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路漫漫兮其修远。(2/2)
沈山河把自己的详细计划除人事安排以外从头到尾提了出来。
“我看行,就这么干,有什么困难你只管提。”
沈山河话音刚落,王老爷子就率先表态了,他怕自己拎不清的儿子儿媳横生枝节,一上来就盖棺论定。把他俩口子想说的话生生堵了回去,只好换了个无关大局的问题:
“那家具店这一块怎么办?”
“这就是我第二步的人员调整,跟你们每一个人直接相关,所以要你们自己作主。”
见大局已定,沈山河便宣布下一步的安排。
“你们都脱离生产专心做生意,我爸坐镇木工坊接替我的工作,王姨和我妈负责店铺买卖。我和王建民去木材加工厂,我主内部运作,王建民主外部联络。王叔也去做帮工,加工厂还要请一个会带锯的锯匠师傅和一个配对的下手,这个下手由刘季明做。除王叔外还要一个帮工,另外要两个包装打捆的,可以用女的,还要一个专门做饭的,以及一个负责联络各方的业务员。”
说完,沈山河停了一下,阻止了欲要说话的众人,他知道让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放弃祖祖辈辈没有离开过的土地,不让他们有个深刻的感悟是难以打动的:
“先听我说完。人员上我都有方案,现在只剩两个最重要的人员没着落,一个是上手的会带锯的锯匠师傅,本地估计没有,得去浙江那边请,咱们得去一趟,顺便把锯木机械带回来。第二个是业务员,这一块必不可少,但可以替代,我们可以找那些木材贩子,收购他们手中的原木,同时让利给他们帮我们销售加工木料。不过现在我们需要一个人帮我们衔接林业部门,获取日常加工买卖木材的指标、出口证明等。现在你们都好好想一想有没有这种在官面上混得开的人。”
“办出口,扯指标这些官面上的事倒也好办,我家老三就在林业局,权力不大起码人熟,回头我去说说,应该问题不大。”
依旧是王大爷先开口。
其实这早就在沈山河的预计之中,他早在王建民口中得知他有个小叔在林业局,还是个不大不小的干部。
这也是他敢于踏足原木市场的底气,否则他只好扎根家具制作这一块单线发展。
这样一来最麻烦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沈山河谈到了资金安排。
当看到沈山河张口就拿出一万,着实把在场的包括他父母都惊了一下,平常都不在一起,也没仔细追查过孩子的收入,他们都知道他手中有钱,但想不到会有这么多。“万元户”已经是不得了了,何况是“万元人”。又听到王建民也有五六千积蓄时,他家人也是不敢相信,这还是他们家那个混日子的儿子?自己夫妻俩呼哧吭哧这么多年也不过才积累起这么点钱。而且后续几个月他们还能积累起四五千来。
这一刻,他们坚守土地的心有了动摇,尤其是想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离了土地外出打工,原来外面如此挣钱,这几年下来岂不是把自己抛得远远的,原本以为那些打工回来的一个个光鲜亮丽只是撑的场面,原来是真的腰杆子硬啊。
然后沈山河又公布了自己的工资安排,女工300元每个月,男工400元每个月。他爸因为是技术工,500元每月,但因为沈山河多占分成,所以公账上按400每月,另外100由他私发。这样一年算下来,两口子收入八九千。逢年过节沈山河还会发福利。比在家里刨地强了几倍。
这下子彻底把两对夫妻打动了,恨不得沈山河立即把工厂建起来,他们明天就上工。
那么,接下来就是寻找合适的场地了,这个地方要够大,还要靠近公路。这下众人犯难了,莫非要租块荒地临时搭建场地,那通水通电平地修房的成本就超出预算了。
一群人把心中的地图调了出来,极力寻找理想的场地。
能有这么大场地的在乡下只可能是公用场所,大家逐一分析下来,离目标越来越近。这样的场所在农村一是各村在“人民公社”集体劳动用的晒谷场;一是各个村办的小学校。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寻找废弃的学校。因为到沈山河他们这一代,是没有计划生育的,农村孩子多,各村稍微大点的基本都有小学,实施计划生育后,生源严重不足,许多学校便荒废了,但那时的学校都是集全村之力搭建的,质量有保证,如今依旧完好,沈山河的小学就是这样。而且做为学校,当初选址都是极好的,水、电、路都在优先考虑范围,地方宽敞,生活设施也基本齐全。
所以沈山河与王建民的父亲决定去各周边乡镇寻找这样的学校作为加工厂。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王老爷子当即就拿起电话联系上了自家老三,说自家大孙子要和人合伙办木材加工,到时要他在林业系统方面的手续问题上帮忙打下招呼。
王建民小叔是听老爷子说过沈山河的,知道他带着自家侄子在镇上开家具店,只没想到这两小子悄无声息的突然整起大活来。木村加工他是清楚,眼下正有老板在打这一块的主意,他是体制内的,知道这一块前景很好,还以为要眼巴巴的看着人家吃蛋糕呢,冷不丁现在自家有人伸手了,自然是要极力扶持的。
王大爷说好后,沈山河示意他来说两句,毕竟他才是牵头人,虽有王建民的关系在,但自己作为最大受益方若是一声不吭那就太不地道了。
“喂,王叔你好啊,我是沈山河。”
“噢,小沈啊,你放心,这个事叔能帮到的一定帮。”
“不是,叔,帮忙事我不操心,我只是预先也没有跟你通个气,这突然找到你跟前,实在是唐突了,那次有机会我让王建民领我来认个门。”
“见外了,别说老爷子发话,单讲你跟建民的关系,叔也不算外人。”
“那行,叔,咱们约个时间,你看什么时候有空,我们来找您具体谈谈,再表达一下我的谢意。”
“客气了,不过你们不用过来,正好我也许久没回老家了,到时候我来找你们。”
“那行,听王叔安排,那就不打扰王叔工作了,再见。”
“嗯,再见。”
沈山河心中一块大石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