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醉梦瑶 > 第45章 百见不如一试。

第45章 百见不如一试。(2/2)

目录

两个下手都很有兴趣,毕竟双倍工资,那是实打实的利益,还不是一般的小利,这样的机会可不常有,虽然对眼前的老板不太了解,但大不了就是丢点路费,就当出门旅个游,反正到时再回来普通的工资还是拿得到。而万一赌对了,就摇身一变,身价翻倍,想想实在没什么损失,这个险只要不是情况特殊的,都值得冒。于是互相都留了联系方式,表示过完年出了十五再联系。

沈山师进一步提出来等下午停工后能不能看看他们实际演示一下,然后两人跟各自的上手师傅说了一下,毕竟都是熟人,上手也不好拦着人家挣钱的路,都答应了。

于是,沈山河便在加工厂等他们下班。

这个加工厂做的是松木加工,松木多用于加工大料,比如铁轨枕木、矿洞支撑、屋顶的椽皮等等。这是加工量最大的几种木材之一,也是沈山河老家主产的两种木材之一。另一种是杉木,杉木木质较轻,多用于细加工,作板材。

杉原木的农户一般都是整根整根的出,松原木则分会分断,最多的是4米,够不到4米,或断4米太弯的或者材积不合算,就断成3米或2米,不是特定要求,没有4米以上的。

一堆堆的松木之间也夹杂着一堆杂木,其实有些杂木的木质更优于松木,但因为量不大,形不成市场,所以统一归为杂木,价格也便宜,因为夹在一起很难分辨,而且对品质也没多大影响,所以在松木加工中便也夹杂着很少的一部分,这都是行业内许可的。

在厂区转了一圈,沈山河还是回到锯木机旁,看着两组人马卖力的表演。

虽然不会操作,但作为一个专业的木匠,对师傅的手艺,加工出的料木的品质还是能看出个好歹来的。

沈山河主要看的是两个下手的水平,因为操作模式一样,而且把关的是上手的师傅,所以整体上,两人看不出什么区别。那么,整个一块料木中唯一上手放手由下手把控的就只有上手尾端将齐锯机台面,没有了手握的位置,人也不能再向前的时候,大概30一节是由下手独立完成的。这一节,下手的情态是否轻松,手稳不稳就能在木料上体现出来。因为上手放手,原来两人作用在木料上的固定木料的力失去平衡,会有轻微跑偏,这时就看下手能否调整好。高明的,基本看不出调整的痕迹,连削带打顺势就完成了,差的则常常调整不过来。当然,这也和锯机有关。

同时,也和木头的性质有关。同样的木头,头部和根部木质的紧密疏松是不同的,另外有节疤没节疤也有影响。还有几种只有锯匠师傅才知道的木性,一种叫“开口树”,就是木头锯开后向两边弹开,明明锯直了的,锯出来却向外弯成弧形。严重的甚至还没锯透就“嚓”的一声弹开了。另一种叫“闭口树”的则正好相反,拚命往中间夹,厉害点的死死夹住锯片能夹停锯机,让木头进退不得,锯出来的木料向内弯成弧形。

其实所有木料几乎都有一些弹性,干料好一点,尤其是湿料,加工好后过两天一看,变形了。所以这时候就靠打捆,你这么弯他那么弹,捆直了谁也别想跑,放干后就是弯的都会变直。

当然,这也就显出一个好师傅的重要性,所谓“人强不如货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师傅机械调整得好,“一力降十会”,些许问题影响不了大局。而调整不好,明明很小的问题都会被积累放大,最终左右了结局。

沈山河反复观察了两边加工出来的木料尾端,基本上确定了两个下手的优劣。至于能不能当师傅胜任上手的工作只能由时间来检验。

很快又到了下班时间,女工们去做饭,男工则聚了过来,看两个下手表演。

因为锯机是早就调好了的,沈山河也知道自己没那么大面子能让师傅把机器调乱来考察新人。所以这一块只好遗憾作罢。当然,一些正常的操作相信两人都差不了,一个好的师傅主要体现在一些突发的,不常见的事情的处理上。据说,厉害的师傅能象医生用听诊器听诊一样用一根木棍往轴承上一搭就能听出轴承的磨损来。

为了真实感受一下两人的水平,沈山河决定自己来当下手,他对自己双手的稳定性还是有把握的。

机器开动,正式开始,大致模样倒也不差,只是速度明显慢了些。俩人轮流上来各试了三根木头,沈山河也体验了一把做下手的感觉,那就是:上手如果厉害,下手除了出口那一下基本没啥事。上手如果出了偏差,就得下手也帮忙修正,耽误时间不说,品质还差。总的来说,下手的任务就是把木头卡死,把路走稳走直。在沈山河看来,真正难一点的反倒是锯完后怎么一只手把手中锯好的木料或废料甩出去,而且要甩得整整齐齐方便别人操作的同时另一只手连贯的把手中还须加工的木料递到上手手中,做到无缝衔接,把效率最大化。这也很需要上下手两人的默契,你进我退,你接我送,丝滑流畅。

对比了一下两个人的成品,基本差不多,除了两个锯匠师傅和沈山河这个专业木匠,就连他们自己都分不清谁高谁低。

沈山河心里有数,但故意做出没分出来的样子恭维了几句,表示到时再电话联系,随后又发了一轮烟,再谢过两位师傅就回旅馆去了。

晚上沈山河一个人躺在旅馆的床上,这是他离家最远的一次。被褥散发着漂白粉和无数陌生人体的气味,他总感到有些腻歪。走廊里好像有高跟鞋笃笃笃的走过,那脚步声似乎在房门口迟疑了一瞬,好担心却又盼着房门突然的响起。

敲门声并没有响起,门缝下却多出来一张小卡片,沈山河拣起来一看,原来是找小姐姐的广告。

远处又一趟列车进站了,广播声混着方言,听不真切。站台上各种嘈杂的声音一一传来,虽然隔着门窗,依然入了耳,眼前仿佛出现一群背着大包小包匆匆忙忙南来北往的身影。

这种感觉,也算不上对家乡的思念,才出来二三天,还积累不出那么多乡愁来,无非就是无所事事时的情绪低落。

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的感官会无限放大,一丝的风吹草动都会入了耳、入了眼,入了心,生出无限遐想来。

拿起电话,想着打个电话回去,才发现这旅馆的电话机拨不了长途,太抠门了,原来有钱人的钱不止是挣来的还得靠省。

放下话筒,只有等王建民来电话了,这是昨晚就说好的,叫他记了这里的号码今天打过来约好明天会合的地方。只是估计那贱货又调戏小姐姐去了。

“不会真的找小姐姐吧?”

“应该不会,以前虽然游手好闲,却也不干缺德违纪的事,他就是个有贼心没贼胆的货。”

沈山河正无聊的想着。

“叮咛咛。”电话响了。

“应该是王建民打来的。”沈山河拿起电话就是一通输出。

“还知道打电话呀,又调戏小姐姐去了吧?”

“唉呀,讨厌啦,一上来就调戏人家……”

沈山河一个哆嗦,不等对方把话说完,赶紧把电话挂了。他最讨厌这种嗲嗲的女声,听了浑身起鸡皮疙瘩。

“叮咛咛--叮咛咛。”

电话立马又响了。

“还没完没了?算了,随她打,不搭理她。”

“叮咛咛--叮咛咛。”

“不会是王建民吧。”

沈山河反应过来,赶紧拿起电话。

“喂——”

“沈山河你是不是找了小姐姐了,这么久都不接电话。”

这次是王建民那贱贱的声音。

“打扰你们办事了是吧。我说你咋要把我支开呢,原来耍的这一出啊。还以为你有多专一呢,原来是这么个货色,看我回去告不告诉小妮子她们。”

“少扯蛋,搞到这个时候才打电话,你才找小姐姐去了吧。这么快就完事了?”

……

互相调侃了几句,两人约好了第二天见面的地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