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赠礼(1/2)
第九十章赠礼
琪琳的执着调查,如同一根探入平静水面的细针,虽未掀起巨浪,却搅动了林枫精心维持的隐秘平衡。内部“幽灵”的蠢蠢欲动,更让这外部的小小涟漪,平添了几分凶险。放任不管,风险难料;强硬干预,则可能暴露更多。林枫需要一种更巧妙、更迂回的方式来应对这位敏锐的女狙击手——既能安抚她的好奇心,又能将她潜在的威胁引导至可控范围,甚至……化为某种无形的助力。
一个大胆而精密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核心思路:赠礼。一份看似是回报救命之恩、实则蕴含深意的“礼物”。
第一步:礼物的设计与制作。
礼物的选择必须恰到好处:既要体现价值,让琪琳无法忽视;又要符合她“神秘特种部队”的错误猜想,不暴露自身技术根源;更重要的是,要能传递某种信息。
1.主体一:改良版狙击镜。林枫没有动用“夜鸦2.0”或任何外星科技的核心部件,而是基于对琪琳原有狙击枪型号的了解,以及从她基因样本中解析出的视觉强化特性,利用基地内相对常规的高精度光学和电子设备,进行了一次“有限度”的升级。
?核心技术:整合了微型激光测距仪、高灵敏度环境传感器(风速、湿度、温度、地转偏向力)以及一个简化版的弹道解算芯片。这个解算芯片的算法,并非直接来自“虚空引擎”,而是林枫根据琪琳的射击习惯和身体参数(从样本数据反推),结合公开的弹道学公式,进行深度优化后的产物。它能更快速、更精准地计算弹道修正量,并直接将瞄准点投射到目镜上。
?隐蔽性处理:外观进行做旧处理,抹去所有序列号和标识,内部电路板采用非标准布局,并加入了数道自毁程序(物理熔断和信息擦除),防止被逆向工程追溯来源。性能提升显着,但技术上仍控制在“地球顶尖特种部队可能拥有”的范畴内。
2.主体二:一颗特制子弹。
?弹头设计:采用一种林枫利用基地材料合成的、密度极高的非标准穿甲弹头,内部嵌有微型压电传感器和可编程引信。
?核心功能:可控当量爆炸。子弹击中目标后,可根据预设或撞击力度,选择三种模式:穿透(仅靠动能)、低爆(内部装药微量爆炸,增强破坏力)、高爆(用于对付轻型装甲目标)。这种可控性赋予了琪琳更强的战术灵活性。
?技术遮掩:弹壳材质普通,关键技术在弹头内部微型芯片上,同样做了防破解处理。
3.附言:一张没有任何标识的电子存储卡,里面只有一行简洁的文字,使用一种无法追踪的加密字体:
“致守护者:更好的工具,为了下一次守护。物尽其用,勿问来源。——影”
“影”这个署名,既模糊又带有特种部队的意味,进一步强化了琪琳的错误认知。
第二步:匿名的传递。
如何将礼物安全送达,且不留下任何线索,是关键。林枫动用了深埋在城市中的、非电子化的“死棋”渠道。
?包裹准备:狙击镜和子弹被小心地封装在一个毫不起眼的、内部带有电磁屏蔽层的旧仪器零件盒里。盒子外包装是某个虚构的、早已倒闭的电子元件公司的标签。
?传递路径:一名被深度催眠、对任务内容一无所知的流浪汉(林枫通过心理暗示和微量的金钱报酬控制),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一个远离基地和琪琳住所的废弃报刊亭)取走包裹。然后,另一名同样被临时雇佣、背景清白的外卖员,从流浪汉手中“偶然”买下这个“零件盒”,并按照一个通过网络电话临时下单的匿名地址,送往琪琳所在的疗养中心。整个链条短促、混乱、且每个环节都极易中断,无法有效追踪。
?时间选择:在琪琳一次例行外出复查后返回疗养中心的傍晚时分送达,避开高峰期和严密监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