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暗中布局关键人(2/2)
“这本书,你拿去,去省城前好好看看,有点基础,学起来更快。”
李卫国双手接过那本崭新的书,感受着封面的质感,眼眶有些发热。
他知道这本书的价值,更明白副社长这番话里的深意和期望。
“副社长,我……我明白!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栽培!”他声音有些哽咽。
诛皎拍拍他的肩膀:“好好干。咱们五星社的未来,需要你们这些有知识、有技术的年轻人。”
送走激动不已的李卫国,诛皎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名单。
上面罗列着七八个名字,都是他这段时间暗中观察、筛选出来的,有潜力、值得培养的年轻人。
有擅长养殖、心思细腻的女青年。
有对果树嫁接颇有兴趣、动手能力强的半大小子。
还有两个在扫盲班表现突出、对财务管理显露出兴趣的社员。
诛皎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兴趣,已经开始或准备开始,进行类似的“投资”。
或是赠送相关的专业书籍,或是利用自己的技术转让费,以“社里鼓励学习”的名义,给予他们一些微不足道但足以解决燃眉之急的经济支持。
比如报销去县城买书的车费,或者补贴一点夜校的学费。
他做得极其隐蔽,从不张扬,总是以关心社员、鼓励学习技术的名义进行。
他深知,在这个集体主义高涨的年代,过早显露个人培养“班底”的意图是危险的。
但他的长远布局,必须从现在开始。
他需要一批在未来能够独当一面,忠诚可靠,并且掌握着先进技术或管理知识的核心骨干。
这些人,将是他实现更大抱负,带领五星社乃至更多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最坚实基础。
他们现在或许只是普通的社员,年轻的学徒。
但在诛皎有意识的引导和资源倾斜下,他们的成长轨迹必将发生改变。
夜幕降临,诛皎点亮油灯,在名单上一个叫“赵振华”的名字后面,做了一个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标记。
赵振华是左家村的一个孤儿,由叔父养大,去年刚满十八,在合并前的左家村合作社就因为力气大、肯吃苦被选为耕田能手。
诛皎注意到他不仅有力气,对牲畜的习性也颇有了解,而且为人忠厚,懂得报恩。
他打算下一步,找机会让赵振华去参加县里举办的畜牧兽医培训班。
灯光摇曳,映照着诛皎沉静的脸庞和那份薄薄的名单。
这看似平常的举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下投下的颗颗石子,虽未激起波澜,却已在深处埋下了未来参天大树的种子。
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那个波澜壮阔的未来,悄然布局,积蓄着最关键的力量——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