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国公府小丫鬟 > 第433章 姜茶

第433章 姜茶(2/2)

目录

袄子是朱红织金颜色的,袖子领口的风毛,与她两腮一样雪白。

她一个人靠着雕花炕桌坐在上头,管家娘子们一溜都坐在底下小凳子上。

梨月把银壶先放在帘子内的高几上,等采初采袖拿了茶盏茶匙过来。

先给覃乐瑶端了一盏上去,她这才放下账本与小算盘,朝梨月轻笑。

“今年这天气不知怎么的,突然冷下来不说,还阴沉的这么厉害。若不是烧着地龙与暖炕,光是笼炭盆儿只怕还是冷森森的。难为小月还炖了姜茶,你们给这些管家娘子们也都斟上一碗,大家喝些暖和暖和。”

梨月连忙用白瓷盏子斟了,躬身客客气气递给几个娘家娘子。

她们忙都欠身接过连声道谢,都在那恭维覃奶奶待下宽厚细心。

覃乐瑶看了账目之后,便又提醒了几句,各房的炭火要赶紧发下去。

特别是鹤寿堂老太太的屋里,凤澜院大奶奶的屋里,这两处都是病人,若冻着一丝半点,那可是要命的大事。

再有各院各房的公子小姐们,该用上等红罗炭的就用红罗炭,断不可只顾节省柴炭银钱,把这些娇客们冻着,那可是值不得的了。

说完了炭火的事儿,又拿出另一个账本子来,便问今年过冬的新衣裳,各房都预备的如何了。

“二妹妹去年冬天病着,就不曾与她做新的大毛衣裳,今年记着捡上等缎子与皮料,给她多做一件斗篷。三妹妹与四妹妹都是长身体的时候,让针线嬷嬷仔细量尺寸,休要嫌麻烦用旧样子。”

这些事其实都已经理顺了,覃乐瑶这般说也不过再叮嘱两句。

账本连翻了几页正要说声妥当,谁知就看出了些不对劲儿的地方。

“这可是你们糊涂了!年底下人人都做新衣裳,怎么不分轻重缓急,单单把国公爷漏了过去?国公爷的吉服蟒袍,做起来本来就费事,这时候还不赶着做起来,年底朝贺赶不及,岂不是大事?还不快补上这一笔,明早请了锦鑫堂的针线嬷嬷去库房拿袍料,赶着做出来给国公爷试试。这是朝堂上穿的公服,做好了还不知要改几次,赶早不赶晚。”

覃乐瑶眉毛微蹙,就指着账目上最后一处,问头一位管家娘子。

那位管家娘子刚喝完姜汤,立刻把盏子塞给旁边梨月,起身往前赶几步。

看她这个样子,全不像是做错了事情,反倒是终于有人问起此事了。

“我们正要回禀奶奶,可巧奶奶就问起来了!国公爷这大红通背改机蟒袍的袍料,还是去年从江南织完运来的,乃是大内御赐江南制造特制。一共就只有两匹料子过来,专门等着给国公爷做吉服用的。谁知前些天我带人去库房查看,库房的人说是被二房太太给拿走了,说是给二公子做新衣裳去了!”

二太太从库房私拿袍料的事,在府里还没有传开,覃乐瑶是今天才知道。

她这才明白,二房母子俩去永安长公主府,闹出来的笑话到底是什么。

这可真是百密一疏,任凭她有三头六臂,奈何总有人背后掣肘。

这事别说是覃乐瑶了,梨月在旁边悄悄收拾杯盏时,听了都觉无语。

偏偏这时候,燕宜轩院里忽然乱纷纷起来。

屋里人顺势往外看去,就听见院门口的传话嬷嬷请安问好。

宁二太太披着件斗篷,带着婆子丫鬟们跑了来。

已经是初冬天气,宁二太太倒是不怕冷,只裹着件半旧灰鼠斗篷。

一路走的风风火火的,也不知究竟是在着急什么。

卷带着一股子寒气,直愣愣的就进了偏厅内室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