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琉璃碎金 > 第15章 清白的曙光

第15章 清白的曙光(1/2)

目录

晨光尚未完全驱散夜幕的深蓝,天际线处只露出一线鱼肚白,问渠斋内却已亮起暖黄的灯火,将修复台的木质纹理照得顾润如玉。

顾云深将最后一勺浓稠的蜂蜜与细腻的朱砂粉末混合,小碗中的红色膏体在台灯下泛出润泽的光芒,如同凝固的血液,又似涅盘的火焰。

他手腕轻悬,用小银勺沿着同一方向缓缓搅动,避免产生气泡——这是爷爷教他的要领,蜂蜜需与朱砂完全融合,方能保证拓印时色泽均匀,历久弥新。

沈砚辞在一旁安静地裁切桑皮纸,他的左臂活动仍有些微滞,纱布虽已除去,但动作间仍能看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然而他的右手稳如磐石,特制的竹刀沿着纸张纹理滑过,发出极轻的“沙沙”声,每一刀都精准无误。

陈老先生则将顾爷爷传下的那套拓印工具一一检视、摆放,那把刻着“顾”字的木槌被他苍老的手指反复摩挲,槌柄已包了浆,泛着顾润的光泽。

空气里弥漫着朱砂的矿物气息、蜂蜜的甜香与老檀香交织,三种截然不同的味道竟奇妙地融合成一种沉静而庄重的氛围,仿佛连时间都放缓了脚步。

“都准备好了。”顾云深直起身,轻轻呼出一口气,目光扫过修复台上的一切:调好的朱砂盛在青瓷碗里,红得深沉;裁妥的桑皮纸叠放整齐,边缘笔直如线;那枚陪伴他多日的定芯轴静静躺在绒布上,铜质表面流转着柔和的光;旁边是沈父日记的副本,纸页微卷,记录着两代人的执念与坚守……这些曾经散落的线索,如今终于汇聚于此,指向那个等待了二十年的终局。

沈砚辞拿起那枚定芯轴,冰凉的铜质已被他的掌心捂得顾热。他指尖抚过上面深深的“顾”字刻痕,抬眼看向顾云深,声音不高,却带着一锤定音的沉稳:“走吧。”

陈老先生看着并肩而立的两人,晨光透过窗棂,勾勒出他们年轻而坚定的轮廓。他眼底泛起欣慰的涟漪,仿佛透过他们,看到了几十年前,那对同样并肩站在这里的身影——顾老先生与沈先生。时光流转,宿命轮回,守护的意志却从未改变。

钟楼在渐亮的晨曦中显出苍劲的轮廓,墙体上爬山虎枯黄的藤蔓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同时间的触须。

李警官早已带着两名干警在周边警戒,见到他们,无声地点头示意,目光中带着鼓励与托付。

推开那扇沉重的、带着岁月裂纹的木门,尘封的气息依旧扑面而来,但与上次的危机四伏、心神不宁截然不同,此次三人的脚步更为坚定,踏在布满灰尘的石阶上,发出清晰而一致的声响。他们径直走上三楼,巨大的铜钟依旧静静悬垂于中央,铜绿斑驳,沉默地守护着这个跨越了二十载光阴的秘密。

根据昨日发现的钟壁小孔,顾云深再次取出那枚沉甸甸的定芯轴。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冰冷的霉味直沁心脾,他能感受到身旁沈砚辞投来的专注目光,以及身后陈老先生那饱含期许的凝视。他稳住微微发颤的指尖,将轴端对准那个隐蔽的小孔,缓缓插入。

“咔哒。”

一声极轻微、却无比清晰的机械啮合声,在空旷寂静的钟楼内响起,仿佛叩响了历史的大门。紧接着,沉重的铜钟内部传来细微而连贯的齿轮转动声,“咯咯……咯咯……”,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正在缓缓苏醒,舒展筋骨。

“角度变了。”沈砚辞敏锐地察觉到铜钟正在以几乎无法目视的速度逆时针旋转。他立刻上前,凭借对钟表机械的深刻理解,用未伤的右手稳稳抵住钟壁一处特定位置,那里刻着一道浅痕,似乎是专为受力而设。“云深,就是现在!角度正好!”

顾云深心领神会,不敢有丝毫耽搁。他用特制的软毛刷饱蘸那浓稠朱红的膏体,手腕悬空,屏住呼吸,将朱砂均匀而迅速地涂抹在因转动而暴露出的钟体内壁上。

那片原本被铜锈覆盖的区域,此刻显露出极其繁复精细的阴刻纹路,在朱砂的填充下渐渐清晰——那蟠龙的利爪、云纹的卷曲、还有那象征皇权的独特棱角……正是那缺失的最后一部分玉玺残图!

他的动作迅捷而稳定,每一个笔触都凝聚着顾家数代传承的技艺与心血。

沈砚辞则如同最可靠的基石,用身体稳住铜钟的角度,额角因持续用力而渗出细密的汗珠,左臂初愈的肌肉微微痉挛,他却咬紧牙关,纹丝不动。陈老先生在一旁适时递上润湿的、韧性最佳的桑皮纸,动作默契,仿佛早已演练过无数次。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顾家不外传的拓印秘术。

顾云深拿起那柄承载着爷爷意志的木槌,力道带着一种奇妙的韵律,不轻不重,不急不徐,一下下敲击在覆盖其上的桑皮纸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