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伏羲结网,玄都下凡尘(1/2)
渭水之畔,华胥部落。
时光荏苒,距离那场惊动幽冥地府的轮回转世,已过去了十六个寒暑。
当年的那个婴孩,伏羲,已然长成一位少年。他身材挺拔,肩宽背直,走在部落中时,仿佛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威仪。眉宇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深邃与智慧,那双眼睛如同渭水般清澈,却又似能洞穿人心,闪烁着难以言喻的光芒。
与同龄人不同的是,他总是独自一人。那些奔跑嬉戏的孩子们,他鲜少加入;他们追逐风声、嬉笑打闹,而伏羲却宁静地坐在河边,仰望星空,或在山野间观察草木枯荣,记录鸟兽行迹。他的眼睛像在记录,也像在思考——每一次落叶随风而舞,每一只蝴蝶飞过,都能激起他心中的疑问。
为何太阳总东升西落?
为何月亮有圆有缺?
为何族人捕猎时,总是空手而归,甚至,有人被野兽撕碎,再也回不到部落?
伏羲的心中,悄然生出一股沉重——人族,太弱小了。
他看着部落中那些因伤痛而哀嚎的族人,听着孩子因饥饿而啼哭的声音,第一次感受到一种深沉的责任感。那份责任感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肩上,却又令他无比清醒。
“必须,要有所改变。”
伏羲对着奔流不息的渭水低声喃喃,声音被风吹得微微颤动,却坚定不移。
……
这一日,部落的狩猎队再次失败。
带回来的,依旧是几具被野兽撕咬得残缺不全的尸体。腐烂的血水染红了河岸,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腥臭。
整个部落笼罩在一片悲伤与绝望之中。没有食物,就意味着又将有人在寒冷的夜晚,被活活饿死。
伏羲没有哭,他只是默默走出部落,来到了那片他最熟悉的河滩。河水冲刷着碎石,发出低沉的哗哗声,似乎在为部落的困苦而哀鸣。
夜,深沉。
一轮皎洁明月高悬于空,清冷的月华如水银倾泻,将大地镀上神秘银霜。风吹过河面,带起丝丝雾气,在月光下仿佛凝结成无数微光点点,飘渺而神秘。
伏羲抬起头,凝视那轮明月。他的眼中闪烁着思索与困惑,但奇妙的是,每当他注视这轮月亮时,心中的烦躁与不安,总能获得一丝莫名的安宁。
……
太阴星,广寒宫。
嫦娥静坐在广寒宫的月华之中,身影如水般柔美,却带着一种不可侵犯的肃穆。她的目光穿透亿万里虚空,落在那个孤独的少年身上。
“时机,到了。”
她轻声自语,没有直接干预。圣人最忌因果,任何直接出手,都可能搅乱未来的流转。
嫦娥伸出手,指尖轻轻拨动一道无形的命运之弦,一缕精纯的太阴之力悄然融入河滩上洒下的月光,洒落在伏羲的身上。月华像清泉般浸透他的全身,也浸入他的灵魂深处。
……
河滩上,伏羲只觉得精神前所未有地集中。
他的五感被无限放大,细微之物,无一逃脱他的觉察。
风吹过芦苇,他听到了微弱的沙沙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