一种复杂的气氛中结束了。
县干部满意地走了,留下了面面相觑、心思各异的各社干部和社员代表。
五星社的社部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核心骨干们都留了下来,目光齐聚在诛皎身上。
“皎哥,这事儿……咋弄?”赵振华率先开口,他现在是社办加工厂的厂长,眉头紧锁,“合并进来两个穷社,底子差不说,人心也散,管理起来太难了。还要统一调配,我们社里的拖拉机和那些新农具,难道也要调给他们用?”
“就是!”另一个生产队长附和,“我们辛辛苦苦攒下的家底,凭什么白白分出去?”
“还有集体食堂,”陈兰兰也轻声开口,她如今帮着管理社里的妇女工作和账目,心思细腻,“听起来是好,可真要办起来,耗费巨大,而且众口难调,容易产生矛盾。万一……万一粮食接济不上呢?”
她的话,戳中了许多人心底的隐忧。
吃饭不要钱?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诛皎静静听着大家的议论,直到声音渐渐平息,他才缓缓开口。
“公社化,是上面的政策,是大势。”
他的第一句话,就给这件事定了性。
“抗拒,是不可能的。”
众人心头一沉。
“但是,”诛皎话锋一转,眼神锐利起来,“怎么合并,合并后怎么运作,这里面,有我们可以争取的空间。”
他站起身,走到墙上挂着的那张五星社区域地图前。
“第一,资产核算必须清晰。”
他手指点在地图上。
“我们五星社现有的土地、牲畜、大型农具、社办工厂的设备和流动资金,必须在合并前,由我们自己和上级派来的人一起,登记造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是我们的老本,不能成了一笔糊涂账。”
李卫国眼睛一亮:“对!账目清楚,以后就算统一调配,也知道是从哪里调来的,调走了多少!”
诛皎点点头。
“第二,组织结构要争取。”
他看向在座的众人。
“新公社成立,需要有能力的人来管理生产。我们必须争取到足够重要的位置。”
“我会尽力争取担任主管农业和社办企业的副社长。振华,你要想办法进入公社的工业管理组。卫国叔,农业生产这一块,您要担起来。大壮,民兵连这一块,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人手里。”
他一个个点名安排,思路清晰。
“只有掌握了实际的管理权,我们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我们五星社(未来的第一生产大队)的利益,并且将我们成功的经验,推广到整个公社。”
“第三,食堂可以办,但不能冒进。”
诛皎看向陈兰兰。
“兰兰,你负责妇女工作,对各家各户的情况了解。集体食堂初期,可以作为一种补充,比如农忙时节集中供餐。但要立刻全部取消家庭锅灶,绝对不行。口粮分配到户的制度,短期内不能动摇。”
陈兰兰认真地点点头:“我明白,步子不能迈得太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诛皎的目光扫过全场,语气凝重,“增产增收,是硬道理。”
“无论风向怎么变,地里打不出粮食,一切都是空谈。”
“只要我们第一生产大队,能持续不断地产出最多的粮食,创造出最多的财富,我们在公社里,就有最大的话语权!”
“我们五星社过去的成绩,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一番话,如同拨云见日,让原本焦虑惶惑的众人,瞬间找到了主心骨和方向。
“对!听诛社长的!”
“没错,咱们把生产搞上去,看谁还敢小瞧咱们第一大队!”
“资产核算必须清楚,可不能让人占了便宜!”
看着重新燃起斗志的伙伴们,诛皎心中稍定。
历史的浪潮无法硬挡,但他可以凭借先知和智慧,为自己,为这些信任他的人,也为这片他深爱的土地,打造一艘更坚固的船。
桃园空间里,新一季的粮食已经堆满了仓库。
灵泉滋养的作物种子,也储备充足。
这,将是他应对即将到来风雨的最大底牌。
公社化的风潮已至,他这艘刚刚启航五年的小船,即将驶入一片更广阔,却也暗流汹涌的海域。
但他,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