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 第371章 升职

第371章 升职(2/2)

目录

副老总笑着点头,用铅笔轻轻敲打着桌面:“更重要的是,方东明和16团已经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以战养战,以战促研,部队越打越强,装备越打越好,根据地也越来越巩固。

现在他们在晋东南,已经成了一面旗帜,一颗钉死的钉子,让岩松义雄和刚上任的冈村宁次都寝食难安啊。”

“是啊。”老总停下脚步,目光投向了地图上更广阔的西北方向,“晋东南的局面,有16团在,算是初步稳定住了。但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局限在这里。你看这里——”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晋西北的一片区域:“晋西北,位置关键,连接陕甘宁边区与华北其他根据地,战略纵深大,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群众基础也好。

如果能在这里开辟一块新的、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就如同在敌人的肋部插上一把尖刀,能极大地牵制日军兵力,支援其他地区的斗争。”

副老总立刻领会了他的意图:“老总,您是想……让方东明去啃这块硬骨头?”

“没错!”老总挥斩钉截铁地说,“纵观我们全军的团级指挥员,有谁比方东明更合适?

论打仗,他智勇双全,战术灵活,敢打硬仗恶仗;论发展,他懂技术,能搞装备,善于发动群众;

论魄力,他敢于承担责任,有独当一面的能力。16团现在兵强马壮,士气高昂,正是开疆拓土的最好时机!”

副老总表示赞同,但随即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方东明的能力毋庸置疑。

但是,老总,您别忘了,他还有一重身份——黄崖洞兵工厂的副厂长,‘火箭筒’等项目离不开他的指导。

把他长期调离兵工厂,会不会影响我们新式武器的研发进度?这可是关系到全军长远发展的大事。”

这正是最让总部为难的地方。方东明这样既能打仗又能搞科研的“复合型”人才,实在太稀缺了。

窑洞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老总凝视着地图,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

突然,他眼睛一亮,猛地一拍桌子:“有了!我们为什么不把兵工厂的一部分,‘搬’到晋西北去呢?”

副老总闻言,先是一怔,随即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了笑容:“老总,您的意思是……”

老总思路愈发清晰,语速加快:“让方东明带着16团的主力,先去晋西北,把根据地的框架搭起来,站稳脚跟!

然后,在晋西北寻找一个像黄崖洞一样隐蔽、安全的地点,作为新兵工厂的厂址。

届时,我们从黄崖洞兵工厂抽调一部分技术骨干、关键机器设备,支援过去,组建一个晋西北分厂!

这样,既不耽误前线的武器供应和支持,也能让方东明就近指导研发,两不耽误!”

“妙啊!”副老总抚掌赞叹,“这个方案一举两得!既发挥了方东明的军事才能,开辟了新根据地,又保证了军工研发的延续性。我完全同意!”

他沉吟片刻,补充道:“不过,晋西北情况复杂,除了日军,还有国军顽固派和一些地方武装。

仅靠16团一个团的力量,恐怕在初期会有些单薄。

我建议,将李云龙的新一团,和孔捷的独立团,也一并调往晋西北,统一归方东明指挥!

组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确保开辟工作的顺利进行!”

李云龙和孔捷,都是八路军中赫赫有名的战将,能打能拼,但也都不是省油的灯。

让他们接受方东明的指挥,既是总部对方东明能力的绝对信任,也意味着更重的责任。

老总几乎没有犹豫,大手一挥:“就这么定了!李云龙那小子,打仗是把好手,就是惹事的本事也不小!

放在方东明手下,我放心!孔捷稳重一些,正好互补。

立刻给方东明发报,传达总部命令:以第十六团为主,新一团、独立团配属,组成八路军晋西北抗日先遣支队。

方东明任支队长兼政治委员,吕志行任政治部主任,即刻着手准备,向晋西北挺进,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

同时,将此决定通知黄崖洞兵工厂,让他们做好抽调人员和设备的准备!”

………

命令传到杨家川时,方东明和吕志行刚刚处理完新兵编练的事务。

看着电文,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以及随即涌起的豪情。

“晋西北……好大的一个舞台啊。”吕志行深吸一口气说道。

方东明目光锐利,走到墙上的大地图前,手指从杨家川缓缓移向西北方向那片广袤的区域:

“总部这是给了我们一副千斤重担,也是给了我们一个天高任鸟飞的机会!”

他转身,对吕志行说道:“老吕,接下来的工作更加繁重。

部队整编、思想动员、物资准备、路线规划,千头万绪!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出发准备!”

“放心吧,老方!”吕志行镜片后的眼神充满坚定,“军事指挥你全权负责,思想动员、后勤统筹、与地方交接,这些工作我来扛!保证不让部队带着任何包袱出发!”

很快,16团团部召开了紧急营级以上干部会议。

当方东明宣布总部命令时,会场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议论。

林志强第一个跳起来:“太好了!团长!咱们这是要独当一面了!晋西北,听着就带劲!”

陈安沉稳地分析:“晋西北地形复杂,民风彪悍,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我们政策得当,一定能站稳脚跟。”

高明则更关心实际问题:“首长,咱们这么多部队过去,弹药补给、伤员安置,都得提前规划好。”

方东明压了压手,让会场安静下来:“总部信任我们,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干出个样子来!

各营立刻按照预定方案,进行动员和准备。

此次进军,不同于以往的战斗,是一次战略性的转移和开辟,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要做好吃苦、打恶仗的准备!”

他看向吕志行:“政委,你来说几句。”

吕志行站起身,语气严肃而充满力量:“同志们!总部把开辟晋西北根据地的重任交给我们,这是对我们16团,对方,也是对在座每一位同志的极大信任!

我们要深刻理解此次行动的重大意义!这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一次政治任务!

我们要把八路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带到晋西北,要把抗日的种子撒遍那里的山山水水!

我们要让晋西北,成为插在日寇心脏的另一把利剑!”

会议结束后,整个16团,以及即将配属的新一团、独立团(总部已直接电令他们向指定区域靠拢),如同一台高效运转的战争机器,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

吕志行展现出了他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地方政权无缝对接,安排留守人员,疏散重伤员,筹集粮秣,确保根据地平稳过渡。

方东明则与参谋们日夜研究地图,制定行军路线和应急预案,同时给李云龙和孔捷发去电报,明确集结地点和初步行动计划。

目录
返回顶部