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五年回顾展宏图(2/2)
那一次次匿名的捐赠,或许曾温暖过冰天雪地里战士的身心,或许曾挽救过垂危伤员的性命。
那封关键的举报信,拔除了潜伏的毒刺,维护了后方的安定。
这些无人知晓的贡献,同样是他对这新生共和国深沉爱意的表达。
这五年,他以自己的方式,暗助了国家。
五年。
整整一千八百多个日夜。
他从一个满怀悔恨、一无所有的重生者,成长为一个家庭美满、在基层根基深厚、拥有初步资金人脉和技术储备、并获得上层赏识的合作社实际掌舵人。
他弥补了所有前世的遗憾,并亲手开创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局面。
“唔……”
睡梦中的陈兰兰无意识地呢喃了一声,翻了个身,手臂搭在了小玥儿的襁褓上,形成了一个保护的姿态。
诛皎轻轻将她的手臂挪开,又给小玥儿掖了掖被角。
看着眼前这安宁美好的一切,他心中那股重生的悸动与五年奋斗的沉淀,渐渐融合,化作一种更加深沉、更加磅礴的力量。
他知道,眼前的安稳只是暂时的。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更大的变革,更大的机遇,正在不远处酝酿。
合作化运动即将进入新的阶段,更深远的社会变革若隐若现。
而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适应的个体。
他拥有了足够的力量,拥有了超前的视野。
是时候,为下一个五年,勾勒更宏大的蓝图了。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而深远,脑海中开始构划:
巩固根基:将五星高级社打造成全县、乃至全地区的模范样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社办工厂效益显着,成为集体经济的旗帜。
技术引领:借助“俄文书刊”的掩护,逐步推出空间优化储备中更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保持领先优势。
人才储备:加快对李卫国、赵振华等核心骨干的培养,将他们送往更高级的技术学校或岗位锻炼,构建自己的人才网络。
产业扩张:以加工厂为核心,逐步向更广泛的农副产品深加工、甚至为未来可能出现的乡镇企业浪潮,提前布局。
把握机遇: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准备在即将到来的新的历史时期,利用自己先知先觉的优势,抓住关键节点,实现个人事业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将影响力从一村一社,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真正实现从“守护一村”到“贡献一国”的升华。
窗外,守岁的爆竹声渐渐密集起来,预示着新旧交替的时刻即将来临。
远处,传来了零点的钟声,悠扬而充满希望。
一九五六年,到了。
诛皎轻轻吹熄了炕头那盏摇曳的油灯。
小屋陷入黑暗,但他的眼中,却仿佛有星火燃起,照亮了前方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征途。
第二个五年,他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