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巧思改良旧农具(2/2)
刘老蔫在熊熊炉火前,反复捶打、修正着新犁铧的曲面和角度,淬火时也更加讲究火候。
张巧手挑选着合适的木料,按照诛皎的想法,制作加长的榔头柄和中空加大的榔头,精心调整着风车的扇叶和传动结构。
几天后,几件经过初步改良的农具摆在了合作社的院子里。
新的犁铧闪着幽蓝的淬火光泽,曲面流畅。
新的长柄榔头看起来轻巧了不少。
那架风车也焕然一新。
社员们好奇地围拢过来,议论纷纷。
“这犁铧看着是不一样了?”
“这榔头柄这么长,好用吗?”
诛皎没有多解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他亲自套上合作社最好的那头犍牛,扶着新犁下地试用。
果然,新犁铧入土、翻土都比旧式犁顺畅了许多,阻力明显减小,犁出的垄沟深浅均匀,泥土破碎度也好。
扶着犁的社员惊喜地喊道:“嘿!真轻省多了!牛也走得快了!”
换上新柄新头的榔头,由几个女社员试用。
她们惊喜地发现,挥动起来确实省力不少,而且因为头轻了,挥舞频率加快,碎土效率大大提高。
“这玩意儿好!胳膊没那么酸了!”
改良后的风车,由一个半大的孩子摇动,竟然也比以前两个壮劳力摇旧风车时,产生的风力更足,扬出的粮食更加干净。
“神了!皎子副社长这脑子是咋长的?”
“这小改动,可真管大用!”
事实胜于雄辩。
改良农具带来的效率提升和劳动强度的降低,让所有社员都心服口服,欢欣鼓舞。
老社长摸着新犁铧,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啊!皎子,你这脑袋瓜子,就是活!咱们合作社,以后就得靠这样的巧思!”
诛皎看着大家脸上洋溢的笑容,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
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巧思”,将一些超前的理念,以符合当前时代和技术水平的方式实现出来,切实地改善了社员的劳动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比单纯依靠空间产出,更让他感到踏实和自豪。
知识的价值,创新的力量,在这一刻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
春风拂过田野,也拂过合作社院子里那些焕发新生的农具。
诛皎知道,这只是开始。
在未来漫长的建设道路上,还有更多的“巧思”,等待着被发现,被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