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醉梦瑶 > 第16章 谋而后动是为智。

第16章 谋而后动是为智。(2/2)

目录

接下来沈山河又敬了王建民父亲。随后王建民又代表他爷爷他爸爸敬沈山河父亲的酒。然后王大爷父子俩又感谢主家的款待,半杯酒敬来敬去,半个多小时,也就抿完了。沈山河母亲又给大家盛了饭。

待得酒足饭饱,收拾好桌子,相互谦让了几句,沈山河便不再推辞做了主持,召开了一场合作经营的家庭会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大家视野的开阔,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改变意味着机遇,我们要跟上人们的思路抓住这次机遇。那么在我们这种地方,大家的思想又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呢?最直观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年轻的人需要什么东西时第一想到的就是买,而不象你们老一辈子需要什么时第一反应是自己生产自己做。举个例子,像衣服鞋帽,连你们这一代本来自已会做的都开始不做开始买了。以此类推,其他行业也都一样。”

沈山河一副正儿八经的模样加上“好有道理”一样的分析,成功把众人带跑。

大家仔细一想,才恍然发现确实如此,原来不知不觉中,变化的不止是周围的世界,不止是年轻人,他们自己观念也在悄悄的变得不一样

“既然现在的人什么都想到买,自然什么也都可以卖。那么卖什么东西好呢?”

沈山河继续象狼外婆一样引诱着小红帽:

“我觉得是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的东西,一是有市场,有许多人需要,没人要的东西你怎么卖怎么挣钱?第二是这个东西是自己了解的,能把握的甚至是自己就能生产出来的东西。你自己都不了解,说不出个好赖来的东西你怎么卖怎么挣钱?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沈山河一通话说得众人频频点头,心头原有的担心肉眼可见的消融在嘴角的微笑中。这些道理其实他们都懂,但他们平时都只是把道理当作道理,从没想过怎么去与自己联系起来落到实处。今天沈山河算是给他们醍醐灌顶的上了一课。

“我早就觉得小沈师傅是个能成事的人。”

王老爷子感慨道:

“说出的道理一套一套还人人都听得懂,不仅听懂了还心服口服。没说的,小沈师傅你说是啥就是啥。”

“是啊,小沈师傅看得比我们几十岁的人都清楚明白,建民跟着你我们绝对放心。”

王建民老爸也表了态。至于王建民,其实内心也是惊讶的,他虽然知道沈山河一惯谋而后动,却不知他思虑得如此通透。如果说先前心中多少还有点忐忑的话,如今却是下定了决心。

这就是沈山河想看到的结果,他不想看到任何事情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候畏手畏脚,甚至左右掣肘。要么不干,要么义无反顾。

这时候沈山河的母亲赶紧给大家续上茶水,秀了一把存在,继续扮演服务员的角色。只是她不知道自己看向儿子时那溢出眼角的溺爱差点没将自己儿子淹死。沈山河甚至一度看到母亲的手抬了抬,似要抚上自己的后脑勺,要真那样了,自己好不容易立起来的人设便得立马崩塌。

心有余悸的沈山河赶紧拿出上午和王建民商讨好的协议书,

“王老爷子,大伯,咱不是不相信你们的为人,有道是亲兄弟明算账,我呢和建民搞了个协议,念给你们听听,看看还有没有不周全要补充的地方。”

沈山河把协议书一字一句的念了一遍,然后静等众人的反应。

“小沈师傅考虑的已经很周到了,你做事,我们都放得心。放心干,即使万一亏了咱们也绝不怨你。这世界的人如果一定要分个好歹来,小沈师傅当得起个好人;如果事情一定要分个好坏,我也相信你做的是好事。起码我相信建民跟着你走的是正道。”

王大爷一如既往的看好沈山河。

“大伯你呢?”

沈山河问王建民的爸爸。

“没问题,没问题。”

王建民老爸回了沈山河的话,又转买对王建民说:

“以后建民你要跟着小沈师傅好好学学,无论是学的知识、懂的道理还是身上的手艺,人家小沈师傅都强你一大节。你还好意思跟人当同学,也就沾了这点狗屎运的光,否则你当学徒人家都不一定看得起。”

可怜的王同学今天不管什么姿势都得挨枪,只得苦笑着嗯了一声。

随后沈山河又问了一下自己的老爸老妈还有什么要说的。

“别的爸也不行,也就会一点木工活,你要是忙不过来就让我来。”

沈爸爸有些蠢蠢欲动了。

“要不妈去给你们洗衣做饭搞卫生?家里有你爸就行。”

沈山河码妈还是有点不放心,她不是不放心生意,她只是心疼儿子。

“是啊,沈师傅在外生活过还好点,建民平时都是他妈给洗衣做饭,还是叫他妈去吧,本来就沾着你家的光。”

王建民父亲赶紧说道。

“别别别。”

沈山河赶紧制止,合伙关系最怕纠扯不清,越简单明了越好,这要是还把双方父母扯进去了,日子长了难免有隔阂有怨言。王建民还好掰扯,都是同辈,弄个长辈你叫他怎么好说,说轻了没用,说重了怕王建民心里不舒服。

“咱们上初中那段,十二三岁不就在学校寄宿,自己洗衣自己蒸饭吗?你们叫王建民去炒做菜试试,看他会不会。”

农村孩子,这都是基本操作。

“对对,洗衣做饭咱都没问题。”

王建国也赶紧表态,他可不想做什么事身边都跟着个妈。这叫他怎么有脸去社会上混。

“实在忙不过来老爸会木工倒是能帮把手,老妈你们就算了,要是生意真好到忙不过来,洗衣可以买洗衣机,吃饭可以叫旁边店子做。”

沈山河就这么说定了。

“就让他俩折腾吧,孩子们都大了,只要不走歪门邪道,没什么可操心的。实在不放心了,赶集的时候家里的鸡蛋青菜捎上,再去给他们帮个忙也不迟。”

王老大爷开口了。

“那就这样说定了。”

沈山河接着找来纸笔,把协议又抄了一份,然后当着大家的面签好自己的名字后交到王建民签字。待两人签好,一人拿一份。

“协议既然签了,大家就行动起来。王建民你这边先把一年的租金到位,有没有问题,要是不充裕的话我可以先垫着。”

沈山河收好协议开始了实质性的行动。

“没问题,钱明天咱去镇上取,顺便就给了。另外还可以帮你们清理清理场地,搞搞卫生。”

王建民的老爸替儿子做主了。王建民没办法,他虽然也想像沈山河一样霸气侧漏一回,奈何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只好看他爹表现。

“行,明天咱们就一起去镇上清理场地,也顺便认个门。”

沈山河的父亲也做了安排。

“既然如此,那就明天镇上见,老爷子,王伯,你们稍坐一会,吃了晚饭再走。妈你去做饭。”

沈山河一通安排。

“既然事情都谈妥了,咱们就不打扰了,还有这么远的路要走,就不吃晚饭了。”

王老爷边说边站起身来,

“小沈师傅,以后我到镇上赶集就来看你。”

“好的,好的,确实不好留你们了,那你们就慢走,老爷子你保重身体,将来还要看着你孙子挣大钱,看着他结婚给你添个曾孙。”

“好,好,那就要托你的福了,也希望你们生意兴隆,事事顺利。”

……

然后两家又因为回礼拉扯了一番,最后才消停了下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