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太阴落子,轩辕治世(2/2)
-太乙真人更是心灵手巧,不仅指导族人烧制出能储存粮食的彩陶,还设计出“夯土筑城”之法,在部落中心建起了一座周长三里的城池,取名“轩辕城”,成为了人族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池。
一时间,轩辕部落仙人汇聚,气运鼎盛,连天地灵气都比周边浓郁几分。截教与阐教的弟子虽因道统之争彼此看不顺眼,时常在传授之法上暗自较劲——比如赵公明教轩辕炼体时,故意强调“肉身乃根本”,暗讽阐教“重元神轻体魄”;广成子讲兵法时,又刻意突出“谋略定胜负”,暗含“蛮力难成大事”的意味——但在“辅佐人皇壮大”这件大事上,终究维持着表面的和平。
轩辕也展现出了他天生的领袖才能。他从不偏听偏信,对赵公明的仙法、广成子的谋略都恭敬求教,甚至能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练兵时用广成子的兵法整肃纪律,冲锋时用赵公明教的炼体术鼓舞士气;治理部落时,既用赤精子的冶炼之术提升实力,也用太乙真人的筑城之法保障民生。短短数年,他便将两方的本事学了个十成十,部落的实力也随之水涨船高。
然而,势力的扩张必然伴随着冲突。当轩辕部落的疆域延伸至黄河中下游时,他们不可避免地遇上了另一个同样在迅速崛起的庞大部落——九黎。
九黎部落盘踞在淮河以北,族人个个身材高大,肤色黝黑,身上带着一股原始的野性。首领蚩尤更是天生异相:他身高丈二,铜头铁额,背脊上隐约能看到巫族图腾的纹路,手中常握一柄用整块玄铁打造的巨斧,仅凭蛮力便能劈开山峰。他身边还有八十一个兄弟,个个都是能生撕猛兽的猛士,麾下战士更是不知疲倦,肉身强横到寻常青铜兵器都难伤分毫。
最初的几次冲突,轩辕部落凭借着精良的青铜兵器和广成子传授的战术,还能占据上风——他们用“诱敌深入”之计,将九黎战士引入山谷,再用弓箭和滚石伏击,一度让九黎部落损失惨重。可谁也没想到,九黎部落的学习能力竟如此惊人:他们不仅在战败后迅速仿制出了青铜兵器,还根据战场经验,将长矛加长、加宽,制造出了能刺穿青铜甲胄的“戈”与“矛”,甚至还学会了用兽皮制作简易的铠甲,防御力大幅提升。
战场的形势,开始急转直下。
这日,轩辕部落的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到了极点。大厅由巨大的方木搭建而成,中央摆放着一张用整块楠木制成的长桌,桌面上摊着一张兽皮绘制的地图,上面用朱砂标注着部落的疆域与战场的态势。
轩辕坐在首位,面色凝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沿。他下方两侧,一边坐着部落的几位老首领,另一边则是广成子和赵公明。老首领们个个面带愁容,广成子眉头紧锁,脸色愈发难看,连平日里总是从容不迫的赵公明,此刻也神色凝重,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
“首领,不好了!”一位浑身是伤的斥候冲进议事厅,单膝跪地,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东边的盐泽被九黎的人抢了!他们来了足足三千人,不由分说就动手,我们的守军根本挡不住!”
盐泽是部落重要的食盐来源,失去盐泽,族人的生计都会受到影响。轩辕的眉头皱得更紧,还未开口,又一位斥候冲了进来:“首领,北边的铜山也爆发了冲突!九黎的人带着新造的长矛,我们的青铜剑根本挡不住,兄弟们死伤惨重,铜山已经被他们占了!”
铜山是部落冶炼青铜的根本,没了铜山,兵器和农具的供应都会中断。几位老首领顿时急了,纷纷开口:“蚩尤太嚣张了!他们根本不讲道理,就是抢就是杀!西边的几个小部落,已经被他们吞并了,族人要么被杀,要么被抓去当奴隶!”“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九黎的人越来越多,再不想办法,我们迟早要被他们吃掉!”
议事厅内的议论声越来越大,广成子的脸色也越来越差。他曾引以为傲的兵法谋略,在九黎部落那种不讲章法的绝对力量面前,竟显得如此苍白——他教的“阵型变换”,在九黎战士的冲锋下瞬间被冲散;他设的“坚壁清野”,也挡不住九黎人翻山越岭的突袭。这种无力感,让他这位阐教金仙第一次感到了挫败。
赵公明坐在一旁,虽未说话,心中却思绪翻涌。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九黎部落之人的身上,带着一股与人族同源,却又更加狂暴、更加原始的血脉气息——那气息中,竟隐隐有上古巫族的煞气,这绝非寻常人族该有的力量。
“老师,道长。”就在此时,轩辕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瞬间压下了议事厅内的嘈杂。他的目光扫过赵公明和广成子,眼中没有丝毫慌乱,只有一种历经风雨后的坚定,“蚩尤已成我人族大患。他性残暴,行霸道,所过之处寸草不生,若任其发展,人族好不容易摆脱了蛮荒时代的混乱,必将重回那血腥杀伐的黑暗之中。”
他顿了顿,手指重重落在地图上九黎部落的位置,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的杀意:“为天下人族计,为万世开太平,这一战,无可避免!”
话音落下,议事厅内瞬间安静下来。老首领们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广成子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首领放心,贫道定当倾尽所学,助部落击败九黎!”赵公明也点了点头,声音铿锵:“吾之所学,亦可为人族而用!”
一场决定人族未来走向的大战,在这一刻,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