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信爷的敏捷(1/2)
第二十六章信爷的敏捷
据点外墙上那处来历不明的细微划痕,如同无声的警告,让林枫刚刚因获取赵信样本而升起的些许兴奋迅速冷却。潜在的威胁从未远离,甚至可能近在咫尺。他强压下立刻外出探查的冲动,深知在敌暗我明的情况下,贸然行动只会暴露更多破绽。当务之急,是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源,尽快提升实力,以应对可能随时降临的危机。
赵信的汗水样本,虽然基因完整性不如血液,但无疑是当前最可能快速转化为实际战力的钥匙。相比于葛小伦那深不见底、风险极高的“银河之力”,赵信偏向敏捷和神经反应的基因特质,更贴近林枫现阶段的需求,也似乎更可能被安全地解析和借鉴。
他再次检查了据点的物理安防系统,确认所有传感器运行正常,并将警戒级别提升至最高。然后,他回到了那间充当临时实验室的隔间,目光落在了那管储存着赵信基因信息的冷藏管上。
这一次,他绝不会再像初次解析刘闯血液那样鲁莽。经验的积累和算法的优化,给了他更足的底气。
解析计划被精心设计为多阶段、低功耗的渐进式探索:
1.前期预处理:利用简易离心机对样本进行浓缩提纯,尽可能富集含有完整细胞核的脱落上皮细胞。
2.浅层结构扫描:使用优化后的LbSpv2.0算法,以极低功率对预处理后的样本进行多次重复扫描,像拼图一样,逐步构建基因组的宏观结构轮廓,识别出与神经传导、肌肉协调、动态视觉相关的活跃区域。这个过程缓慢而精细,旨在避免触发任何可能存在的基因防御机制。
3.关键片段聚焦解析:在锁定关键基因区域后,启动经过“安全沙盒”预评估的、功率受严格限制的【解析】子程序,针对特定片段进行深度解读,获取其编码蛋白质的功能信息和调控逻辑。
林枫深吸一口气,戴上防护镜和手套,开始了操作。预处理过程顺利,浓缩后的样本在显微镜下可见到更多的完整细胞。随后,他静心凝神,启动了LbSpv2.0。
优化后的算法效果显着。能量消耗平缓可控,不再有瞬间被抽空的眩晕感。反馈回来的数据流虽然依旧因样本质量问题而显得有些“嘈杂”,但在强大的噪声抑制算法处理下,一幅关于赵信敏捷特质的宏观基因图谱,开始逐渐清晰起来。
与刘闯基因那如同厚重铠甲般的力量感不同,赵信的基因图谱呈现出一种轻灵、迅捷的“流线型”结构。代表神经节点密度的区域异常发达,能量传导路径也更加优化和高效。
浅层扫描获得了足够的基础数据后,林枫将目标锁定在几个与“反应速度”和“动态视觉”关联度最高的基因簇上。他小心翼翼地启动了限制功率的【解析】功能,如同在雷区中小心翼翼地进行排爆作业。
信息流涌入脑海,这一次,没有那种撕裂性的痛苦,而是以一种相对有序、尽管依然复杂晦涩的方式呈现出来。得益于样本的不完整性和功率限制,解析深度远不如上次对刘闯血液的解析,但获取的信息却极具针对性:
【目标基因片段解析(部分):】
?神经元超极化速率:显着高于基准水平。这意味着神经信号的产生与传递速度更快,缩短了从感知到反应的延迟。
?突触间隙神经递质释放\/再摄取效率:协同提升。确保了神经信号在高速传递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避免了信号衰减或串扰。
?视觉皮层信息处理并行度:大幅增强。并非单纯“看得快”,而是能同时处理更多视觉信息流,如运动轨迹预测、边缘检测、威胁优先级排序等,这在高速运动中至关重要。
?小脑肌核反馈调节灵敏度:极致优化。对肌肉微操的控制达到惊人程度,能实现近乎本能的、毫秒级的姿态调整和发力修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